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考古发现

五河石头记

时间:2020-08-03 10:33:27

  

                                                                                                                         龙岗奇石 

                                                                                                           化明塘严氏墓的石马 

                                                                                                    五河县博物馆内复原的古菱齿象化石 

                                                                                                              朱顶红石塘风光 

      世人皆知灵璧石是中国四大观赏石之一,灵璧石粗犷峥嵘,气韵苍古,石质细腻温润,滑如凝脂,敲击发出清脆声音。与灵璧相邻的五河县因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以皖北草原、梦幻水乡闻名。境内水网密布,有“五河”、“三湖”、“一水库”,水质优良,风光秀丽。五河虽以水著称,但在县境东南有丘陵地貌,有山必有石,五河也出产石头,其中龙岗奇石与灵璧奇石同属一脉。除了龙岗石,五河还有朱顶红石、小溪黄金石,五河的石头虽然名气不及灵璧石,但也千姿百态,怪石嶙峋,下面让我们一起到五河看石头吧。

  龙岗奇石

  龙岗奇石产于五河县武桥镇龙岗村境内,产地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地下蕴藏着大量的龙脉石、古象化石、孤石三种矿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龙岗奇石的观赏价值没有发掘出来,只是作为烧制石灰、白水泥的工业原材料。随着灵璧奇石的资源逐渐枯竭,一些收藏爱好者把目光描向了龙岗奇石,龙岗奇石身价倍长,成为市场的宠儿。

  龙岗奇石不是长在山上,而是埋在地下。关于龙岗石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此地有条龙生长在泥土中,有道家预言,如果这条龙的龙头接入水中,楚霸王项羽就能一统天下,就在龙头快要接到水时,刘邦听从谋士萧何的建议,亲临这里,用一把长剑刺入土中,剑拔血出,刘邦的这一把剑正好刺入龙颈脖中。可怜那条龙,悄悄死在了土中。土龙死了,楚军也完了。楚霸王那么多兵,转眼也消失殆尽。土龙死了,筋断骨散,龙骨化作石头,埋藏在黄土里。那些石头骨头,原始石身均有鳞状,石身规律排列像无数条龙身形体,且头尾完整,层次分明,轮廓清晰,环状色差较大,血肉颜色栩栩如生,骨骼形状千奇百怪。或红或白或黑,筋肉血脉分明,光怪陆离,惊心动魄。它们表面烂如雨打,大大小小,一块一块,一堆一堆,相依而不相连,尽皆无根无须。那个地方因为黄土中埋藏这些龙骨而得名“龙岗”。

  市场上奇石收藏越来越热,龙岗奇石声名鹊起。近年来,县内外一些雕塑、美工专家和业余爱好者,时常前来龙岗采集奇石、怪石、美石、浮石,用于制作工艺石雕、石山、石人、石景等。刚采集出来的原石,先清除石体表面泥土、石碱、石垢及其它附着物,然后将原石浸水,用毛刷或铁丝刷顺其纹理轻轻洗刷,最后用石蜡擦涂表面,再根据龙岗石类型配以不同材质的基座,一块品相质地俱佳的龙岗奇石即告完成。龙岗奇石石纹褶皱缠结、肌理缜密,石表起伏跌宕、沟壑交错,纹理交相异构、窦穴委婉,富有韵律感,极有观赏性。

  朱顶红石

  出五河县城,过淮河大桥,就到了朱顶镇地界。沿三王路东行6公里,就到了朱顶街,从朱顶街向东南行8公里,就到了石巷村。石巷村有一片丹霞地貌的红石山,到处是红色砂砾岩层,浅浅的红土层下尽是巨大的、整片的赤色岩石,从古至今采石后留下了很多坑口,红色的岩石在蓝天绿水的映衬下非常醒目。这就是网红景点——朱顶红石塘。

  朱顶镇名何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朱顶街以朱姓人氏居多,顶天立地;一说该地石头未被风化为土壤,无绿色植被覆盖,起伏的红色丘陵恰似一顶顶红色的帽子,“朱”为赤也,故朱顶之名成也。

