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珍档揭秘

1955年《小学生守则》首颁布

时间:2020-06-18 16:01:26


 

QQ截图20200618143643.jpg

           合肥市同春巷小学(合肥市第四十四中学前身)毕业证书(1953年)                                                                            

QQ截图20200618143655.jpg

    合肥市人民政府转发“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守则及关于实施小学生守则的指示”的通知(1955年)                                                                            

QQ截图20200618143705.jpg  

        (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小学生守则》的指示(1955年)                                                                            

QQ截图20200618143715.jpg

                  合肥市小学学生操行评定和奖励、处分暂行办法(1958年)                                                                            

QQ截图20200618143725.jpg


  1955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小学生守则》,成为解放后首个学生行为规范。那么,《小学生守则》首先是在合肥的哪些学校实施的呢?实施的情况又如何呢?

  为何“德育”是亮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前后,是新中国教育的起步阶段,在此期间,我国对各类学校、特别是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1952年,根据新学制制定的中学和小学暂行规程颁布,对学校教育进行了规定;1955年2月10日,教育部首次颁布了《小学生守则》和《关于实施小学生守则的指示》,更是加强了对学生学习和日常行为的规范。

  作为新中国颁布的首个《小学生守则》,自然引起了各地的重视。仅仅一个月后的1955年3月10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就专门发文,转发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守则》及《关于实施小学生守则的指示》,希望学校遵照执行。在合肥市档案馆,我们看到了这份文件。

  在这份文件中,我们看到1955年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分20条,有600多字。分别从学习、作息和德育等方面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了规范。例如,学习上要“按时到校,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缺课。”“上课的时候,认真做功课,用心听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问答。不随便说话,不做别的事情”等等。作息上要“按时吃饭、休息、睡觉,常常游戏、运动、锻炼身体。”“对身体、饮食、服装、用品、床铺和住所,都保持清洁卫生。对公共场所也注意清洁卫生。”

  而相较于学习、作息方面,《小学生守则》中有关德育方面的行为规范占了一半以上,20条中就有11条涉及不仅要学生“准备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尊敬国旗”、“爱护本校本班的名誉”,而且要学生“尊敬校长、教师。上课下课都对教师行礼。”“和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敬老人。对老人、小孩、病人、行动困难的人,让路、让坐。”还要学生“不说谎,不骗人。不赌博。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不做对自己、对别人有害的事情。”“爱护公共财物。不弄坏弄脏桌椅、门窗、墙壁、地面或者别的东西。”等等。

  为什么要在首个《小学生守则》中加强德育教育呢?应该说这和当时的国情是有关的。新中国成立不久后,在全国就开展了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工作,这对学校的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逐步建立一个新中国的德育体系。

  促成“三好”学生活动的评选

  通过这份文件,我们还了解到,《小学生守则》颁布后,按照当时中央教育部“先在若干条件较好的学校重点实施,然后再普遍实施”的精神,合肥市首先在三牌楼小学、合肥师范附属第一小学、合肥师范附属第二小学等三所小学进行了重点贯彻实施。

  贯彻《小学生守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学习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贯彻好就成了学校和老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据当时的不少老师回忆,他们大多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阶段突出宣讲和执行守则中的若干条,并提出具体的行动要求,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劳动、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小学生守则》中有一条“上课的时候用心听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问答。不随便说话。”但在平时教学中,还是有一部分小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随便说话、做小动作。老师劝告,他暂停片刻,但一会又是老样子。由于这部分学生影响了整个教室的安静,往往妨碍了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针对这种现象,不少老师就借助“守则”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建立正常的学习纪律。他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语言来搜集材料、制订实施计划。

  再例如,《小学生守则》中有一条“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但有些老师回忆说,班上有人丢东西的现象在当时不少学校还存在。有老师就记得,有一天一个学生报告说丢了几块钱,老师担心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于是就一次次在班上说,拿了人家东西,如果能悄悄地还给别人,也还是好孩子。后来钱果然“回来”了。

  另外,还有一些老师回忆,当时他们虽然很重视执行《小学生守则》,但是并不死板教条,有的条文他们就没有硬照着做。比如《小学生守则》里要求“尊敬校长教师。上课下课都对教师行礼。在校外遇见校长、教师也行礼”。有些老师也教育学生要尊敬师长,但只要求他们在遇到老师和长辈时,首先问好,主动让道,并不一定要敬礼。

  除了规范学生的行为,《小学生守则》的颁布,还促成了一项重要活动——“三好学生”评选活动在全国的开展。因为《小学生守则》的第一条就是“努力做个好学生,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而这也是“三好学生”中“三好”的最初标准。特别是1963年2月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学雷锋、争三好”更成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核心活动。

  操行评定实行“五分制”

  继1955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小学生守则》和《关于实施小学生守则的指示》后,5月13日,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学生守则》和《关于实施中学生守则的指示》。应该说,这两个“守则”的颁布,对于培养青少年的好品德,形成好风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之后的1963 年、1981年、2004年和2015年,又根据时代的发展对两个“守则”进行了多次修订,使其日趋完善,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而合肥市为了加强教育工作,在《小学生守则》颁布后不久的1958年,又制订了《合肥市小学学生操行评定和奖励、处分暂行办法》。在合肥市档案馆,我们看到,制订这个“办法”的宗旨就是“以《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对小学生的操行进行评定”;首次规定了“评定小学生操行,以五分制为标准”;并严格规定了每一分的评定标准。制定了详细办法;而且规定,对于评定为“优良”的操行,可以进行“表扬、发给奖品、发给奖状等几种奖励方式”,对“有严重违反《小学生守则》等不良行为的学生”,可以进行“警告、记过、开除学籍等几种处分”。

  《小学生守则》颁布及《合肥市小学学生操行评定和奖励、处分暂行办法》的出台,对于指导学生德、智、体的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意义非凡。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程堂义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