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区域文化

时间:2021-01-22 09:20:50

    

  大蜀山

  地名,是一座城市不可磨灭的印记。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

  要说一座城市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名,那“大”字地名一定排得上号。纵观庐州地名,也有很多被冠以“大”之名,如大蜀山、大众巷、大圩、大岳山、大方、大艾、大司、大吴、大胡……这些“大”字地名的背后,究竟有着哪些传奇故事?彼之“大”,大在何处?在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今天,这些“大”字地名又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庐州魅力与风情?现在,记者就带你来了解一下。

  见证了古城庐州源远流长的“大蜀山”,城墙根下的老巷道“大众巷”,美景与文化并存的“大圩”,流传着“二郎神赶山”传说的“大岳山”,先祖为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后裔的“大方村”,有着进士、旗鼓石特征的“大艾村”,被称为“银屏奇石街”的“大司村”,有着“刘伯温开凿蛟龙井”神话的“大吴村”,历史上曾立过六脚(柱)级别牌坊的“大胡村”……合肥的“大”字地名,串起了千百年来的珍贵庐州文化印记。在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今天,更能彰显出这座城市悠久而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大蜀山:润泽一代又一代的合肥百姓

  大蜀山坐落于合肥以西,海拔284米。这里风光旖旎,四季景色优美。“蜀山雪霁”曾被评为古“庐阳八景”之一,1995年“蜀山春晓”又列为合肥十景之一。作为合肥近郊唯一一座绿山,这颗镶在城市边缘的绿宝石,多少年来,润泽了它脚下的这一片故土,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合肥百姓,也见证了古城庐州的源远流长。大蜀山之所以称为“大”,也印证了它在合肥百姓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何谓“蜀”?中国最早解答词义和名物的工具书《尔雅·释山》释,“蜀”是“独”的意思,因大蜀山周边无岗阜连属,只是孤单单的一座山,故名蜀山。《庐州府志》载:“有蜀僧于此结庐,偶思乡水以锡卓地,泉汩汩而出,尝之有瞿塘峡味,因名为蜀井”,故也有一说,蜀山以此而名。

  大蜀山不仅是一座森林公园,也是一座地质公园。它是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时期(约1.4亿年前)的一座火山。据20世纪80年代初期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大蜀山上有两个圆点,那就是两个火山口,主火山口位于现行的主峰处。除了卫星照片证明外,大蜀山保留了古火山应有的火山锥、火山瀑、火山岩,连难以发现的火山颈也能找到。昔日文人墨客每游至此,登高远眺,触景生情,总要吟咏一番。明代诗人龚志益曾作《游大蜀山》诗句:“十年前此问岩阿,醉卧南窗共放歌。”清张祥云曾写下《蜀山》诗:“《尔雅》蜀者独,兹山因得名。孤标摩碧汉,远势壮金城。岚翠千层积,川原四望平。上方鸣法鼓,应有蛰龙惊。”《续庐州府志》曾记载它:“春山艳冶如笑,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澹如卧,惟其卧也,故雪霁神开,跃然有起色矣。”古人熊敬有诗赞美说:“晓起俄惊霁景开,高山头白势崔巍,卷帘为爱琼瑶湿,一片寒光入座来。”正是这些对蜀山雪后放晴景色的描写,使“蜀山雪霁”被列为古“庐阳八景”之一。

  大蜀山有过辉煌和苍凉。史载唐贞观年间山上的开福寺香火正旺,五代十国时期杨行密据庐州,在大蜀山建过行宫。1936年秋,“卫立煌,没毫长,大蜀山,办学堂”,他在这里建起了蜀山农林职业学校。1938年5月合肥沦陷后,日军炸毁了开福寺和农职校,砍光了山上所有树木,并和抗日军队在此反复胶着。战火兵燹和乱砍滥伐,致大蜀山变成荆棘丛生的荒滩秃岭,正所谓“惨淡郊原落日黄”。

  新中国成立后,合肥成为安徽的省会。当初的规划一度重点向西发展,因为蜀山一带风景俱佳。山麓,逐渐绿化,扶苍滴翠;水面,次第抬升,碧波荡漾。山水相依,风光宜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的大蜀山已不再是合肥的最西边,周边一批现代化建筑更为景区增添了时代的韵律。长江西路、黄山路笔直地通向大蜀山的脚下,四季花海与大蜀山的同框,更像一幅山水画卷,不远处的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也在她的凝视下扬帆起航。