  红石属于丹霞地貌岩石,是形成于第三纪(6500万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质地硬度易于切割加工,在材料匮乏的年代是建筑的优质材料,被广泛的使用。附近村庄的老房子有不少用红石建成,也有不少人家用红石筑偏房、垒院墙,包括打造一些石磙、牛槽等过去常用的农具。

  朱顶红石塘位于石坑、石巷、邱庄等村,方圆十几平方公里。位于石巷村的金庄自然村采石场最为壮观。站在金庄村头,你会感觉到整个村庄就建在红色的岩石上。在村庄东南部呈现大片的采石遗迹,巨大的严整切割痕迹屹然矗立,采石后形成的山塘荷草并生,流水潺潺,曲径通幽,恰如世外桃源。这切割齐整的红石塘传说很多,有的说是朱元璋当年用来带兵打仗的藏兵洞。

  红石塘不光风景优美,还有不少故事和传说呢。附近有座山叫油淋山,据说在清朝咸丰年间,战乱连绵,浮山一带有九个力大无比的人,住在闫庄山下,其中一个叫温八百,一个叫杜千斤尤为出名。消息传到北京,咸丰皇帝侍卫获悉,准备召这两人到军营当差。为了考验他们的胆量,侍卫来到当地,让他们每人用手托起两缸军队食用油前行,突然一声炮响,两人吓得将油缸摔落,食用油淋满山坡,油淋山由此得名。因为这两人只有力量没有胆量,故没有被重用。后来杜姓人氏迁徙到朱顶村附近,温姓人氏不知去向,只留下当时温氏耕种和生活的地方——温头山,遗址尚存,人已去也!

  据石巷村村民介绍,此地原先默默无闻,前几年有一批驴友骑行到这里,觉得风景不错,就拍了一些照片发到朋友圈,没想到引起轰动。于是,越来越多的骑行爱好者成群结队到红石塘“打卡”,这片藏在深闺的胜景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通过自媒体的传播为大众所熟悉,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此观光赏景。

  石人石马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县城上初中。一个春天的周末,老师组织我们到小溪山春游,在一块农田里发现有几尊石人石马,心中感到十分好奇。当时人们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观念落后,这样的国宝只能弃之田野。

  后来不断地听到朱元璋与严小姐的故事,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重视,这些散落在农田的石人石马原来是驱邪镇墓的看护神。政府加大投入,对化明塘严氏墓进行了保护,2004年,严氏墓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严小姐是明太祖朱元璋未婚一品夫人,其墓地位于小溪镇淮河南岸104国道西侧,现存神道30米,有望柱、石羊、石虎、石马、石翁共12尊呈对称状分别立于神道两侧,增添了墓地的威严。墓碑高2.74米,宽1.12米,碑顶雕祥云鹿凤案。这些石雕虽然年深日久,风雨侵蚀残缺不全,昔日雄姿还依稀可见。

  关于严小姐墓,当地流传着这样凄美的爱情故事。

  相传朱元璋在元朝末年反元的战争中溃败,那时,朱元璋投奔在郭子兴的帐下,时任“红巾军”首领的朱元璋在五河县小溪境内一次与元军交战中,不幸大败于元军。身负重伤的朱元璋在元军的追赶下仓皇逃到了一处叫严家楼的小山村。当时,严小姐正和丫鬟坐在院子里绣花,见到满身是血迹的朱元璋从院外跌跌撞撞的跑进来,丫鬟和严小姐吓得花容失色。朱元璋喊救命,说他是反元的将领身后有追兵逼近。严小姐痛恨元军的昏庸,钦佩红巾军的侠义,可是因为男女授受不亲,自己一个没定亲的女子怎么收留一个大男人。在左右为难之际外边追兵就要到了,严小姐慌忙之中顾不得许多把朱元璋藏到箩筐下,然后严小姐就坐在箩筐上继续绣花。元军赶到,严小姐镇定自如骗了过去。因朱元璋伤势过重不得不在严小姐家养伤,其间两人心生爱慕,在严小姐父母的同意下定下终身。养好伤后,朱元璋和严小姐在一个落雨的夜晚依依不舍的挥手惜别,朱元璋继续投入反元的队伍当中,公元1368年,朱元璋经过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元朝统治,在南京登基,开创了大明江山。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以后,想起了与严家的婚约,但他的谋臣刘伯温极力进言:自古猪(朱)犯盐(严),若将严小姐立为正宫,明朝必天下大乱,朱元璋深知江山不易,便将此事搁置。从此,朱元璋和严小姐便成诀别。

  严小姐以青春做孤独抱憾而死,至死也没有等到朱皇帝的誓言兑现,只是在死后的日子里被良心发现的朱皇帝按一品夫人厚葬了事。因为没有名分等等太多的原因,严小姐的墓碑只能以无字向后人诉说着那段不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石翁、石羊、石虎、石马,栉风沐雨,默默无言,忠诚地守护在严小姐身边,或许,它们也被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吧!

