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岁月回眸 > 岁月要闻

合肥剧场:“最草根”的老剧院

时间:2019-02-20 15:06:00

  【剧院春秋】

  能够直接用一座城市命名的公用设施,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自然拥有着不同凡响的地位,合肥大厦、合肥饭店、合肥剧场……尽管有些早已踪影难寻,但提起它们,老合肥无人不知。合肥剧场——这座曾经给万千老百姓带去欢笑的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早已在时代的车轮里沉寂,但也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

  讲述人简介

       谷光平,1937年出生,1976年进入合肥剧场工作直到退休,历任合肥剧场宣票股长、副经理、经理、书记等职。

  追根溯源曾有百年历史

  提起合肥剧场,虽然在如今的市府广场、淮河路中段已见不到它的身影,但不少像我们这样的老合肥记忆犹新,“合肥剧场”、“淮阜楼”、“花园巷”可都是当年的热闹地。

  合肥剧场最早的前身是寺庙——由福建省旅肥同乡会十二姓在清乾隆年间建成的天后宫,因为是祭祀天后娘娘所用,所以每到春节,为迎合祭祀人群,这里自发地出现了各式杂耍和徽班演出,成为合肥最古老的戏曲演出场所之一。到了民国初期,这里发展成为合肥的“天桥”——文昌宫广场,汇聚了大量的曲艺人员,吸引了众多观众。

  1913年,徽州人方遇春在此处重新建造了戏院,组建京、徽两班唱戏。直到解放前夕,董良臣、段正宽、胡月天等集资在该处建新民大戏院,草木结构,演唱京剧。合肥解放后,新民大戏院由新生平剧社经营,几经修缮,拥有995个座位,与肥光电影院一起,成为老合肥屈指可数的公共文化设施。尽管新民大戏院看上去拥有不少座位,但其实简陋得要命,剧场舞台是草席围起来的茅草顶棚,围墙也是土坯夯成的,座位干脆用木板钉成,没有任何喇叭、电灯,晚上演出点的是清油灯,演员在舞台上唱戏就靠一副好嗓子。但即使是这样,每天也总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老百姓都涌到这里看“大戏”。所谓“大戏”,就是合肥老百姓对京剧的俗称,因为京剧起源于徽班进京,在安徽本地拥有众多戏迷。

  全省首家新建专业演出剧场

  解放初期,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曾希圣特别喜欢京剧,应该说这对日后合肥京剧团成立、建造合肥剧场都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1953年,新民大戏院大厅倾斜,无法正常营业,于是在合肥市政府的重建请求下,曾希圣指示省内拨款10万元,历时8个月在新民大戏院原址上新建砖木结构的新剧场,建筑面积有2500平方米,并命名为“合肥剧场”。

  不过,第一次拨款全部投入土木工程后,资金就紧张了,盖好后的剧场内,地面没有铺平,1068个座位也是普通大板凳,同时缺少必要的配套设备。情况反映后,曾希圣再次指示拨款2.5万元,为剧场添置了沙发、翻折椅、大幕、灯光等使用设备。

  1953年底合肥剧场建成后,成为合肥乃至全省第一个新建的专业演出场所,自然也是全市轰动一时的大事。当年的剧场为3层建筑,不仅拥有前厅、大厅、观众厅、表演台、化妆室等不同的功能区,就连10.8米宽的舞台上都备有面幕、天幕、二道幕、腰幕、沿条,安装了两路电源、两套音响,灯光在当时也是比较齐全了,表演区达到了120平方米。还配备了3层的职工宿舍楼和面积不小的内院。要知道当时的合肥市还没有什么像样的地标建筑,老合肥人熟悉的江淮大戏院、百货大楼、新华书店都还没有建成,连长江路都没有打通,紧邻市政府边上的合肥剧场当仁不让地成为地标,普通市民走到剧场门前都驻足参观,俨然街头的一个靓丽景点。

  上万农民开着拖拉机来听戏

  新建的合肥剧场首次演出是由合肥市京剧团演出的《秦香莲》。随后,合肥剧场就成为合肥市京剧团的驻地,供京剧团排练演出专用,场团统一领导,同时保障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召开,其余时间则接待其他剧团演出。这段时间里,我们不仅排演了合肥市京剧团的《岳飞》等剧目,还接待了由严凤英领衔安庆市黄梅戏剧团的《柳树井》、《打猪草》,无锡锡剧团的《方卿羞姑》等外地戏曲剧团演出。