  ○大众巷标示牌

  大众巷:城墙根下的老巷道

  繁华喧闹的合肥老城区,安庆路与长江中路之间夹着一条“大众巷”。“大众巷”虽然名称中也有个“大”字,但却是一条面积并不大的小巷。虽建造时间不长,却有许多故事。

  解放后,许多单位在大众巷一带建房,如华东地质勘探队住宅区和武警总队住宅区。不过那时的房屋相对于今天要朴素得多,只是一些多层建筑,周边被普通居民的平房包围着。大众巷便是这其中一条窄窄的巷道,仅容一人通过,大家习惯把它称为“一人巷”,而且是一条死胡同,不像现在一直通往长江中路。

  1998年,安徽省农业银行和安徽省服装进出口公司在长江中路上连在一起的“姊妹楼”,大众巷随之被打通并拓宽,曾经的一人巷,连接起了长江中路和安庆路。2003年安庆路拓宽改造,正式在巷口竖起了“大众巷”的标示牌。

  城墙根下的这条大众巷,可谓是见证了合肥的变迁。很多老合肥人在提到大众巷的时候,都会提到二路公交车,因为曾经的二路公交车经过东鼓楼巷沿着安庆路一直到达大众巷。大众巷是终点站,站牌下永远都站满了等车的人,大家每天的生活也是从这个公交站牌开始的。

  其实一开始,二路车并不到大众巷,而是到霍邱路与蒙城路交口处,后来因省公安厅等一大批单位进驻大众巷,带动了周围的人流量,为方便来往行人,才将二路车的终点站搬迁到大众巷附近。现在,二路车站早已搬走了,大众巷前的公交站也换了好几次,但唯一不变的是这个城墙根下的巷子曾带给合肥人的回忆。

  据悉,大众巷西边的天王巷也曾叫过大众巷,后为避免重名,才改回天王巷的。经过时间的洗礼,现在的大众巷已然和之前不同,但无论怎样变化,它的存在始终在告诉我们,曾经的那些美好是不会抹去的。

  大圩:“鱼米之乡”的灿烂文化

  大圩,南濒巢湖,绿肥水美,物产富饶,自古就有“合肥粮仓”“鱼米之乡”之美称。历史的烟云造就了这个“鱼米之乡”灿烂的文化。在时光的长河中,大圩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打夯歌、玩花船、舞龙狮、唱庐剧……作为全国文明村镇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圩品位的提升,离不开外在的景观,更离不开内在的文化。美景之为血肉,文化之为骨骼,“大圩”的“大”,在于充实而又丰满。

  位于大圩镇学塘村的大孔祠堂,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作为合肥市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规格最高的古代宗祠之一,大孔祠堂也是合肥现有古建筑中彩绘规格和档次最高的宗祠。1986年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又被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孔祠堂建于清末(1905年),是时任甘肃省督办、御赐二品顶戴和总统右江各军的孔华清(大圩镇人)为家乡族人所修建的宗祠。整个古建筑群属江淮地区古建筑遗存中的珍品和瑰宝,整体布局亦与孔庙、大成殿、文庙等一脉相承,其在儒家学派发展的研究中起着积极作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大孔祠堂被作为学堂使用。1958年祠堂又被改为粮站,叫做“大孔粮站”。改作粮站时,东西两侧厢房的墙曾被推倒。那时藏书楼尚存,旁边是11间门市部和几间仓库。

  2006年年底开始,合肥市政府投资对祠堂进行彻底修缮,还陆续恢复山门殿的东西配殿、东庑殿、西寮房、气势宏伟的藏书楼以及整个祠堂的围墙和庭院绿化等,修缮和恢复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修复,久违的大孔祠堂终于重新呈现在人们眼前。而合肥,也正因为大孔祠堂的存在和传承,平添了崇文重教的明朗性格。与今天“科教之城”的别称,可谓相辅相成。

  “打夯歌”是大圩本地独有的艺术形式。“打夯歌”原本是旧时农村盖房子打地基、打圩堤时唱的劳动号子,具有调节呼吸、释放压力,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而现在,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打夯歌”不仅走出了大圩,还走进了“江淮情”的晚会现场,成为当地人必看的节目。

