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考古发现 > 要闻播报

芜湖凤凰嘴遗址考古成果

时间:2019-03-21 15:15:05

  发掘区全景

  凤凰嘴遗址是芜湖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的一处重要文物点,位于该市弋江区火龙岗镇新义村吕老自然村南约50米,东南距漳河故道约200米,北距芜铜铁路约100米,南与葫芦山相望(北纬31°11'32.2"、东经118°20'00.6"、海拔高程3米),东、南、西三面有古河道环绕。遗址为不规则长条形台地,为较典型的台墩型遗址,高出周边农田约1-3米,遗址南部前期被施工取土破坏,现存面积约2600平方米,地表和局部地层剖面上可采集到绳纹陶片和印纹硬陶片,有鬲足及罐、瓮类腹片等。根据最初采集到的陶器类文物标本初步判断,遗址主体时代为春秋中晚期—战国早期。

  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是芜湖市建国以来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是省、市重点工程。工程建成后对于缓解芜湖市防洪压力、促进芜湖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工程已于2012年5月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完成。根据设计方案,凤凰嘴遗址正好位于河道中心线上,应依法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和相关文物保护工作。

  2014年6月,根据省文物局要求,我所会同芜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凤凰嘴遗址进行了复查,并向省文物局提交了《关于芜湖市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涉及凤凰嘴遗址文物保护工作的调查报告》。9月,根据省文物局《关于芜湖市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涉及凤凰嘴遗址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我所与芜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芜湖市青弋江分洪道建设管理处签订了凤凰嘴遗址文物保护工作协议,遗址发掘相关准备工作随即展开。

  凤凰嘴遗址前期曾被局部破坏,此次重点对遗址剩余主体部分也是遗址核心区域进行全部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参加发掘、测绘等相关工作的除我所和芜湖市、繁昌县、宣城市文物部门的专业人员外,有来自陕西、山西、山东等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遗址所在地的居民。

  发掘和室内初步整理工作从2014年10月下旬持续到2015年7月下旬,共约9个月。考古发掘和初步研究表明,该遗址包括新石器时代末期(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春秋中晚期—战国早期、宋代三个阶段的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末期遗迹包括地层、灰坑、灰沟等,出土大量陶器、石器等遗物,包括陶器鼎、豆、壶、罐、石錛等;春秋中晚期—战国早期遗迹主要有地层、灰坑等,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等,包括陶鬲、鼎、罐、豆、原始瓷碗、石錛、石镞、铜镰等;宋代遗存有水井等,出土遗物有大量瓷碗、高足杯、盏等。

  凤凰嘴遗址地处宁镇历史文化区和安徽皖江先秦历史文化区的核心地带,是漳河流域和古芜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和周代遗址群中保存状况较好的地点之一。其发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宁镇历史文化区和安徽皖江先秦历史文化区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重要地区之一,该遗址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存距今约4400—4300年左右,一批重要遗迹、遗物的发现,为该地区文明探源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与宁镇核心区、环太湖地区以及江淮地区文化交流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春秋时期吴文化遗存和战国楚文化遗存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该地区吴文化、楚文化研究的实物资料。

  宋代水井等遗迹、遗物的发现,对宋代该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新石器时代末期、春秋时期各类遗物、土样、动植物遗存的发现,对于研究认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和周代聚落形成、演化及构造特征,同时对该地区周代社会与经济形态、科技与文化艺术、稻作农业与渔业、动植物、气候与生态环境及其变迁以及吴文化和相关课题研究均具有重要价值。

  新出土的一批文物为芜湖市博物馆提供了可供展示和研究的文物标本,为芜湖市民研究、认识芜湖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

