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皖人故事

时间:2023-11-14 10:26:38


 


  顾正钧等五位烈士的雕像

  在庐江县泥河镇美丽的黄山寨山脚下,有一处高耸的纪念碑,上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熠熠生辉,与旁边的一组人物雕像遥相呼应。这里是庐江县黄山寨革命烈士墓,曾受到白求恩称赞的顾正钧和其他几位革命烈士就长眠于此。

  一

  1909年,顾正钧出生于庐江县泥河镇(原沙溪乡)泉东村一户农民家庭。关于顾正钧童年和少年的经历,史料中记载得不多,只有记载了他童年读了几年私塾,后随祖父回到祖籍江苏扬州习医。1931年顾正钧参加工农红军,并于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据史料记载,顾正钧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院长、红六军团卫生部部长、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第三五九旅卫生部部长、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和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等职。

  作为一名战地医务人员,顾正钧对工作兢兢业业,他经常亲临火线抢救伤员。1938年5月,八路军第120师359旅一位参谋长左肩负伤,因流血过多生命垂危。顾正钧了解后,立即组织抢救,并带头献血400CC,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使伤员转死回生。就在这年11月,支援中国抗日的白求恩大夫到达359旅,在卫生器械十分简陋的情况下,顾正钧克服困难,做到了在20分钟内完成手术的一切准备工作,因此受到白求恩大夫的称赞。

  众所周知,当时的八路军药品、器械都非常紧缺。为了解决防病、治病的急需,在时任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顾正钧的领导下,先后组建了两个制药厂,生产部分常用药品及假肢等。并于1940年10月成立药品器材采购办事处,派遣人员到天津、石家庄等敌占区,组织爱国商人和人民群众,采取各种巧妙的办法,采购了大批药品和器材,保证了冀中军区伤病员救护、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

  抗日战争后期的1941年春,日军对冀中地区进行残暴“扫荡”,并采取十分卑鄙、恶毒的手段,在定县地区油味村一带放下72只带有鼠疫病菌的死老鼠,妄图以“杀人不见血”的细菌战屠杀我军民。顾正钧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力量前往疫区,进行消除病菌工作。据史料记载,当时军中的卫生防护条件差,防疫人员只不过多穿一套罩衣,多戴一个普通口罩,药品也很少。他既担心当地军民遭受病菌侵袭,又担心防疫人员的身体健康,焦虑不安。经过连续几天的昼夜奋战,直至疫病被清除,他才露出了笑容。之后,他愤然写下了《为开展反细菌战而斗争》的文章,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细菌战罪行。

  日军并不善罢甘休,他们在冀中定县北町村以惨绝人寰的毒辣手段向隐蔽在地道里的群众施放毒瓦斯,造成了定县北町村大惨案,中毒死亡800多人。顾正钧立即组织医疗队前往大力抢救,收治伤员127人,使70余人脱险。但日军“扫荡”更加疯狂、残酷,我冀中部队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积极转入游击队、地道战。卫生部门也分散隐蔽,收治伤病员。顾正钧深入前线调查研究,撰写了《关于分散游击队战争中的卫生勤务》一文,根据当时冀中地区的特点和医疗卫生部门的实际情况,他详细阐述了分散游击战争中的卫生机构与组织原则、小部队活动中的卫生勤务、部队分散时的医疗工作、战地救护工作以及分散环境中的群众治疗工作和药材补给办法等多方面措施,对指导战地卫生工作起了很好的作用。

  1942年2月,冀中军区指示医疗小组必须高度分散开展工作,建立交通站。顾正钧根据上级指示,一方面积极组织动员当地职业化医院和职业医生为我军收治重号伤病员,采购药品器材,建立了交通站,担负交通联系、转移、供给等艰巨任务;另一方面,他深入各地,联络与组织暂时失去联系的工作人员及伤病员、军区卫生教导队学员等数千人,安全转移到平汉路西山区,建立了冀中原至平汉路西山区的可靠的交通组织。

  顾正钧不仅在工作上精益求精,而且对同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非常关心。据史料记载,1941年春,顾正钧得知白求恩卫生学校30多名刚毕业的军医分配给冀中军区,亲自前往百里之外的卫校迎接。来到后,他一一作了妥善安排,并培养他们独立工作能力,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对他们关怀备至。每次反“扫荡”前,都把这些军医安排到山里隐蔽起来,确保安全。另外,对抗战前毕业的知识分子,顾正钧大胆起用;发现对党忠实,好学上进的医务骨干,他积极吸收加入党组织。相关史料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八路军苏浩亮之前是东北军第六九一团的上尉医官,长期没有解决组织问题。1945年上半年,顾正钧派他带领巡视团到冀中各地巡视工作,在最艰苦、最复杂的环境中去锻炼和考验他。当巡视团回到卫生部后,顾正钧找巡视团的医生了解苏浩亮的工作情况,知道苏浩亮在政治上有明显的进步,他非常高兴,很快介绍苏浩亮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蒋介石调集重兵向我解放区疯狂进攻,1947年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全国形势迅速好转。这时,顾正钧虽然患有严重的胃溃疡等疾病,但他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当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时,他根据组织安排,不顾身体虚弱毅然随刘邓大军南下。1948年2月,顾正钧等率领第二批南下干部10多人到皖西桐庐地区,担任中共桐庐县委副书记,积极投入开辟家乡新区工作。

  1948年5月的一天,国民党桂系部队在庐南大凹口、黄泥河、罗昌河一带进行“清剿”和“扫荡”,顾正钧带领地方少数干部向三官山地区转移。夜晚行至砖桥蔡家老屋附近的杨家山大岭,由于过度疲劳,露宿岭头。第二天拂晓,被当地反动组织“大刀会”200余人包围。顾正钧临危不惧,指挥大家英勇突围。因寡不敌众,顾正钧和其他四位战友光荣牺牲,年仅38岁。他们牺牲后,当地群众将他们秘密安葬,并在新中国成立后为烈士立碑纪念。

  □李语平 筱铖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  编辑: 沙庆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