  不仅仅是“打夯歌”,每到晚上,大圩村民们自编自演的庐剧和威风锣鼓也会准时上演。他们白天在田地里劳作,到了晚上,用自创的艺术表现形式去除疲劳,陶冶情趣。

  在圩西村、许贵村、磨滩村,还有舞狮、扭秧歌、健身舞、划旱船、迪斯科等文艺表演,都由当地农民自发表演。

  如今,大圩获得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民间文艺发展态势。现有民间文艺队伍十余个,全镇各类演职人员增至几百名。

  大岳山:民间“二郎神赶山”传说流传至今

  大岳山,海拔235米,位于庐江县龙桥镇黄屯社区境内,距庐城30千米。是庐江东南乡与无为县的一段分水岭:西侧属庐江县黄屯社区,东侧属无为县鹤毛乡。

  清光绪《庐江县志》(卷之二·山川)载:“岳山,治东南六十里余。与无为州接界。”据传南岳圣帝曾巡游于此,山上建有“南岳行祠”,故得名“岳山”。称“大岳山”, 因此山有两峰毗邻,一大一小,故有“大岳”“小岳”之分。

  岳山,在黄屯山区又俗称“恶山”。因山区方言把“岳”读成“恶”(è),故在黄屯民间,岳山听其音则为“恶山”。

  关于岳山,在庐江县境东南乡,民间广为流传一段“二郎神赶山”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恶山脚下的黄屯以北是南海,黄屯是南海岸,黄屯安定柳金山下有一岩石,称为钓鱼台,岩石下有滴水洞,姜子牙曾在此南海岸边钓鱼。时值玉皇大帝派二郎神赶山填南海,二郎神来到此地时,姜子牙怕失去这样一个好的钓鱼台,乘着二郎神休息时将他的赶山鞭子偷换了,把真鞭子换成假鞭子。二郎神醒来时,拿起赶山鞭子去赶岳山,结果一鞭子打下去以后,岳山纹丝未动,他顿感奇怪,平时赶山一赶一个准,怎么今天却赶不动岳山呢?二郎神面对偌大的岳山念念有词:“岳山,岳山,事不过三,再打三鞭,点头回应。”于是,二郎神用尽全身力气,连续打了三鞭子,岳山只点了三下头,算是对二郎神的回应,仍岿然不动。二郎神生气地将鞭子一甩,甩出了几十里远,落在了黄屯的西部,只听得一声巨响,紧接着电闪雷鸣,落地的马鞭刹那间变成了一座高高耸立的山峰。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峰叫做马鞭山,在大岳山的西面,相距约五六里之遥。

  明清古“庐江八景”之一的“青帘渔火”画图中,青帘河岸那座又高又大的山峰便是岳山。青帘河,又名浣川,环岳山北麓由西向东流。这里清代置镇,镇多酒家,酒家以青布制酒幔,故名青帘。青帘曾流传一首民歌:“潜川水,浣河流,流到青帘古渡头,岳山点点头。点点头,笑悠悠,拿出隔年老陈酒,一醉翻跟头。”其“岳山点点头”的典故,即源于民间“二郎神赶山”的传说。

  ○大方村 杨钧 摄

  大方村:从“周”到“方”的人文传奇

  在古老的巢北大地上,柘皋腹地,有一处地势低缓的平原地带,造就一座村落——大方村,先祖为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后裔,后世却改姓为方。村前,有着一座古先人的神墩,大面积红土,墩面平整,多有瓦片。古墩与村落遥相呼应,传说着人文历史。

  大方村前后均环水,想是方氏先祖迁移于此,见四周岗丘山岭唯此地平整,于是择水而居,开植良田。大方村保留了原始村貌,庭院小楼,村户人家。穿村而过的道路,连通着四乡八里。

  大方村先人周兴为周敦颐的后裔,世居江西。周敦颐,北宋理学家,著有《爱莲说》,流传至今。明朝建文年间,朱允炆继位,授周兴为金吾将军兼都指挥使。后朱棣谋位,改皇权,对前朝军臣多为禁锢。周兴为所连累,开始弃官隐名逃离江西,一直流落到柘皋北乡地带。周兴受助于当地方家隐居于此后,开始置田为农。并与方家结亲,生有三子。周兴终前留遗言,为了表达对方家感恩,后世子孙改姓为方。于是方姓一直传于今。

