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岁月回眸

“王家坝精神” 可追溯到1954年

时间:2020-07-22 09:54:53

  

e7c7c3b2-35c4-423b-9463-883eb9feb0ee.jpg

d908c7cf-78ca-484d-8929-e1acab6c0e02.jpg


f98eb962-b09a-4ad7-82f1-a41232e3a278.jpg

       今年入梅以来,持续的强降水,让长江流域的河流湖泊水位居高不下,汛情形势十分严峻。在安徽历史上,1954年、1969年、1991年和1998年等都发生过大洪水,尤其是1954年的特大洪水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遭遇的首次特大洪水。在安徽省档案馆,翻开尘封的档案,时光一下子就把我们拉回到1954年。而最让我们想不到的是,今天我们一直在践行的“舍小家保大家”顾全大局的“王家坝精神”,可以追溯到1954年。

  洪水席卷下的安徽

  1954年,安徽淮河、长江流域降雨量超过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当年5月中下旬,淮河流域就发生一次较大范围的暴雨,以淮河干流上游和淮南山区最大。淮河干流各地5月份水位,超过了历年汛前的最高水位。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降水,造成淮河、长江干支流水位猛涨。尤其是7月份,多次大范围集中性的强降雨,造成了安徽百年以来的特大水灾。

  安徽省档案馆的一份1954年6月28日《转报安庆、芜湖地委防汛部署报告》的档案显示:“6月12日至16日,全区又复大雨之后,内涝面积复增至273万亩。与此同时江河潮水上涨甚快,17、18两天江潮即上涨3.2公寸(即分米),21日即达11.11公尺(即米),距危险水位仅差3公寸(即分米)。”这一串数字可见洪水之迅猛,形势之危急。

  而从当年的统计数字也可看出,1954年5至7月总降雨量,江淮之间为900~1300毫米,皖西地区1300~2000毫米,皖南部分地区2000~2800毫米,均大于常年同期1~2倍。全省有6个县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15个县超过1500毫米,44个县超过1000毫米,其中黄山达2824毫米。

  “皖”众一心合力抗洪

  险情就是命令。1954年,安徽省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抗洪抢险斗争。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大批农民、工人、人民解放军、学生、干部、船民等,有组织地奔赴抗洪前线。危急时刻,广大中共党员、基层干部、民兵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跳入急流浪涛之中,以身体组成人墙挡浪护堤,与洪水搏斗。当时参加防汛的人员有民工108万人,解放军1.24万人,干部3.14万人,还有医务人员2500人。他们在千里江堤上奋战3个月之久,减轻了在特大洪水袭击下的灾情。

  从《转报安庆、芜湖地委防汛部署报告》这份档案中了解到,7月,长江水位突破保证水位后,芜湖专区立即成立无为大堤江北指挥部,并设立黄山寺、惠生堤、安定街、巢湖四个指挥所,另外组织三个组,一组去丹阳湖大官圩,两个组检查芜、繁、当等县江堤。并加高堤顶,隔江运土,用麻袋、草袋甚至布袋装土。124公里长的全线抢筑了1~2米高的子埝;参加防汛的全体人员,露宿堤上,日夜防护。据统计,芜湖市各级干部1343人长期参加防洪,发动各界人士27.3万人。

  与此同时,淮河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从7月3日开始,百万军民日夜防汛,奋力抢险,坚持整整两月之久。

  危急关头,尽显英雄本色。在省档案馆中,有二十多份档案记录了当时的防汛事迹,其中有这样一份《治淮委员会泊岗引河工程指挥部二支队第一大队朱保全防汛事迹》档案。7月27日,暴雨如注,窑河坝水位陡涨,朱保全根本来不及多想,就跳入洪水中堵塞洞口,他和战友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阻击洪水。

  在另外一份档案中,则记载了施程昌防汛的事迹。他始终奋战在抗洪第一线,夜以继日,往返奔波,不辞辛苦,多次下水打捞、挽救了许多器材,减少了财产的损失。

  不仅如此,治淮劳模李秀英是安徽颍上新集人,本是一个足不出户的农村妇女,因发大水时被水冲走被一个人挡住才幸免于难,决心投入治理淮河,他们在治淮时抬着扁担快跑,一个下午就抬断了四根,甚至把肩膀都压肿了,却仍旧带着病往工地上跑。

  当年的大洪水让池州市贵池区北闸埂江堤溃塌,不少村庄被淹。龙冬花只身划船寻找受灾群众,救下了十几名妇女和老人。归途中,一排浪头砸得小船摇摇晃晃。龙冬花见状,跳进水里推着船走。龙冬花不会游泳,被灌了好几口江水,但仍步步推行,终将一船人推上了岸。自此,百姓管龙冬花叫“龙恩人”。

  闻汛而动,像朱保全、李秀英、龙冬花等这样的抗洪勇士,向险而行,封堵溃口、疏浚河道、抢救灾民,竖起了坚固的生命防线。

  1954年就启用的王家坝闸

  今天一说到淮河的防洪,人们就会一下子想到王家坝,想到“王家坝精神”。但你知道吗,“王家坝精神”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的大洪水。

  解放前,淮河流域水害频发,淮河边的居民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是我国第一条进行全面治理的大河。1950年,中共中央决定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淮河流域进行从点到面的综合治理,遏制淮河水患。1951年,新中国掀起第一轮治淮高潮。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3年,国家在安徽阜南县王家坝村建起了淮河上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这就是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每逢淮河汛期,王家坝闸的水位升降都作为淮河防汛“晴雨表”和“风向标”。

  而经过三年治淮工程的开展,淮河水患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对比史料我们可以看出,1954年洪水比1931年还大,1956年洪水与1950年相近,但1954年的灾情比1931年小得多。由此可以看出淮河的治理在1954年的洪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54年7月,王家坝闸建成后的第一年,正赶上淮河流域暴发特大洪水。为了缓解上游的压力和保障下游的安全,王家坝于7月6日开闸蓄洪,有效保护了淮河上下游的安全。而从这之后,每当大水之年,为了缓解整个淮河流域的防洪压力,常常会启用王家坝闸所在的蒙洼蓄洪区蓄洪。

  王家坝位于蒙洼蓄洪区“上游”,平时蓄洪区内生活了近20万人,有不少人都先后经历了十几次蓄洪,蓄洪的时候就是庄稼没了让很多人觉得“心疼”,但为了淮河上下游的安全,他们觉得值了。“王家坝精神”就是人们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形成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是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

  洪水无情人有情。水灾带来的伤痛,唯有用妥善的安置与后续的帮扶来温暖和抚慰。1954年那场大水后,重建工作也按部就班展开,安徽受灾群众从洪灾中挺过来,开始了新的生活。为避免灾民流离失所,安徽各级政府通力合作转移安置灾民,转移灾民四百余万人,就地安置四百余万人。此外,受灾群众纷纷开展生产自救运动,在“民办公助、群众互助”的方针下,国家向灾区发放大量农业贷款提供必要的种子,供应适量的肥料,广大灾民互相支援,因地制宜减少损失争创收入,乡村灾民坚持水退一分即抢种一分地,城镇居民则迅速恢复工商业。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邵东 何芳芳 刘庆婷 王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