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区域文化

麻川河畔访仙源

时间:2020-08-14 14:40:50

  海纳百川,方成其大。

  青弋江流入芜湖境内后,水面逐渐旷阔、悠远,这由自上游的不择细流与不舍昼夜。

  河源唯长,发源于黟县方家岭的清溪被推为青弋江正源,麻川河则是青弋江上游最重要的支流。它由汤岭东面发源,合黄山东南两面之水,迤逦数十里,在皖南的崇山峻岭间一路奔波而下,汇聚沿路各山诸水,经汤口镇、穿谭家桥、过新明乡后,在仙源镇的挂榜山下绕了一个几字形大弯。

  草木葱茏。我们到仙源在初夏,行走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千载名邑说太平

  仙源的得名与麻川河有关。麻川河因源出黄山,古又称仙源水。

  仙源是一座千年古邑。从唐天宝四年(745)设立太平县到1963年县城搬迁,历经1218年,一直是太平县县治所在地。

  太平,语出《庄子·天道》:“此之谓大平,治之至也。”庄子认为,社会安定和平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或因“太平”二字的美好寓意,历史上曾经出现多个太平地名。仅太平县就至少有六处,山西大同、山西襄汾、四川万源、江苏扬中、浙江温岭和安徽黄山。这其中,安徽黄山脚下的太平县存在时间最长。

  走笔一瞬,沧海千年。

  关于太平县建置仙源镇,要从唐朝说起。《元和郡县志》载:“太平县,本泾县地,天宝四年(745)宣城郡太守李和(一作李志和)上奏,割泾县西南十四乡置。”嘉庆《宁国府志》《太平县志》等当地方志有类似记载,不过对建置时间有“天宝十一载”之说。因《元和郡县志》成书于唐元和八年(813),与天宝四年仅一个甲子时光,显然更为可靠。

  李和为何要置太平县?与麻川河源头的名山——黄山有关,这是当地政府编辑出版的《千年古城仙源》一书提供的一个说法。当年,唐玄宗李隆基尊崇道教,意访海内名山。宣城郡李和投其所好,推荐了境内的黟山,提及轩辕黄帝曾在黟山采药炼丹、得道成仙的传说,并请求割泾县西南十四乡设县,以备巡幸。一下子勾起了李隆基的兴趣,他当即同意李和所请,并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诏改黟山为黄山,这也是黄山得名的由来。

  后来,太平县第一任县令李偁(一作李孝偁)选址时遍访划拨的十四乡,在麻川河畔的三门山前时,见此地青山俊秀、绿水萦绕,仙源水在此徘徊,于群山间冲击出难得的一块沃野平畴,远眺正南方正是冈峦起伏的黄山,“面揖黄山,足潆碧水,屏风后镇”,可谓洞天福地,当即定址。又因毗邻仙源水,遂将此地定名仙源。

  自此,仙源、太平两个地名便结下了千载之缘。

  游人似入武陵溪

  麻川河自黄山之巅迢递而来,在仙源古城东面的挂榜山下盘桓留恋、徘徊缱绻。一路奇峰曲水、山环水绕,麻川河之秀,县志中早有“山高水深,驾飞虹于水上有濠梁之景焉”的描述。

  “山水之胜,殆甲江左。”这是嘉庆《宁国府志》中对仙源风光的赞誉。“仙源八景”有一多半寄之麻川河。仙源城小东门外麻川河畔有一片伸向水中的花岗岩石板。在仙源,似乎万物都浸染了一丝仙意。一块百来平方的普通板石却在岁月的侵蚀中慢慢地有了故事,添了厚重。在这里,可以“板石听琴”,麻川水流淌到此因板石形成一个簸箕形水潭,水量多寡不同,水流声色各异,有如乐章;在这里,可以“板石垂钓”,板石之下,潭水清澈,鱼翔浅底,正是垂钓的良好去处;在这里,还可以“饮酒作赋”,板石上至今留有石刻。“移杯就西山,鱼鸟来争酒。呼童分一瓢,化作天边斗。”嘉靖年间的那个春日,太平知县刘元凯想必是得意的,他与友人同游板石,酒酣畅快之际,文思泉涌,留下诗篇,墨宝至今镌刻在麻川河畔的板石之上。这之后,又有历代文人步韵和诗留刻,传下一段段佳话。“呼童分一瓢,化作天边斗。”这该是何等潇洒与浪漫?

  麻川河的浪漫由来已久。当年,名士胡晖隐居在麻川河上游黄山脚下的碧山,养了一对白鹇。李白来到黄山一带游历时听说后慕名前往,爱之不已,愿以高价得之。胡晖分文不取,唯求一诗,诗仙于是高兴写下《赠黄山胡公求白鹇》相赠。“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超凡脱俗的志趣与浪漫主义情怀跃然诗行。诗人心满意足,第二天便带着一对白鹇,乘船顺流而下,经仙源往下游桃花潭而去。岁月经年,板石矗立在麻川河畔,静观过多少竹排、客船自上游匆匆而来又急急地去往下游的远方,它是否还能记得起当年带着一对鸟儿的那位仙者?

