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皖人故事

大明勋臣汤和:顽强走在民族崛起的生死场

时间:2020-08-31 14:36:58



                                                                                 汤和塑像 


                                                                                                              汤和墓享堂 


                                                                                                             汤和墓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年过花甲的明太祖皇帝朱元璋下了道圣旨,交给工部侍郎带到中都凤阳宣布。圣旨上说:“王庄草场一段,东至婆沟,南至王庄,西至豪光铺,北至浍河,与信国公养马。如百姓开了荒地全家抄没,若军家种了熟田处斩。钦此。”旨意是皇帝把王庄一带草场送给赋闲还乡的信国公,以供养马之用。

  信国公得到的这片养马场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固镇县王庄镇全境。时隔631年,2020年8月12日,来自安徽蚌埠、固镇、怀远、凤阳、灵璧、蒙城、江苏沛县等地的信国公后裔宗亲代表数十人聚会于此。女儿现就读于蚌埠六中汤和路校区、信国公日新堂二十一世孙的怀远龙亢人汤贯友,遥想老祖宗当年英雄一世,胸中激起千层浪,心头更是盈盈无上荣光。

  信国公何许人也?大明开国元勋,中华抗倭历史第一人,汤和是也!

  汤和,字鼎臣,濠州人。今安徽省凤阳县人。

英雄生世有如此

  元泰定三年(1326年),汤和出生于濠州钟离东乡东湖里(今安徽凤阳临淮关镇汤府自然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汤七一,母亲谢氏,都是当地本分老实的农民。汤家贫困,父亲于是给儿子起名叫汤冒采,意思是希望这个孩子他日能够出人头地,将来能给汤家冒个好“彩头”。几百年后,当地百姓仍称汤和为汤冒采。

  其实,或后经易名,或坊间传说,“汤冒采”大抵并不是汤和的本名。正如汤和的曾祖父叫汤五一,祖父叫汤六一,父亲叫汤七一,有人便据此揣测,汤和顺理成章该叫汤八一,其实也不无可能。特别是在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的等级制度统治下,汉人地位极其低微,受到残酷压迫。庶人受教育机会稀缺,更是几无晋升可能。百姓除非在官府任职或有其它正经体面职业,只允许以数字取名。“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俞樾《春在堂随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元代平民名字中的数字,或是表示此人家中排行,或是父母年龄数字相加所得,至于寓意深浅,希冀有无,根本无从谈起。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汤和的同乡好友朱元璋,因其在小家族同辈中排行老八,索性就叫朱重八。

  汤和和朱重八是同乡好友,二人更是在一条街上长大。“与太祖同里闬。”(《明史汤和传》)这里的“闬”,有巷门之意。两个桀骜不驯且相距极近的农家少年关系极好,少时可谓形影不离。这一时期,还有徐达、周德兴这两个同乡伙伴一起玩耍,彼此结为异姓兄弟。兄弟四人经常凑到一块切磋拳脚舞枪弄棒。少年汤和在此期间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时势造英雄,历史也为汤和此后数十年的戎马生涯埋下了伏笔。

  元至正三年(1343年)夏,濠州地区爆发了前所未有的鼠疫和饥荒。而元朝末年宫廷派系斗争激烈,政府管理能力低劣,官场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基层动乱骚扰绵延不绝。在天灾人祸笼罩下,贫苦百姓生活大都难以为继,苦不堪言。汤和父母早亡,跟他相依为命的祖父也捱不过荒年折磨去世了。但是这场大饥荒还在无情延续,当年意气风发结拜的几个好兄弟也不得不各求生路,天各一方。朱重八痛失家人后去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徐达和周德兴与家人外出逃荒,颠沛流离。汤和也迫不得已出门乞讨,历经磨难。

 龙虎相从扫六合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汤和与逃荒期间结交的十几位壮士夜袭五万元军,投奔濠州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军。这里的敌对双方数据或许有戏剧夸张成分,但由此可见汤和这一路铤而走险并能保全性命在当时十分了得。其实,年轻的汤和确实早早就展示出了过人的天分。“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部勒群儿。及长,身长七尺,倜傥多计略。”(《明史汤和传》)从这句简洁的描述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汤和具备这些不俗之处:一是胸怀大志,否则早就泯然于灾民之中,看天等死;二是有勇有谋,少时习武前文已述,后来又钻研了骑射之术,技能库不可谓不丰富,并且头脑灵活;三是擅长领导,自小当惯了孩子王,有一定的号召力;四是身材高大,可以说天生一副武将的身板。

  汤和犯险来投,郭子兴当然十分高兴,且甚感眼前这个青年才俊勇力超群,当即任命汤和为“百夫长”。这个“百夫长”是个什么样的职位呢?依古代军制,十人为一伍,十伍为一队(百人),选一百夫长。这个百夫长,就是能够统领调动百人左右军队的头目,地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连长。农民出身的汤和人生第一次获得正式职衔,当时之喜悦不言而喻。没过多久,又因随义军夺取九弯(今安徽固镇县境内)攻占定远有功,升任为“千夫长”。