  古菱齿象化石

  化石是不是石头?当然是石头了! 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年代的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古菱齿象是生活在距今1万—20万年的晚期更新世的大型哺乳动物,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大象,成年古菱齿象体重可达10吨-14吨。其主要活动区域是在华北、华东等地区。由于这类象的臼齿磨蚀到一定程度后,齿板的中央就会扩大呈菱形,因此而得名。

  西尤村遗址位于县城北11公里,天井湖西岸。1998年2月,双忠庙镇西尤窑场在烧砖备土过程中,发现了古菱齿象化石。3月18日由省考古所、五河县文物管理所组成了挖掘小组,进行了为期40天的抢救性挖掘。这次挖掘揭露面积378平方米,出土了同一个体的古菱齿象化石,包括头骨、门齿、环椎、胸椎、腰椎、腿骨、肋骨、上下臼齿等,共86件。其它动物化石247件,主要有麋鹿、梅花鹿、水牛、龟鳖、鱼蚌等食草动物和水生动物化石。此外,还出土了8件旧石器,有石片、石核和刮削器。据出土层位、古菱齿象化石等特征判断,其年代为距今约6、7万年前的晚更新世。

  这次发掘,出土了我国迄今发现的唯一完整、同一个体的古菱齿象化石。西尤遗址古菱齿象化石及伴生动物化石的出土,为研究淮河流域晚更新世及前后的古气候环境、古生态、古生物演化与绝灭提供了重要依据。因为这种象是一种喜湿喜热的动物群体,可以推测它当时的生存环境是相对湿热,森林相对比较茂盛,水系比较发达,而这头象有可能到水边来饮水、觅食,不小心失足陷在湿泥地、沼泽地,最终被流沙所吞噬、埋没。

  古菱齿象化石现收藏于五河县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复原的大象身高尺寸超过五米,体长有六米多,高大威猛,极具震撼力。

  在参观县博物馆时,一对母子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孩子问道:“妈妈,体型这么庞大的大象怎么就灭绝了呢?”妈妈回答:“可能那个时候地球太热了,也可能是遭到人类猎手的捕杀吧。”目前,由于人类的破坏,与栖息地的丧失等因素,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现在,我们和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善待动物,保护好环境,其实,保护动物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除了上述几种名石外,五河还有黄金石,五河县黄金开发历史悠久,明朝已有开采,是安徽省第一块矿产金的产地,全县已查明岩金矿3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7吨,主要分布在长淮、朱顶、小溪等乡镇。据勘测,五河境内还有大理岩、石灰岩、钾长石、蛇纹岩等各种石头,其中大理岩矿床位于庄子里,预测潜在资源储量1亿吨以上;石灰岩位于龙岗,已查明部分储量400余万吨,预测潜在资源储量1亿吨以上,质量符合水泥原料要求,又是优质的建材料;钾长石位于小溪丁冲一带,是我市唯一的矿产地,已查明储量330余万吨,预测潜在资源储量1.2亿吨以上;大金山铁矿已查明储量24万吨,潜在储量50万吨以上;蛇纹岩位于大巩山区,有一处可望发展成中型矿床,潜在预测储量1亿吨,是生产镁、白碳黑、钙镁肥料的主原料;脉石英在大巩山、大金山、玉皇山一带,预测储量1亿吨以上。可见五河的石头资源丰富、多姿多彩,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利用价值。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呀啊,山高那个路远也能获得!”是啊,石头也是有灵性的,每一块石头的背后说不定都有一个故事呢!

  作者单位:五河县纪委监委


来源:蚌埠日报  作者:梁学刚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