  “陆通徽歙,水达鸠江。”虽偏居深山,当年的仙源镇交通却因麻川河而活了起来。徽商鼎盛时期,当年徽州的茶叶、木材、竹子以及手工业品等很大一部分便是从这里经麻川河入青弋江到芜湖,入大江最后走向全国。

  站在麻川河畔眺望两岸,但见青山相向,茂林深篁,耳畔时有鸟鸣,更显清幽。难怪晚唐诗人杜荀鹤当年游历麻川河时曾写下“麻溪清澈底,似入武陵溪”这样一句。

  满城古韵孕芳华

  逐水而居,择河而栖。

  水与人、河流与城池是一个亘古的话题。有水的地方,后来有了人,便有了故事、有了文化、有了文明。

  麻川河起笔不凡,望断五岳、吞吐万汇,到了仙源,又兼收从西面而来的富溪河,因又得东埠河之称。两川交汇处,人文渊薮,一城古韵悠然。

  仙源“东连旌德,北枕泾邑,西邻石埭,南联黟歙”,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一直商业发达。特别在明、清两朝,经济繁荣。当时的仙源城内粉墙黛瓦、高屋鳞次栉比,宗祠坛庙、名胜古迹达百余处之多,尤以孔庙、县衙建筑宏伟、精美,曾有“万家庐井环城集,百里弦歌拥席来”的盛景,现存有树德堂、方家大屋、周家大屋等古民居。

  “历史上,仙源古镇遭遇过多次浩劫,不少古迹文物毁于一旦。其中以太平天国时期和日本侵华时期日军轰炸太平县城为最。”仙源镇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仙源古城现存古迹有古民居、古街巷、古井、古桥、古道等。

  古城街巷纵横交错,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县衙为中心的丁字形交通格局,主要街道为直街、横街,两街相交于县衙前。随着县衙的拆除,现已演变为十字形。当年,城中百姓多聚族而居,因而产生了许多以姓氏命名的街巷,如方家巷、周家巷、郑家巷等,巷弄多达二十余条。走进古城,街巷纵横,曲径通幽,窄者仅容一人,宽处阔如正街,斑驳的墙体让你恍如走入了时间的深处。

  东井西塘是古城布局的又一特色。据县志记载,城内凿井始于明代嘉靖年间,曾有福井、禄井、寿井、项家井等各类古井数十口,现仅存四眼井、里仁井等少数古井。城西则多池塘,也有数十处之多。

  直街的最南端即当年的南门。如今南门一带沿街已是修葺一新的店铺。当年的南门也杳然无踪,唯有始建于宋绍兴年间的永济桥(又名南门桥)依旧静卧在富溪河上,桥上行人来往穿梭,繁华不逊当年。

  沿富溪河往下游不远,便入麻川河。再往下,东门外板石潭处的麟凤桥是麻川河上的一道亮丽风景。麟凤桥修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为五孔石拱桥,横跨麻川河,也是皖南最宽的石板古桥,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麻川河西面为仙源古城,以东就是水东村。古道从仙源城中引出,过麟凤桥沿麻川河东岸穿过村庄往下游延伸,荒没于大山脚下。

  山庄的最深处,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探寻当年的古道。古道就地取材,一色麻石铺就。如今,新修了进村道后,古道或被闲置,或被拓宽。“当年,这条古道是太平人和徽商去往宁国、宣城以及下游芜湖的重要陆路。”站在古道旁的麻川河畔,水东村村支部书记蒋志文告诉我们。麻石路面光滑锃亮,那是多少代人走过,鞋底打磨的印迹,或许每一次磨砺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仙源的历史在上世纪60年代有一个重要节点。1963年,因下游兴建陈村水库,仙源城属淹没区,县城搬迁至甘棠新城,即今黄山区。历史和仙源开了个玩笑,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库区规模降低。水库建起时,仙源不再被淹没,得以幸存。1965年,老太平县城复设仙源镇至今。

  作家熊培云曾写过,“在每一个村庄里都有一个中国,有一个被时代影响又被时代忽略了的国度,一个在大历史中气若游丝的小局部。”仙源成为旧治的那一刻可能有些许的落寞,但幸运的是搬迁新址后,客观上也让这千年底蕴与一城古韵在后来的发展建设中得以最大限度保留。

  穿梭于仙源古城的民居与街巷中,仙源镇仙源社区书记许燕向记者透露,古城已有一家公司意向来此保护性建设开发,古城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迎来芳华。

  一座没有河流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一条没有城市的河流也是寂寞的。

  麻川河在大山中逡巡,邂逅了仙源。

  城因河兴,河因城名,这既是仙源古城之幸,也是麻川河之幸。

  后 记

  已然记不得多少次从京福高速来去。车过黄山脚下时,总见一条溪流像一个顽皮的孩童在高架桥下任性穿越,忽左忽右,却未曾留意它就是麻川河,更想不到它会流经千年太平县县治的仙源古城,最后流到芜湖汇入长江。

  仙源镇与芜湖一衣带水,历史上更因麻川河、青弋江,商贸往来频繁。上世纪末,随着陆路交通的崛起,麻川河逐渐回归本真,但两地的联系却并未因水路的凋零而冷落。

  在仙源,其实很容易就发现来自芜湖的元素。仙源城中有芜湖人来此置业,麻川河畔的枫杨林和镇政府后面的花海旅游项目是芜湖人在投资开发,公路上不时可见的皖B牌照货车呼啸而过,就连接待我们一行的两位工作人员也先后在芜湖念的大学。

  闲聊中,最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正在修建的芜黄高速。高速通车后,芜湖到仙源镇、黄山区的时间将缩短为1小时。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芜湖黄山两地的往来会随着高速的开通变得更加方便、密切。


来源:芜湖日报  作者:戴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