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从事地方史志工作多年,对于长丰义井蔡岗这座古老村落,我一点也不陌生。
据当地《蔡氏家谱》记载,蔡氏一族,在宋代真宗年间由中原迁居于此,繁衍生息。因地处江淮丘陵,岗冲起伏,故得名“蔡家岗”,后简称“蔡岗”。
说起蔡岗,就不能不提及比蔡岗更古老的一个地名——紫燕墩。蔡岗村境内,有一处叫紫燕墩的地方,名字既古老又奇特。蔡岗,本来就处在江淮分水岭上,地势较高。而占地面积约八九千平方米的紫燕墩,愈发显得高大壮观。
考古发现,紫燕墩大约是商代至战国时期的一处文化遗址。遗址之上,布满了螺壳、蚌壳及动物化石,也出土过大量绳纹、回形纹、附加堆纹陶片等文物。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有村民在墩上犁田耕作时,无意间,从深埋的泥土中发现一个从未见过的物件,浑身长满绿锈。经省文物专家鉴定,这是一只古老的青铜器,属春秋战国时代的铜俑钟。之后,考古人员通过抢救性发掘,又陆续出土五只大小不一的青铜编钟,且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填补了县内出土青铜俑钟的一项空白,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令人惊奇的是,紫燕墩铜俑钟虽历经数千年岁月侵蚀,仍可敲击出美妙悦耳的乐音。这些珍贵文物,现分别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院和寿县博物馆。
眼前这处紫燕墩遗址,地形长方,高于周边地面五米有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蔡岗村,也凭借紫燕墩古遗址的存在,入选安徽省“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紫燕墩”这一地名的由来,当地村民口中,流传着众多不同的传说版本——
一说,远古时候,此地还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水。后来,大水渐渐退去,沧海变为桑田。而首先裸露出一块较高的土地。最先从北方迁徙而来的一批先民,看到一群紫色的燕子,盘旋、栖息在这个地势高燥的土墩子上,就随口称此地为“紫燕墩”。
紫燕,也称“越燕”,身姿俊逸,灵敏可爱,既是祥瑞之物,又是美的化身。先民认为,有紫燕栖居的地方,一定是一方宝地,于是,选择在这里落脚定居,垦荒种地,成为落户当地最早的一批原住民。
一说,“紫燕墩”的名字,是由“訾堰墩”之名讹称而来。訾堰墩得名,大约始于战国末年。相传,周灭商后,周天子分封天下,訾姓贵族中的一支,被分封于江淮一带。訾姓聚居的村落,称作“訾郢”。而訾姓先人去世后,多葬于此,久而久之,形成一处高大巍然的土墩,故称“訾堰墩”。
以上传说,虽无确切的文字可考,但都有其可信之处,也为紫燕墩这一地名文化涂上一层古老而神秘的色彩。
关于紫燕墩,关于铜俑钟,我曾饶有兴趣地讨教过当地文物部门的专家。
编钟,作为古代大型青铜打击乐器,代表了中国古人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和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在古代,编钟不仅是一种乐器,也是象征地位和权力的礼器,一般多用于宫廷和贵族之家的演奏娱乐,民间则很少流传。成语“钟鸣鼎食”,常常用来形容权贵生活的豪奢排场。有编钟出土的墓葬,表明墓主人的身份一定非同凡响。
追溯起来,紫燕墩青铜俑钟铸造年代,属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带有鲜明的蔡楚文化特点,比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晚期的曾侯乙编钟,还要早上好几百年。
蔡岗,不光有一座紫燕墩,还有一处几乎被人遗忘的“蔡岗庙”遗址。蔡岗庙,也称“小龙王庙”,始建于一千多年前佛教盛行的唐代,到宋代,规模已经达到鼎盛。曾听老辈人说,早先的蔡岗庙,庙宇林立。
蔡岗,地处高岭,降雨稀少。过去,这里十年九旱,灾害频繁,村民饱受干旱缺水之苦。人们寄望于老天保佑,在庙内供奉四海龙王、龙王娘娘等天上诸神,祈盼风调雨顺,护佑一方百姓。
随着岁月的流逝,古庙早已荡然不存,只剩下一处荒草丛生、布满断砖瓦砾的庙滩遗迹。水利设施的改善,让这片土地实现了旱涝保收,村民告别“靠天吃饭”的历史,再也不用祈求龙王爷开恩降雨了。这个秋天,我走过江淮分水岭这片古老的土地,放眼四望,良田沃野,稻浪千层,丰收在望。
绵绵乡土,幽幽古风。站在新建的蔡岗音乐文化广场上,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面“古代编钟演奏图”的巨幅浮雕墙和两排大型编钟模型。透过岁月的重重迷雾,穿越几千年漫长的历史时空,我似乎看到先民们在这片古老厚重土地上劳作生息的场景,也仿佛听见来自远古的美妙动听的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