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珍档揭秘

时间:2021-09-01 10:17:23

  ○上世纪80年代的语文课本(资料图)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语文课本(资料图)

  ○《做好汉语手指字母方案和汉语手指字母掛图的征订工作》(部分)

  ○《关于预订高中艺术欣赏课教材的通知》(部分)

  ○《关于做好一九八五年春季中、小学教学用书预订工作的通知》(部分)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9月开学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步入校园,一本本崭新的课本“飞”到学生的手中。你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课本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吗?让我们从安徽省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寻找答案吧。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小学生曾用过乡土教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百废待兴,但国家对教育非常重视。当时的中小学教材版本繁杂,内容陈旧,观点不一,良莠不齐,因此编订一套适用的中小学教科书势在必行。

  为此,中央决定成立专门编写、出版中小学教科书及教育图书的专业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年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很快,在党中央的关怀支持下,以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为主任的教科书编审委员会成立。1951年秋,在成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人教社就推出了一套全国统编的中小学教材。那么,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新成立的人教社是怎么编出这套教材的呢?1951年,教育部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参考苏联教科书,改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教科书”。在这一背景下,苏联教科书被集中的翻译引进。与此同时,轰轰烈烈的全国扫盲运动中发明的注音识字法,也被写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人教社就完成了第一套中小学通用教材的编写,新中国教育也由此进入了教材统一出版、统一使用的时代。五年之后,即1956年,完全由新中国教育工作者自主新编的第二套人教版课本就投入使用,相较于第一套课本,它的内容编排更加系统、科学,开启了“依纲教学”的先河,让新中国课本进入到了稳定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期间,安徽用过哪些教材呢?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皖南、皖北行署文教处都曾成立教材编审机构,负责编辑中小学补充教材、乡土教材和教师用的教学参考资料。到1958年,省编小学教材有:小学一至六年级周会教材、三至六年级语文补充教材、三至六年级写作指导教材、四年级常识教材、手工劳动教材和历史、地理乡土教材等。此外,省教育厅还组织编写了供中学生使用的《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纲要》《农业生产基础知识》《教学工厂实习》和《实验园地实习》等书,还编写了一些乡土教材,如《安徽历史上的科技人物》《安徽地理》等。

  上世纪80年代,教材种类较为丰富

  从1951年至今,人教社已推出了11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而春秋两季为教材编排加班加点,保障“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是每年必打的两场硬仗。

  那么当时的教材涵盖哪些科目?教材种类是不是像现在这样繁多且丰富呢?在1984年6月25日《关于做好一九八五年春季中、小学教学用书预订工作的通知》中就记载了当年教材种类的“盛况”,“八五年春季不同学制中、小学的教学用书共147种,其中课本88种(小学51种,初中28种,高中9种),教学参考书59种(小学36种,初中17种,高中6种),使用时间都是一学期。”

  在这份档案中,有一张《安徽省1985年春季五年制小学教学用书预订单》表格,一年级的教材有小学语文、写字铅笔字、小学数学、小学音乐、小学美术;二年级增加了写字毛笔字(描红);到了四年级则增加了小学英语、小学俄语、小学自然、小学地理、小学地理填充图册等;五年级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小学历史。

  在《安徽省1985年春季初中教学用书预订单》这张表格中可以看出,当时初一的教材有青少年修养、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初中英语第二册抄写本、初中俄语、俄语练习册、初中代数、初中中国历史、初中中国地理、初中中国地理填充图及初中美术。初二、初三则增加了社会发展简史、初中音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日益强烈,教科书的种类也逐渐丰富了起来,以安徽为例,这一时期中学各类教材的种类达到两百多种,小学教材也达到了两百多种。“1993年秋季不同学制中学教学用书共222种”以及“1993年秋季,小学(含学前班)教学用书共237种,其中学生用书123种,教师用书93种,教学挂图21种。”在省档案馆馆藏的《关于做好一九九三秋季中、小学教学用书预订工作的通知》如是记载。

  说完了教材的种类,再来说说它的价格,那么上世纪教材价格的变化是怎样的呢?早在1956年,国家就将图书印张价格划分为七类,并且价格差距较大。1958年,为给广大读者创造更多的读书条件,书籍定价下调了15%左右。1962年,由于纸张价格上涨,出版课本亏损,将小学课本每印张价格调为0.06元,中学课本每印张调为0.065元。直到1963年10月,国家颁发了科学技术类书籍和课本的定价标准。从1964年1月1日起,付印的书籍、教材开始执行新的价格,即大量印行的普及性科学技术书籍,每印张0.07元;初级训练班课本、中等专业学校基础课课本,每印张0.08元。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后至1985年,国家对图书的印刷、出版和经营实行保本微利原则和全国统一定价。

  1986年6月,安徽省教育委员会、出版总社、物价局联合转发1986年秋季全国通用的中小学课本和教学参考书售价,规定1986年秋季省版中小学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售价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执行。比如,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课本由原参考定价0.38元调整到0.36元,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由原参考定价0.45元调整到0.42元。

  艺术欣赏课成为必修课

  从学校的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要学习的科目。以安徽为例,珠算是小学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新编《小学课本珠算》(内容有加减乘除各部分)供五年制小学三、四年级,六年制小学四、五年级选用,五年制小学从一九八三年度三年级下学期,六年制小学从一九八四学年度四年级上学期开始珠算教学……”在1983年9月14日《关于预订〈小学课本珠算〉的通知》中有这样的记载。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艺术课教材也同样受到重视。在省档案馆馆藏的1995年2月25日《关于预订高中艺术欣赏课教材的通知》中就有记载,“省教委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高级中学音乐欣赏课本(一)》、《高级中学美术欣赏课本(一)》和《高级中学音乐欣赏课本(二)》、《高级中学美术欣赏课本(二)》,并配有与之配套的录音磁带和幻灯片……”并且规定了艺术欣赏课为普通高中必修课,普通高中必须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艺术欣赏课。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教材不仅供普通中小学使用,还专门出版了供聋哑人使用的课本。在省档案馆馆藏中,有一件1964年4月8日《做好〈汉语手指字母方案〉和〈汉语手指字母挂图〉的征订工作》档案。“汉语手指字母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基础,以手指形式代表字母。聋哑人学会手指字母,可以拼打任何词句,互相交谈,也就是说,可以用手指头‘说话’了。”《汉语手指字母挂图》“是根据《汉语手指字母方案》绘制的。包括26个字母和4组双字母(zn、ch、sh、zg)的指式图,彩色印制,图式清晰,便于聋哑学校、聋哑人业余文化学校在教室中张贴、学习使用。”可见,一套教材就关乎很多人的学习。

  教材课本,是很多人一生中学习的第一本书,也是影响最大的书。它伴随着一代代学子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的不断成长,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人生的灯塔,也是时代的印记、精神的火炬,同样也是许多人学生时代的见证者。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余育红 马晶晶 何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