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党史频道

时间:2023-04-04 09:28:37


 


  2021年6月底,休宁县在石屋坑村举办文艺演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石屋坑村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资料图)


 


  被誉为“皖南井冈山”的石屋坑村

  在安徽省休宁县西南边陲、皖赣交界的崇山峻岭中,藏着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红色村落——石屋坑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皖浙赣省委的常驻地、皖浙赣红军独立团的根据地,被人们称为“皖南革命的摇篮”、皖浙赣地区坚强跳动的“红色心脏”。

  开辟拓展根据地

  石屋坑村是休宁县汪村镇的一个村庄,它坐落在休(宁)婺(源)祁(门)浮(梁)交界的鄣公山北麓,这里山高林密、峰峦叠嶂,地势险要、交通闭塞。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皖浙赣边区的党和红军游击队,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而石屋坑村就是当时开展皖浙赣地区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活动中心。

  据史料记载,1935年4月底至5月初,奉命返回皖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皖南红军独立团团长熊刚、政委刘毓标,率领一百余人途经鄣公山、高舍、石屋坑。在前往汪村途中休息时,熊刚、刘毓标商量:这一带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山高林密,群众生活苦,容易接受革命思想,工作开展起来可以影响三个省。几天后,独立团在高舍留下一个班,由一名指导员带领在这一带开展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石屋坑胡日进在妻子的舅舅谢正发家结识了独立团留下开展工作的老彭。彭、谢二人应胡日进邀请,以亲戚名义随同胡日进来到石屋坑。老彭见村中青年已受进步思想影响,当晚便秘密召集了7人在胡旺九家楼上聚会。老彭宣传红军的宗旨,分析农民贫困的原因,讲述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的故事和苏区“打土豪、分田地”的动人情景,号召大家要团结起来抗捐、抗税,打倒土豪劣绅,协助红军工作。

  经过游击队员的工作,石屋坑农民团建立,不久村里先后又成立了赤卫队、妇女会和儿童团组织。1935年5月底,中共石屋坑支部正式成立,胡同庆任书记。党支部和革命群众团体的建立,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以鄣公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6年4月,省委在石屋坑召开会议,决定将“闽浙赣省委”改为“皖浙赣省委”,同时将“皖南红军独立团”改为“皖浙赣红军独立团”。地方党组织在省委领导下,与独立团行动密切配合,以走亲访友为名义,避开豪绅地主的耳目,到群众中去进行宣传发动,田里、岭脚、小连口、麻田、小连坑等村先后建立了党支部,支部的工作已秘密地开展到国民党汪村乡联保办公处。1936年5月,中共石屋坑区委成立。

  血肉相连齐斗争

  1935年6月,皖浙赣红军独立团在鄣公山地区站稳了脚跟。为扩大游击根据地,红军急需一批电筒、电池、纸张、油印机及粮油、药品等物资,而附近集镇上这些物资数量很少,敌人控制很严,村党支部和农民团几番商量,一方面发动群众先后多次分散地把粮食、油盐、药品等藏在粪箕和粪桶底下,偷偷通过敌人封锁线送给红军;另一方面通过在杭州经营木材的张顺昌(石屋坑人)购买物资,以张顺昌的名义在汪村开南货店进行转运。不久,又派人到上海、景德镇开黄烟店,为红军部队购买物资和搜集情报。

  1936年春节前夕,村农民团决定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筹集部分猪肉、粮食想慰劳红军及伤病员。他们以替汪村保安队办年货为名,派人到屯溪、休宁、婺源等地购了3头肥猪、3只肥羊。腊月二十八日晚,农民团派人通过与保安团打麻将来牵制敌人,待敌人疲惫熟睡时,张焕杰、张庆全二人便巧妙地用装满炉灰的布袋套住猪羊的嘴,把猪羊宰好,连夜抄山路,将肉和大米送到红军住的山棚,保证了红军首长和战士们过上一个愉快的春节。

  敌人的长期严密封锁,使红军粮食经常接济不上。为了不使首长和战士们挨饿,党支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为红军排忧解难。据统计,皖浙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中,党支部发动全村群众共为红军筹集银元9000余元。其中配合红军向豪绅地主筹款3000元;又按关英同志“要改变斗争策略”的指示,利用可靠关系向豪绅晓以大义筹资6000余元,为鄣公山游击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游击根据地的不断扩展,使敌人惶惶不安,他们向我游击根据地“清剿”。为了确保省委负责同志的安全,党支部选定易于隐蔽且便于转移的石屋坑村民张志周家楼上作为省委领导居住的地方。有时楼下由我们的同志陪着敌人打麻将,楼上的关英等同志却仍然照常开展工作。