  凤凰嘴遗址考古发掘是芜湖市迄今为止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掘,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抢救保护了一批珍贵文物,为芜湖增添了一批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为芜湖城市和水利工程建设文物保护工作树立了典范,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既有利于经济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原则,这必将对今后芜湖城市建设文物保护工作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凤凰嘴遗址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得到了芜湖市政府和省、市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得到了芜湖市青弋江分洪道建设管理处的全力支持,工程施工单位和遗址所在镇、村和当地居民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凤凰嘴遗址是芜湖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的一处重要文物点,位于该市弋江区火龙岗镇新义村吕老自然村南约50米,东南距漳河故道约200米,北距芜铜铁路约100米,南与葫芦山相望(北纬31°11'32.2"、东经118°20'00.6"、海拔高程3米),东、南、西三面有古河道环绕。遗址为不规则长条形台地,为较典型的台墩型遗址,高出周边农田约1-3米,遗址南部前期被施工取土破坏,现存面积约2600平方米,地表和局部地层剖面上可采集到绳纹陶片和印纹硬陶片,有鬲足及罐、瓮类腹片等。根据最初采集到的陶器类文物标本初步判断,遗址主体时代为春秋中晚期—战国早期。

  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是芜湖市建国以来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是省、市重点工程。工程建成后对于缓解芜湖市防洪压力、促进芜湖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工程已于2012年5月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完成。根据设计方案,凤凰嘴遗址正好位于河道中心线上,应依法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和相关文物保护工作。

  2014年6月,根据省文物局要求,我所会同芜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凤凰嘴遗址进行了复查,并向省文物局提交了《关于芜湖市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涉及凤凰嘴遗址文物保护工作的调查报告》。9月,根据省文物局《关于芜湖市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涉及凤凰嘴遗址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我所与芜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芜湖市青弋江分洪道建设管理处签订了凤凰嘴遗址文物保护工作协议,遗址发掘相关准备工作随即展开。

  凤凰嘴遗址前期曾被局部破坏,此次重点对遗址剩余主体部分也是遗址核心区域进行全部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参加发掘、测绘等相关工作的除我所和芜湖市、繁昌县、宣城市文物部门的专业人员外,有来自陕西、山西、山东等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遗址所在地的居民。

  发掘和室内初步整理工作从2014年10月下旬持续到2015年7月下旬,共约9个月。考古发掘和初步研究表明,该遗址包括新石器时代末期(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春秋中晚期—战国早期、宋代三个阶段的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末期遗迹包括地层、灰坑、灰沟等,出土大量陶器、石器等遗物,包括陶器鼎、豆、壶、罐、石錛等;春秋中晚期—战国早期遗迹主要有地层、灰坑等,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等,包括陶鬲、鼎、罐、豆、原始瓷碗、石錛、石镞、铜镰等;宋代遗存有水井等,出土遗物有大量瓷碗、高足杯、盏等。

  凤凰嘴遗址地处宁镇历史文化区和安徽皖江先秦历史文化区的核心地带,是漳河流域和古芜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和周代遗址群中保存状况较好的地点之一。其发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宁镇历史文化区和安徽皖江先秦历史文化区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重要地区之一,该遗址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存距今约4400—4300年左右,一批重要遗迹、遗物的发现,为该地区文明探源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与宁镇核心区、环太湖地区以及江淮地区文化交流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春秋时期吴文化遗存和战国楚文化遗存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该地区吴文化、楚文化研究的实物资料。

  宋代水井等遗迹、遗物的发现,对宋代该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新石器时代末期、春秋时期各类遗物、土样、动植物遗存的发现,对于研究认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和周代聚落形成、演化及构造特征,同时对该地区周代社会与经济形态、科技与文化艺术、稻作农业与渔业、动植物、气候与生态环境及其变迁以及吴文化和相关课题研究均具有重要价值。

  新出土的一批文物为芜湖市博物馆提供了可供展示和研究的文物标本,为芜湖市民研究、认识芜湖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

  凤凰嘴遗址考古发掘是芜湖市迄今为止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掘,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抢救保护了一批珍贵文物,为芜湖增添了一批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为芜湖城市和水利工程建设文物保护工作树立了典范,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既有利于经济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原则,这必将对今后芜湖城市建设文物保护工作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凤凰嘴遗址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得到了芜湖市政府和省、市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得到了芜湖市青弋江分洪道建设管理处的全力支持,工程施工单位和遗址所在镇、村和当地居民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来源:安徽省考古研究所  作者: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