  在胜仗中积累了信心,看到了希望的汤和,想起了躲在皇觉寺的同乡朱元璋,便捎信叫他来加入义军,共谋义举。朱元璋入伙后,很快就颇受器重信赖。“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明史太祖本纪》)朱元璋因功升职,并且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秀英(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很快反过来成了汤和的领导。

  然而当时军中诸将多是朱元璋的同辈,不甘于人下者甚多。汤和虽然比朱元璋还要年长三岁,出道也更早,但始终拥护朱元璋的领导地位,每次作战都谨慎听从指挥。这样,汤和身体力行维护了队伍的团结,确保了战斗力的不损,为起义军后来连战连捷打下了良好基础。从诸多历史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到关于汤和的几点关键要素:一是充分了解朱元璋,二人从小一块长大,可以说摸透了朱元璋的能力和脾气秉性;二是沉稳大度,不争不抢,不贪恋官职名誉,作战时从不争功冒进;三是有大局观,服从调遣,直到朱元璋登上帝位一直保持着和谐默契的相处模式。

  汤和深知老相识朱元璋绝非池中之物,而此时的朱元璋也确实目光远大,不肯满足于现状。看到郭子兴等头领固守濠州、不思进取、尔虞我诈,“无足与共事”。长此下去前程无望,于是朱元璋毅然决定摆脱郭子兴,只带了24个军士离开,脱离根据地,另谋发展。其中就有汤和毫不犹豫放弃了眼前的高官厚禄,认准朱元璋,从而开拓了更为广阔的人生画卷。随着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作战指挥得当,将士浴血奋战,这支出走的义军,在最初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以犁庭扫穴之势翦平了一大批祸乱势力。

城中高髻半淮人

  除了汤和,朱元璋带走的24人中,多半是他之前奉命返乡招募的兵士。《明实录》中只明确点出了徐达在此之列,其余名姓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的身份都是朱元璋和汤和的老乡。这支队伍后来逐渐演变为以汤和、徐达为武将代表,以李善长为文士代表的淮西集团。

  “淮西”这个地理概念源自北宋,当时皖中和苏中设淮南西路(淮西)和淮南东路(淮东),二者并称为两淮地区。而朱元璋的家乡以及实际控制的濠州、和州等地,当时均属淮西。跟随朱元璋另起炉灶,南征北战,为大明开国立下不朽功业的就是一群淮西人。

  同为淮西武将的汤和,在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之后的十几年内,追随朱元璋,讨伐张士诚,打败方国珍,活捉陈友定,屡立汗马功劳。回京后被授为开国辐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为中山侯,年禄一千五百石。乍一听,已是高官厚禄。但在当时许多人看来,汤和论功该封一个国公,毕竟当初与汤和平起平坐的徐达就被封为魏国公。朱元璋在论功封赏上,颇有厚此薄彼之嫌。

  没有封公,只获侯爵,确有不公,原因也很复杂,但是汤和似乎并不太在意,从不到处抱怨,依然兢兢业业,恪守本分。几年后,汤和终于晋封信国公。自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始,应大明王朝安边护国的需要,汤和又开始了连续数年的风雪征程。先是以左副将军的身份率军出塞征讨乃儿不花,后又以征虏将军的身份平定思州(今贵州)蛮族叛乱,皆大获全胜。

  以汤和、徐达为代表的这批淮西好兄弟,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十几载,推翻蒙元,建立明朝,成为大明的开国元勋不说,洪武开元以来,依旧战功不断。特别是朱皇帝重亲情,人所共知。淮西勋贵既为亲属,又且功高,一个个位极人臣,在明初政坛地位极其显赫。当时的诗人贝琼曾作诗《秋思》有这样一句:“两河兵合尽红巾,岂有桃源可避秦。马上短衣皆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描述的就是明初淮西勋贵在金陵得势的景象。

 墨云隙处天澄水

  好景不长,淮西集团很快陷入了与以刘基为首的浙东集团的政治争斗,而自身膨胀导致的一些不法之事也逐渐暴露出来。朱元璋又出于收拢政权,保护子孙的考虑,唯恐这些“茅土之颁”的老臣将来危及社稷,对他们进行了清扫式的迫害和杀戮。洪武年间骇人听闻的四大案“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蓝玉案”,更是牵连甚广,被杀的人超过11万,到达了“大戮官民,不分臧否”(《明史周敬心传》)的地步。

  尽管洪武年间严刑峻法的初衷可能是重典反腐,但以朝廷名义炮制的一桩桩触目惊心的诛杀事件,无疑使整个明初朝堂上下笼罩在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氛之中。淮西集团,徐达、李善长、周德兴等人或被猜忌,或遭诽谤,都没有躲过屠刀,开国功臣被屠戮殆尽。“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赵翼《廿二史剳记》)当官的活得比老百姓还要提心吊胆。

