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  | 安徽  | 新闻  | 政务  | 网视  | 评论  | 徽文化  | 问答  | 财经  | 体育  | 图片  | 健康  | 理论  | 历史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历史 > 珍档揭秘
  数九寒冬,人们已经穿上暖和、漂亮的羽绒服,在室内或者外出,也都会打开空调或车里的暖气,惬意地享受着冬日生活。你是否能够想到,70多年前,战斗在革命一线的先辈们,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呢?蒙城县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里,有一件1948年12月宿蒙县政府...
来源:亳州晚报日期:25-01-10 15:49
  汉语中的有些词汇,往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其兴也勃,其消也忽。比如“豆选”这个词,在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只不过存在了二三十年。追本溯源,是1933年4月5日在地处陕甘交界的照金县,民主选举红军政府。兔儿梁打麦场上聚集了四面八方的参会代表,大多...
来源:新安晚报日期:25-01-07 16:20
  以板凳垫脚做题的少年班学生(资料图片)。   鸟瞰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资料图片)。   1977年的中国科大老校门(资料图片)。   55年前的1970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从北京迁至安徽合肥,从此开启了一段深厚无比的“心手相牵”的“...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5-01-07 15:19
  早期的骨科手术(资料图)。   董吟林教授在指导学生(资料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刘春生等骨科医生在探讨病情(资料图)。   1951年8月安徽医学院(今安徽医科大学)迁建合肥后,多个学科得到快速发展。其中1954年底成立的骨科学专业到今年正好是70...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5-01-03 10:22
  1953年5月1日,铜官山冶炼厂炼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铜水。(资料图片)   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古铜都辉煌的五十年》(1999年)。   上世纪60年代,叶尚初在井下打眼。(资料图片)   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第一个铜工业基地……铜陵如何“因铜得...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4-12-26 10:13
  戴震(1724-1777)现在的名气确实不小,可是,在200多年前,他却是相当可怜的人:29岁中秀才,40岁中举,此后,连续多科的京城会试都参加了,但次次落榜。他凭着钻故纸堆的功夫,在考据尤其是天文、算术、音韵、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终于跻身...
来源:新安晚报日期:24-12-26 10:06
  1955年德胜街小学毕业生合影,第二排右二郎明苍(合肥师范附小校史馆藏)。   1987年师范附小实习老师指导并手刻班报(合肥师范96届许春阳提供)。   1956年,合肥市文教局关于附小校舍竣工、金寨路小学迁入的报告(合肥师范附小校史馆藏)。   合肥师范...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4-12-11 10:4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徽医学院学生在进行生化实验(资料图片)。   《人民安医》第二期(部分)。   《人民安医》第四期,记载了皖南血吸虫病治疗大队和速成识字班的故事。   1951年8月,安徽医学院(今安徽医科大学)迁建合肥后,为更好服务教学、科研及...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4-12-03 15:05
  提到董铺水库,相信合肥人再熟悉不过。1956年11月,合肥市开始修建董铺水库,至1958年4月土坝及洪水涵洞工程竣工。建成后的董铺水库不仅以其大库容量拦截洪峰,屏障合肥市区的安全,更以其优质水源向市区供水,被亲切地称为合肥人的“大水缸”。   兴建水库,...
来源:合肥日报日期:24-11-22 09:42
  外国友人参访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科。   1972年11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科。   安徽医学院烧伤研究室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先进集体。   安徽医学院(今安徽医科大学)迁建合肥后,努力加强学科建设,烧伤科就是其中一...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4-10-17 16:51
  上世纪80年代的黄山风景。(资料图片)   1979年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资料图片)   馆藏档案《关于发展我省旅游事业的请示报告》(部分)。   美好安徽、迎客天下。日前,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合肥拉开帷幕,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行商...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4-09-25 09:40
  安徽医学院师生参观展览(资料图片)。   《安徽医学院科学技术成就展览会工作总结报告》封面。   安徽医学院科学技术成就展览会各展馆的文字介绍。   65年前的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也是安徽医学院迁建安徽十周年。这年,安徽医学院举办了一场科技...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4-09-25 09:38
  工业立市,让合肥被世界瞩目(资料图片)。   合肥市经贸委编印的《技术改造投资指南》。   2005年,合肥市作出“工业立市”的重大决策。2006年是“工业立市”的开局之年,对于原合肥市经贸委投资与规划处处长秦玉梅来说,这是她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年,在...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4-09-06 16:12
  外科教授带领学生查房(资料图片)。   安徽医学院外科参加当时国家组织的对高校教学大纲意见征集工作。   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早期外科手术(资料图片)。   安徽医学院迁建合肥后,以多种措施加强学科建设,不少学科因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不仅促进...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4-09-06 16:06
  2022年,引江济淮工程试通航。(资料图片)   1990年的派河。(资料图片)   1918年“上派河”地图。(资料图片)   7月初,随着“腾飞666”货轮驶出派河口船闸进入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段航道,派河口船闸累计通过船舶已突破1万艘次,成为该航道首个破万...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4-08-29 16:12
