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岁月回眸 > 岁月要闻

“留真”老照相馆的记忆

时间:2018-06-26 15:48:00

  老街的历史浓缩在一本本影集中

  在肥东县长临河镇的老街上,有一家“留真照相馆”,别看门头不太起眼,可它已有70多年的历史: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到现在,照相馆可以说记录着从解放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照相事业的变迁……

  照相曾属于特种行业

  “留真照相馆”的馆长叫徐景林,今年已经90岁高龄。徐老出生在江苏无锡,打小就在照相馆里做学徒。上个世纪40年代,十几岁的徐景林与哥哥从江苏来到了老家肥东六家畈,并凭借手艺,开了一家照相馆。

  从1941年到1961年,由于种种原因,徐景林的照相馆经历了几次搬迁,起初在六家畈,之后搬到了店埠镇,最后又搬到了如今长临河老街的这个地址。

  那个时候,照相属于特种行业,待遇也很好。“记得那时候我爸的这个照相馆属于集体合作服务部,是公家的,每个月还给发工资。”徐景林的儿子徐晓华向记者透露:在上个世纪60年代,父亲每个月的工资就高达40元钱。“那时候猪肉才三四毛钱一斤,鸡蛋一毛钱能买四五个。我们一家八口人,全靠父亲的收入生活还略显富余。”

  打小开始,徐晓华就受父亲影响,喜欢上了照相。1981年,22岁的徐晓华正式接父亲的班,成为了“留真照相馆”的“新掌门人”。

  从三脚架到数码相机的变迁

  “留真照相馆”里有一个展览室,我们在一个柜子里看到了各种各样以前的相机。“这个三脚架机是最早的,然后是这个‘4A120海鸥’,再到海鸥DF-1、海鸥DF-2等等。”徐晓华逐一介绍,“最早用的是玻璃底片,然后是塑料胶片,再后来是胶卷,最后到现在的数码相机。”

  在介绍的同时,徐晓华还频频拿出一些老相馆的物件。“这个是‘晒夹’,是用来曝光照片用的,这个是‘水彩颜色本’,用来给照片上色的,这个是蔑刀,用来切照片的……”这些老物件让我们开了眼界。

  众所周知,那个年代想买个相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光有钱还不行,必须找单位开介绍信、开证明。“像这个‘海鸥相机’,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我带着介绍信和证明跑到合肥,花了四百多块钱买的。那时候这个相机可了得了,不敢说在合肥,在肥东这一片肯定只有我们相馆才有这台机子。”在展览室的墙壁上,有许多老照片。“这张纯黑白的、这张加的水彩、这张加的油彩……”徐晓华一一向我们介绍,其中最早的一张出自上世纪30年代。看着这一张张老照片,让人不禁感慨岁月如梭。

  记录传统到现代思想的转变

  现如今,数码相机、手机等都可以轻松记录下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不过在当年,照相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是办人生大事的时候才会去照一次。那么,照相的费用是不是很贵呢?“其实还好,以前一寸黑白4张相片,一般是4毛钱。当然,有的老百姓还会用鸡蛋来付钱。现在一寸相片4张10块钱,以消费水平来看,相比之下,还是当年的费用贵一些,毕竟,现在照相太普及了。”徐晓华说。

  从事照相业多年,徐晓华拍过的人无数,对于以前年轻人照相与现在年轻人照相的表情差异,他深有体会。“那时候,一对年轻小男女来照相,感觉他俩很陌生,尤其是女方特别保守,不愿紧挨着。也正常,那个年代,其实很多成家过日子的小两口并没有在一起谈恋爱,有时候一张两人的合影照片,就把他俩拴在了一起。现在的年轻人,思想解放了,面对镜头做出各种亲昵的行为都不在乎。”

  与曾经单纯的证件照相比,如今的“留真照相馆”业务量已扩大至亲子照、婚纱照等等。“现在市场放开了,所以生意不比从前。以前生意那个好啊,照相的人多,前来看照相的人也多。我们两口子要从早忙到晚,夜里还得忙着洗照片。当时每天都用大盆水来泡,一泡就是两盆,加一起有好几百张呢。”徐晓华回忆。

  “老字号”照相馆谁来传承

  当年照相馆开业时,一位私塾先生与徐景林关系甚好,赠对联“留名华夏,真妙丹青”,所以照相馆取名时用上下联头一个字,即“留真”。

  70多年风风雨雨,留真照相馆在长临河老街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和大半个世纪的小镇变迁。不过,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徐晓华面前:两个孩子对照相并无兴趣,现在也都有了各自的工作。“孩子们有自己的理想,不能要求他们来接我的班。”

  说到下一步的打算,徐晓华表示: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找到他,希望以后能搞个陈列馆,把老相机等一些老物件展览出来。“这当然是一件好事,能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照相事业近百年来的发展。”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赵杰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