  汤和目睹了眼下发生的一切,早已洞察出朱元璋不愿诸将长期把持军队,未及“杯酒释兵权”那一幕发生,便寻机主动提出告老还乡。朱元璋果然十分高兴,立即在中都凤阳给汤和修建府第。汤和也因此暂时远离了血雨腥风的政治漩涡。

  综合来看,汤和之所以躲过朱元璋的死亡名单,原因不单单是审时度势地选择退休养老。要知道李善长同样位列国公,也是在退休回家种地之后被满门抄斩。首先,汤和是朱元璋儿时最好的玩伴,又是他从军的引路人,可以说这直接改变了朱元璋的命运,朱元璋有理由念及情谊不下杀手。其次,汤和始终是朱元璋最坚定的拥护者,这点从朱元璋刚加入郭子兴军中就能证明,朱元璋不会轻易怀疑汤和的忠心。再次,汤和不争功名安分守己的形象深入人心,朱元璋觉得这样的人构不成什么威胁。最后,也是汤和与其他被杀的功臣最大的不同,汤和为人低调,始终与其他名宿保持着清醒距离,即使曾与李善长交好,也是事事向皇帝禀明,这种太阳底下的交际让汤和幸运地与洪武大案的辐射擦身而过。

 东南一柱擎白日

  汤和告老还乡之后,并没有被朱元璋遗忘。当时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遭受倭寇骚扰,是个很大的忧患。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想起了刚刚卸任的汤和,便去探访他。“卿虽老,强为朕一行。”(《明史汤和传》)汤和感念朱元璋的惦记,决定复出。

  这里不论是国家真正到了用人之际,还是朱元璋的有意试探,汤和确实相当于临危受命,再次披挂。他亲赴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巡视,组织抽调兵士积极备倭,在浙江沿海筑卫所城59处,在闽中沿海修城御敌。从此倭寇不敢轻犯。汤和抗击倭寇,保境安民,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抗倭第一将领。东南沿海一带百姓对其敬仰万分,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传承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浙江宁村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至十七都会举办“宁村汤和民俗文化艺术节”,持续了四百年。

  兵士集结,防御工事竣工后不久,汤和便回京复命,再次卸下了兵权,带着家人向皇帝辞行,回到中都凤阳新宅。朱元璋念其功劳,赏赐颇丰。汤和毫不争功,归养故里后,将赏赐所得毫不吝惜地分送给乡里乡亲和故交遗老。晚年的汤和更加恭敬谨慎,每年一次入京朝见,所听关于国事的议论,都不会对外泄露半句。回家后也从不以功臣自居,并且严格约束子孙家奴,绝不违法乱纪,以免授人以柄。

  就这样,汤和以一位老好人的姿态,陪朱元璋走过人生最辉煌的岁月。新的王朝建立伊始,又用余生之年,将自己的用武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云锁高峰水自流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追封为东瓯王,谥号襄武。敕葬凤阳府西北曹山(安徽蚌埠市龙子湖东岸曹山南麓)。

  按《明会典》,武将谥号第一等是“武”,与之搭配的依次是宁、毅、敏、惠、襄、顺、肃、靖。汤和逝后获谥“襄武”,也足见对其戎马一生、忠心耿耿的高度肯定。

  纵观汤和一生,年少时在暗无天日的割据乱世中孤胆行走,于箭矢纷飞的中原较量中英勇角力,实属不易。待到辅佐同乡好友朱元璋开启了大明王朝,又在命悬一线的生死场艰难涉险,于暗流涌动的名利关全身而退,堪称奇迹。时代赋予了汤和英雄的使命,历史因为汤和留下了传奇的注脚。

  《论语学而》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无论是浙江宁村源远流长的汤和信俗,还是固镇王庄五湖四海的后裔宗亲团聚,体现的都是当地百姓对汤和爱国精神的崇敬,对精诚团结、崇尚节义的秉持,对勤劳为本、清白持家的传承。“汤和精神”给予了后人见贤思齐、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

  再来看如今位于固镇县东南端的王庄镇,东接五河县,西有京沪铁路傍镇而过,南邻蚌埠市郊,北依浍河。虽不见汤氏子孙马踏草场、千里奔腾,但早已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花生之乡,拥有享誉省内外的皖北第一花生市场。

  曹山南麓的汤和墓,古冢松涛、山光水色,见证着民族家国的奋进与不朽。

  纵贯南北的汤和路,熙熙攘攘,承载着蚌埠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的蓬勃进取与蒸蒸日上,也如同珠城人民的家国情怀,延伸到远方。

  因汤和路而得名的蚌埠六中汤和路校区(蚌埠汤和路学校)是一所传承汤和精神而又朝气蓬勃的新兴学校,正在青茏葱郁的淮水大地上播洒文化的种子,弘扬教育的亮光。有朝一日,她终将成为龙子湖东畔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来源:蚌埠日报  作者:解大柱 姜炜 执笔 张建亚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