  上世纪90年代的华侨饭店(资料图片)。   上世纪80年代望江宾馆外景(资料图片)。   《关于集资兴建安徽饭店(暂名)的批复》(1983年)。   安徽饭店、华侨饭店、望江宾馆……它们不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称,也曾是合肥的地标性建筑,它们的发展历程,...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4-08-29 16:01
  庐江宋氏“文献堂”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汉代以来,历隋、唐到明、清一直到现在,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宋氏族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灿烂文化;同时也涌现了一批很有作为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在清代时尤为突出。例如传承“桐城派”文化...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4-05-14 10:10
     《关于对合肥市传统糕点老店“张顺兴号”情况的调查和建议》部分(1984年)      上世纪90年代位于长江中路的“张顺兴号”(资料图片)   麻饼、烘糕、寸金、白切……这不是一组简单的文字组合,而是无数合肥人的美好记忆。曾风靡一时的“四大名点...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4-05-09 09:13
     庐江莲花泊公园内“廉石”雕塑      《后汉书·卷六十一·羊续传》   郡,古代行政区域名。庐江郡,始置于秦末,以境内有庐江水而名。汉武帝废江南庐江郡,置江北庐江郡(其境域为今合肥、六安、安庆三地,郡治今庐江县柯坦镇大城坂)。历经三国、...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4-05-08 09:31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中的雕塑   陈毅在卧室墙上留下的壁诗   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内景   四月的合肥风轻云淡,繁花如梦。   位于肥东瑶岗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正静静地接受着清风和阳光的洗礼。75年前的4月初至月底的二十多天里...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4-04-16 10:15
     《东南医学院一九五二年五月份综合报告》中关于建设新校舍的计划      1952年,东南医学院为合肥郊区德胜乡培训接生员      1952年时的合肥“东南岗”   1951年秋,安徽医科大学的前身——东南医学院开始建校于合肥“东南岗”,标志着合肥第...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3-11-21 15:19
  七门堰灌区美景   位于肥西的舒王墩汉墓   历史悠久的七门堰   11月4日,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宣布,我省舒城县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工程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项2200多年前修建的“世界遗产”工程,不仅是我省的骄傲,...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3-11-07 09:30
     行军中的新四军(资料图片)      1938年9月,新四军四支队八团与东北流亡抗日挺进团会合地(资料图片)      今天的新四军四支队八团与东北流亡抗日挺进团会合地   1938年2月,由原东北军67军部分官兵组成的“东北流亡抗日挺进队”进入皖东...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3-09-22 09:40
  1952年位于合肥市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大门   民国时期安庆的振风塔,成为老安徽省会的标志之一   上世纪50年代初的合肥城   众所周知,今天的安徽省省会合肥,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商贸等的中心。但在安徽悠久的发展历程中,曾有多座城市先后成为...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3-09-05 15:44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的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而在近三年的战斗当中,安徽籍战斗英雄韩德彩在战场上叱咤蓝天,先后击落5架敌机,被誉为“年轻的鹰”。曾经的放牛娃如何成长为志愿军王牌飞行员?这背后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3-07-19 16:40
     赖少其在创作徽州版画      赖少其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   赖少其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曾在安徽任职多年,大力推动了安徽文化事业发展。在刚刚过去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展出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赖少其非遗艺...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3-05-23 15:50
     张大千83岁时作品《黄山文笔峰》      张大千   众所周知,张大千是我国现代艺坛上的艺术巨匠,尤以绘画称著。他于1948年移居香港,后又迁往巴西等地,以后一直旅居在台湾省台北市。但1978年在我省郎溪县,却发现了一幅张大千的真迹作品——山水画...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3-05-18 11:03
     东南医学院上海毕业同学会欢送母校内迁暨学生会告别大会      1949年12月28日,《解放日报》刊登东南医学院内迁新闻   1949年12月26日上午9时,安徽医科大学前身——东南医学院在上海隆重举行“私立东南医学院向上海各界话别会”,标志着东南医学...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3-05-18 10:26
  作为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在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又取得了哪些成绩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其中的“密码”。   1.“全国唯一”意义非凡   在合肥科技发展进程中,2004年11月12日是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科学技...
来源:合肥档案馆日期:23-04-03 11:02
  曾经的北油坊巷,当时的德和庆钱庄就坐落在此   清朝钱庄银票(资料图片)   德和庆银票上的签花   钱庄,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金融形式,被誉为“银行的‘雏形’”,它为当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那么,安徽的钱庄业是如何...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23-03-08 10:45
点击更多...
 
 
 
· 沟古通今千年濡须河
· 有关待客的俗语
· 楚考烈王与列强王们的交往轶事(二)
· 楚考烈王与列强王们的交往轶事(一)
· 趣说阜阳鱼头酒
· 花冲公园有座“先农坛”
· 寿县为什么被誉为中国豆腐文化的发祥地?
· 新安王氏医学
· 徽州有“戏”,源远流长
· 绿色罗汉尖丹心永传承——宿松县北浴乡思恩洞的故事
· 田间老人钱澄之
· 清廉耿介,“治”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