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傩戏表演
特色纷呈的傩戏面具(资料图片)
傩戏表演仪式
一到春节,我省池州的一些村庄就会表演傩戏。“无傩不成村”,贵池(池州的古称)傩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 正月初七至十五表演
中国傩,大约起源于旧石器中晚期狩猎活动的驱逐术,雏形于夏商周的祭礼,随着与汉唐宫廷仪式和民俗文化的整合,有了质的完善。而据清代贵池人郎遂所编《杏花村志》记载,贵池傩戏则源于对昭明太子的祭祀活动。
昭明太子名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他酷爱读书,举止大方,受朝野及百姓爱戴。但在531年却因病早逝,年仅31岁。据史料记载,昭明太子尤其深受池州人民爱戴,是因为在519年以前池州一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发生严重饥荒,昭明太子目睹这一切,多次上书给皇上,亲自安置送粮赈灾,才使池州百姓渡过劫难。在昭明太子去世后,池州百姓哭声一片,特向朝廷请来了昭明的衣和帽子,在昭明生活过的秀山建造了昭明太子的衣冠冢和太子庙,并每年举行祭祀活动。《杏花村志》中的《池州昭明会记》就这样记载:“池故事八月十五为梁昭明千秋。其朔,遣曹老一人骑奇而告庙,谓之‘列马’……是日,诸家扮会迎神者,所扮为关壮缪,为城隍,为七圣、二郎,为玄坛。其扮也,则各骑乘、奉面具,或于东门之通济桥,或于南门之狮子口……”晚唐诗人罗隐《文孝庙》也有诗云:“秋浦昭明庙,乾坤一白眉,神通高学识,天下神鬼师。”这应该是贵池傩戏的萌芽。
而贵池傩戏真正形成既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又有角色行当和舞美砌末等戏曲特征的,应该不晚于明代中叶。这从一些史料中也可以看出。明嘉靖《池州府志》对傩戏活动内容有较明确的记载:“凡乡落自(正月)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像,或滚球灯,妆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号,群饮毕,返社神于庙。”到了近现代,贵池傩戏一般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时表演。演员和观众都是本族成员。各族之间在演出日期安排、剧目顺序、演出形式,以及剧本、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由于各宗族代代沿袭,互不交流,很少受外来艺术影响,贵池傩戏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因此在演出剧目上也有自己的特点。
据史料记载,贵池傩戏演出剧目有两类:一类是以舞蹈为主,以“悦神”为目的的傩舞与吉祥词;另一类是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的正戏(又称“本戏”),剧目有《刘文龙赶考》《孟姜女》《陈州放粮》和《薛仁贵征东》等,这些部分源于明代说唱词话,其中《陈州放粮》与明代化成时期刊本《说唱词话》16种之一的《包龙图陈州粜米记》唱词、对白完全相同,通本为叙述体;也有一部分为曲牌体,例如刘街太和章村的《和番记》全系长短句,还有一部分更古老的词格,如《刘文龙》《孟姜女》,唱词全用三、三、七句式。
二 悠久、淳朴的艺术形式
一列列身着彩衣、举着旗伞的乡傩队伍,迤逦行进在田埂上。开道锣、“傩神会”牌、“肃静”牌、“回避”牌在前,村民手执刀、枪、戟、锤、矛等古代兵器模型紧跟着,后面彩旗队、锣鼓队、细乐队,引导簇拥着漆金雕龙的“龙亭”。“龙亭”里供奉着五色斑斓、造型各异的傩神面具……这就是贵池傩戏的表演。