  1936年4至5月间,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和省委委员、独立团政委刘毓标等7人,正在石屋坑张志周家研究工作,突然从婺源沱川方向来了一百多敌人围住村子,儿童团员张仲光发现后,急忙告诉了农民团员胡冬时。胡冬时见情况十分紧急,一面招呼关英等同志隐蔽,一面派人通知全村烧茶、炒瓜子,开门“迎客”,并通过农民团员余成圭与敌保安队长余大善的同乡关系,缠住余大善,用缴获的烟枪“招待”,还答应给“弟兄们”凑几个烟钱。午后,余大善银元入袋,醉眼蒙眬,带着他的弟兄们离开了村庄。当晚,关英等召集农民团负责人开会,表扬了石屋坑群众临危不惧的精神和敢牵“牛鼻子”的胆略,并要他们转告全村群众,这次的“招待费”和米由红军拿出,补偿群众的损失。

  几天后,在石屋坑附近的葛藤坞、野猪塘、螺丝宕等密林中,村农民团和赤卫队建立了15个秘密棚和红军医院,并派人暗中保卫和联络。每个棚里挂着一只水箱,系上藤索,从草丛中一直通到路上。晚上一有情况,只要敌人绊动或报警人拉动藤索,水箱立即翻倒,睡在棚中的人被冷水淋醒,便赶紧转移,安全可靠。

  在敌人的血腥镇压和疯狂围剿下,村里的赤卫队分别在火烧山、麻田、平鼻岭等处参战。1936年10月,国民党保安队第八中队“清剿”后返回汪村,红军独立团一部探知消息,在村赤卫队配合下,埋伏在地势险要的麻田岭两侧山上,当走在前面的一个敌分队到达半山时,红军发起攻击,敌人后面两个分队吓得掉头逃窜。被包围的一个分队死伤十余人,红军缴获机枪两挺,步枪十余支,还有电话机等战利品。

  敌人的血腥镇压,始终没有动摇人民与红军的鱼水联系。有的群众想念红军,饱含深情地把仅有的一点玉米凑集起来,偷偷上山送给红军;有的群众利用上山劳动之机,把带的午饭挂在事先商定的树上让红军来取,自己却忍饥挨饿。女农民团员余成圭乘“并村”混乱之机,溜到野猪塘秘密棚,把唯一的一只老母鸡和一点粮食送给了中心区委书记倪南山。倪南山望着骨瘦如柴的余成圭,怎么也不肯收……

  红色基因代代传

  在敌人的眼中,石屋坑成了“匪窝”。敌人多次派兵“清剿”,实行残酷的“移民并村”“五家连坐”。村中群众三次被迫搬迁,人们流离失所。村并了,家搬了,人抓了,但人民与红军的血肉联系却始终没有被割断,忠于革命的赤诚之心始终没有动摇,先后有7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20余人被抓坐牢。敌人对他们施以酷刑,“踩扛”“猴子抱桩”“十指穿针”等无奇不有。但他们恪守参加革命时立下的誓言,坚信革命一定要胜利,书写了许多诸如“一门多忠烈”等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可以说,在波澜壮阔的三年游击战争中,石屋坑军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石屋坑“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红色基因,是这块革命热土留给后人最为宝贵的财富。原中共皖浙赣省委委员、皖赣特委副书记李步新,中共皖浙赣省委委员、皖浙赣红军独立团政委刘毓标在1983年所发表的《忆皖浙赣边三年游击战争》一文中曾说,“石屋坑当时全村都红了,这个村的党支部和群众,为了扩大游击根据地、掩护省委、支援红军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85年10月10日,刘毓标将军满怀深情地写下了《忆石屋坑往事》一诗:“三年游击战争,石坑贡献最优。只为革命需要,甘愿洒血抛首。全仗赤诚群众,使我活动自由。敌虽进村驻守,省委高枕无忧。我登高楼议事,敌在村中盲游。我开群众大会,敌蜷龟壳发愁。我军经村通过,无须丝毫担忧。人民功如繁星,恕我未能叙就。今日有幸尚存,更加怀念战友。胜利来之不易,先烈永垂不朽。”

  80多年过去了,石屋坑的红色故事还在延续。现如今,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石屋坑,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黄山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传承红色基因,深挖红色底蕴,发展红色旅游,新时代的石屋坑故事依旧催人奋进。□黄俊军 筱铖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黄俊军 筱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