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
|
安徽
|
新闻
|
政务
|
网视
|
评论
|
徽文化
|
问答
|
财经
|
体育
|
图片
|
健康
|
理论
|
历史
|
专题
考古发现
典藏珍宝
皖人故事
珍档揭秘
岁月回眸
地名探究
区域文化
党史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历史
>
地名探究
“延乔路”命名始末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陈乔年牺牲的场景 ○通往繁华大道的延乔路和集贤路 随着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合肥市的一条路被冲上热搜,特别是那句“延乔路短,集贤路长,他们没能汇合,却都通往了——繁华大道”,更是让很多人热泪...
来源:合肥晚报
日期:21-04-27 09:06
【最合肥】话说南北油坊巷
说到油坊巷,今天年轻的合肥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西起宿州路东至逍遥津那条窄窄的巷子,道路两端的牌子清楚地写着 " 北油坊巷 " 四个蓝底白字。按照常理,有 " 北油坊巷 " 就应该有 " 南油坊巷 ",只是已经难觅踪影,因为它已经融为今天的桐城路的一段。 壹 ...
来源:合肥晚报
日期:21-01-29 14:54
古村遗韵——鄣源金牛石的传说
在千年古村落鄣源有一个叫石壁坞的山谷,谷口有块巨大的石头。这块巨石从何而来?有人说是天降神石,但更多人都说石头里有头金水牛,所以管它叫金牛石。 相传鄣源始祖遊公一日梦见天上一头金光闪闪的大水牛从果岭之巅飞奔而来,飞到巨石前,一头扎进巨石里...
来源:黄山文明网
日期:21-01-20 09:38
黄山地名的“村落”味儿(下)
二、“棚、那、洞”隐藏的人文秘密 黄山市以“棚”为通名的自然村51个,约占总数的8.7%;以“那”为通名者7个,约占1.2%;以“洞”为通名者6个,仅有1%。这3个通名构成的村名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棚>那>洞。下面逐一分析。 首先,以“棚”为通名的村名...
来源:黄山文明网
日期:20-12-29 14:56
庐州地名里的百家姓(下)
四许村的许氏祠堂 杨钧 摄 洪家疃的黄麓学校 方华 摄 三户梅村 方华 摄 山门李村 杨钧 摄 四许村 杨钧摄 马家田埠革命烈士纪念塔 姚店村 如今的蔡岗村 紫燕墩遗址 古老的村落支脉相连,纵横交错,河流清亮如练;古老的...
来源:合肥晚报
日期:20-10-12 09:49
庐州地名里的百家姓(上)
丁家巷 丁家巷的路牌 美丽的大魏村 方华 摄 王庙村 方华 摄 李府巷的“德成当”景致 虞俊杰 摄 罗埠河 刘老圩 王和平 摄 唐五房圩 罗家埠 合肥历史上留下来的古老地名,既记录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也传承了中华...
来源:合肥晚报
日期:20-10-12 09:43
听张步根讲解合肥几个地名渊源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记录了人类认识和探索世界的历史,记录了战 争、疾病、磨难和民族的变迁与融合、环 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 经 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在之...
来源:安徽网
日期:20-07-28 09:51
黄山地名的“山”味儿(上)
黄山地名的第一个突出特征是,地名是黄山山水的一面镜子,折射出黄山独有的自然地理景观及其多姿多彩的特征。 黄山境内五大山系环绕交错,具有丰富多样的山地地形、地貌,导致了黄山地名(特别是聚邑名)与“山”类地理实体的地形、地貌及其特征结下了千丝...
来源:黄山日报
日期:20-07-27 10:12
话说繁昌县城五门四桥
繁昌县治四次变动,直到迁至繁阳后,才正式修筑城墙,设有四个正门:南门迎薰门、北门拱极门、东门朝阳门、西门威远门,另在城的西南角开有聚奎门。可与之对应的是,五座城门却只有四座桥,唯独没有北门桥,欲知其背后的故事,还得从繁昌的古城墙说起…… ...
来源:大江晚报
日期:20-06-09 09:19
点击更多...
·
程岭大鼓书
·
品味“东方芭蕾” 传承非遗文化
·
江北祠堂看肥东
·
“无傩不成村”的背后……
·
解甲一心系桑梓 报国鏖战镇南关
·
一锭墨沉淀的编年史
·
一段《苦菜花》原型的安徽往事
·
古老文峰塔呵护多珍惜
·
岁月深处古村落 流淌千年庐州忆
·
五岔路边诉说“武家故事”
·
毛泽东与淮河治理
·
赵朴初与杭州的一段因缘
五河民歌 是如何走出“深闺”的?
繁昌老地名中的 “三国”元素
·
繁昌老地名中的 “三国”元素
·
合肥“店”字地名: 始于庐州古地 源自商贾贸易
·
合肥“井”字地名传说: 一桶水汲出千年岁月
·
探源庐州地名“甲”
·
黄山地名的“徽语”味儿
·
令人费解的地名
·
黟县的“黝县”说
·
鸳鸯谷传说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