据史料记载,贵池傩戏演出前后有隆重复杂的仪式。首先是“迎神上架”。正月初六夜晚,由两人悄悄去祠堂悄悄将箱子“偷下来”,送到傩神庙或社公庙。正月初七一早,开箱将“脸子”(面具)搬出用清水揩拭,俗称“揩脸子”,然后用木棒撑起“脸子”插在箱子上,由四人抬着将“脸子”迎到祠堂,依特定次序摆在“龙案”上。当晚,演出开始。其次是请神仪式,这有所不同,有的用专门请神节目——吉祥词《新年斋》请神;有的放在正戏《孟姜女》“朝庙”一场,由“年首”念《请神簿》来请各路神仙。其三是“送神上架”。正月十五深夜傩戏演出结束,敲锣打鼓送走傩神,并有诗曰:一年兴一年,买马置庄田,合门齐发积,富贵永绵绵。
从正月初七至十五,在池州的一些村镇总能见到傩戏表演。爆竹的烟气缭绕在乡村上空,绵延了数百年的“抢灯伞”“朝社树”“舞伞钱”等傩戏按时举行。当日村中傩戏会的会首率领头戴皇帝、关公、包公、张龙、赵虎等面具、身着戏服的乡民踩村朝社。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按照世代相传的路线朝社树,一路上旗伞遮云,锣铳震天,傩腔悠扬。在社树下行礼拜之仪后,戴“玉帝”面具和戴“土地”面具者开始对舞。舞毕,会首大声喊断:“古老钱、古老钱,(嗬!)里面方来外面圆,(嗬!)风调雨顺,(嗬!)国泰民安。(嗬!)……”对舞之后,“玉帝”独舞,单手执伞迅速腾挪跳跃,不断变换步态和方位舞动,越舞越快,锣鼓随之急速敲响,鞭炮轰鸣,此时傩戏达到一个高潮……整个村庄笼罩在浓浓的祥和气氛中。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贵池傩戏发展到今天,体现了村民对生命和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也是一曲歌颂人民勤劳生活的赞歌。傩戏带着古老的神秘和肃穆的庄严,以一种不事雕琢的草根姿态,在淳朴的乡村热闹上演。数百年来,朴实的村民以这种淳朴的艺术形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企望。
三 面具的独特意义
从上文我们能看出,在傩戏表演中,“脸子”也即面具,是傩戏表演的一大特色。有研究者特别指出,“演员佩戴面具是傩戏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如果失去了面具,便意味着傩事活动的消亡。”
据了解,傩戏全套面具有18块至36块不等。对其数量的称谓各不相同,如十八学士、二十四诸天、二十八星宿、三十六金刚等。面具一般用柳木或白杨木制作。白杨木质轻,不易开裂;柳木在民间被认为避邪之物,用它制作面具,有求吉祥之意。傩戏面具制作工艺复杂,重视色彩调配,浑厚凝重大方,造型丰富,制作时往往有范本参照。形状为外凸内凹,眼珠和眼角镂空,便于演员表演时向外张望。戴时头上均扎一块红头巾或红布帽予以装饰。
另外,面具有“全脸子”与“半脸子”,分“通用”与“专用”两种,全脸子戴时遮住整个面部,与脸形五官基本吻合;半脸子形体略小,戴在额上,只遮住面部的一半,露出嘴,便于演唱时唱腔道白清晰,易于听见。通用脸子多为正面人物,即不同剧目中的同行当角色可共用一块脸子。如《刘文龙赶考》中的生角刘文龙与《孟姜女》中的生角范杞良;《刘文龙赶考》中的旦角肖氏女与《孟姜女》中的旦角孟姜女,其脸子可通用。专用脸子多为有特殊人物身份的角色所用。其脸谱谱式有一定的个性特征,为特定人物专戴,如玉皇大帝、关帝圣君、包拯、尉迟恭等。
据研究者介绍,傩戏面具的制作是个细致活儿,刻画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式规则,如“男将豹眼圆睁、女将凤眼微闭”,“少将眉一支箭,女将眉一条线,武将眉如烈焰”等等。但同一个人物的面具又有变化,可同时绘成红、黄、蓝、白、黑不同的色彩。再加上“龙凤”、“星宿”等各种类型的绚丽头饰,将人物性格表现得更加鲜明生动。
歪嘴皱鼻的秦童、细眉小眼的姑娘、慈眉善目的土地菩萨、威严神勇的开山莽将……想象一下,若能在池州乡村看几场原汁原味的傩戏表演,这些人物将一一登场,而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一张张古老而传神的面具,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你一定会叹为观止。
□于亚明 程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