  可以说,上世纪50年代末的合肥城里,最热闹的地方我们合肥剧场绝对算得上一个,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合肥市京剧团的剧目上演,还经常有薛浩伟、缪鸿菊、周麟荣等外地名角儿来肥登台,他们一来更是一票难求。尤其是我们剧场门前每天都张贴出第二天上演的剧目海报,观看彩色的海报常常成为票友们每天必做的要事。就连后来到合肥晚报工作的老编辑张家武,当年也曾在合肥剧场担任美工、宣传等工作,剧场门前张贴的不少戏剧、电影海报,就出自他的笔下。

  1957年4月,丁玉兰领衔的合肥市庐剧团带着庐剧代表作《借罗衣》、《休丁香》、《讨学钱》,到北京进行汇报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庐剧在家乡合肥的影响力更加巨大,合肥剧场一时间也成为庐剧的主场。随后,由丁玉兰、孙邦栋主演的《秦香莲》、《借罗衣》等,在合肥剧场连续进行了3个月的晚场演出,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合肥市区以及近郊、县区的观众远道而来。因为太过热火,当天的演出门票根本无法购买,需要提前几天预定。而因为开着拖拉机集体来购票、看戏的农民观众太多,一时间剧场后门的小街巷里都停满了拖拉机,与旁边的江淮大戏院门口停着的小轿车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当时大家津津乐道的一道奇景。在老合肥人的心里,我们剧场就是“最草根”的本土味。

  合肥四家剧院之首

  1969年秋,合肥市京剧团与安徽省徽剧团合并为安徽省京剧团,并从合肥剧场搬迁至如今的桐城路黄梅戏剧院。为了填补经营空当,同时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合肥剧场体制改为独立经营单位,在不断修缮的同时,还添置了大型配电柜、高频率扩大器、音箱、放映机等放映设备,开始在接待剧团演出的同时,放映电影,剧场也随之进入观众活跃期。

  当年家喻户晓的上海越剧团摄制的电影《红楼梦》、江苏省京剧团摄制的电影《白蛇传》等一大批经典戏剧名片在合肥剧场都是多场次放映,平均每天六七场,场场爆满。火爆全国的武侠电影《少林寺》更是在合肥剧场连映70多场,仍然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除了火爆的电影,庐剧、黄梅戏、话剧等交替上演,让合肥剧场在上演上映场次、营业收入等指标上,都居当时合肥四家剧院的首位。有资料显示,截至1985年,我们剧场先后接待了演出剧团40个,放映电影1万多场。

  早在1979年,合肥剧场就利用地下人防工程坑道冷气,改造成为全市第二家开放冷气设备的剧院。到了1985年我们又贷款15万元,淘汰了最初安装的6个木制扇叶电风扇和并不太新鲜的地下人防坑道通风技术,安装了两台大型空调设备,同时新增了全套的宽银幕放映设备和1台氙灯滤波器,较好地改善了观影条件。

  由于与江淮大戏院距离只有几百米,两家文化单位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关系。不过与硬件较佳、名声在外的江淮大戏院坐门等客不同,我们合肥剧场是系统组织、主动出击、上门宣传、提高软性服务质量,与周边不少的大中小学校、医院、工厂都建成了共建文明单位的关系。当时我们主动粉刷剧场两边的围墙,开辟为灯光橱窗,介绍当期热映的电影、戏剧等。在各个单位组织宣传员,定期开会互动,送票上门,组织集体观影。由于通宵夜场电影的热映,为了保障观众的身体健康,还特别邀请了合肥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在现场进行医疗保障。各项服务保障推动了剧场业务的顺利开展,1987年我们入选安徽省文明影剧院。

  见证戏剧发展传承文化种子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合肥剧场由于主体采用砖木结构构建,且年久失修,被房管部门鉴定为危房,舞台及大厅无法使用,被迫停业。随后,我们在剧场院内搭盖了简易建筑,放映投影,用以维持剧场30多名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也曾迫于生计,将部分建筑改成小旅馆出租。几经波折,合肥剧场终于被拆,改建成了如今的“香港广场”商业写字楼。

  作为合肥剧场曾经的一名老员工,如今回眸合肥剧场那一段段难忘的华章,它的历史、它的特色,已经成为我们与这座城市共同的记忆,这座老合肥心中“最草根”的老剧场,见证了从晚清民国,到解放初期,再到改革开放,合肥地区戏剧事业发展的起起伏伏、合肥文化事业发展的点点滴滴,给合肥人留下了绚丽的回忆,更留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让如今的我们能够欣喜地看到:徽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徽京剧院日渐强盛,丁玉兰艺术馆开始筹建,合肥青年戏剧节成功举办。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谷光平 陆瑢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