  周敦颐后世传承较远,嫡传多在环江西四周省份。周姓所传后世譬如淮安周姓、绍兴周姓也多为嫡传。大方村的后人已改方姓六百多年,也许,溯源而上都为同宗。

  大方村中建有方氏祠堂,宗祠大门前铭刻着方氏家训,重教礼仪,传承着家族历史。祠堂内,上百年树龄的紫薇每年都会如期幽然绽放,一棵古树见证着方氏家族的历史。

  大方村外不远有一处为大城墩遗址,是钻木取火年代古人类活动与居住地。旧时以为是古代旧城址或兵营遗址,故称大城墩。大城墩上大面积红烧土,散落着瓦片。它与大方村遥相呼应,在这一处水泽平原地带,述说着千百年来农耕的历史与传说。

  大艾村:自古出进士 今留旗鼓石

  巢湖南岸巢庐公路上,有座村落叫大艾。一条进士巷,一条旗鼓巷,一条松树巷,是大艾村三条古巷。进士、旗鼓石成为大艾不同于其他村落的两大特征。

  大艾村位于巢湖市散兵镇,临大山之下,距巢湖岸边不远,门户错落有致,村后有一处古泉塘。一条进士巷,一条旗鼓巷,一条松树巷应是贯穿了大艾村落的道路。村中四块旗鼓石保存完好。在旧时里,旗鼓石的大小数量、石刻以及旗杆的直径都颇为讲究。在环巢湖沿岸间,拥有如此数量和等级的旗鼓石并不多。

  自古,这里出了位进士。封建社会,村有进士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会在府第门口或宗族祠堂前,立旗杆石供挂旌旗。这些大青石制作的旗鼓石,通常以坚固浑圆造型,并雕有狮子衔环图,旗杆处有深洞眼,外形颇像古井井坛。

  大艾村中的艾氏宗祠早已不见,保留下的旗鼓石成为大艾最早的记忆。这座由明朝江西抚州迁徙至巢湖南岸的村落,世代繁衍生息。随着现代乡村建设,和谐家园、幸福宜居成为大艾新的生活目标。

  大司村:巢湖石装扮着美丽村落

  美丽的巢湖市银屏镇有个大司村,其坐落于银屏山脉间笆斗山、青龙山、南龟山的峡谷口。屏峰水库聚天然山水,润泽着大司村。

  明正德年间,一支司氏余脉从含山的清溪河畔司家墩来到这里,开垦种植,建立家园,繁衍生息。随着银屏山风景区建设,大司已置身于发展旅游的怀抱,奇石与山色共舞,生态与秀色同应。

  走进大司村,你会被公路两边的风景石所吸引,形态各异的风景石像是走进一处山石生态园。这种风景石就是著名的巢湖石,而贯穿大司的公路,也被称为吕婆村的“银屏奇石街”。

  巢湖石主产于银屏山,是碳酸盐岩受地质作用形成的多种造型石的一种总称。巢湖石外观与太湖石极为相似,一度为了销售打着太湖石的名称。巢湖石除具有太湖石的造型奇巧和“瘦、皱、透、漏”外,还有着石孔洞多而圆润,孔径圆,孔壁透光等特点,堪称一绝。

  明末造园家计成在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园冶》中专门提到巢湖石。《园冶》在书中介绍巢湖石写道:“散兵者,汉张子房楚歌散兵处也,故名。其地在巢湖之南,其石若大若小,形状百类,浮露于山。”《园冶》中又写到“其色青黑,有如太湖者,有古拙皴纹者,土人采而装出贩卖,维扬好事,专卖其石。有最大巧妙透漏如太湖峰,更佳者,未尝采也。”由此可见,巢湖石古时就被当做太湖石,成为扬州官商之物。

  巢湖石形质优美,久盛不衰,成为造山赏景的上品。史书中最早提到的是隋朝隋文帝酷爱巢湖石,并派人取一巢湖石,在任一洞里烧香,所有空洞都会冒烟。从顶洞灌水,各洞都会冒出水花。这块巢湖石因造型特质被尊名为“玉玲珑”。“玉玲珑”到了宋代,被宋徽宗花石纲征敛,辗转到明代成为上海豫园的镇馆之宝。多年来这镇馆之宝一直都被认为是太湖石,也是巢湖石的遗憾。北宋书法家米芾任无为知军,收集到一块巢湖石,他戏呼奇石为“石丈”。米芾嫉恶如仇,不喜时风,不拜强贵,反拜石头,以明其节操,人称“拜石”。如今,拜石仍藏于无为县米公祠。巢湖石带动一行业,让大司成为巢湖奇石营商的聚集地。巢湖石也装扮着大司村落,山色青秀,绿树成林,奇石林立,让大司村与众不同。

  ○大吴村 杨钧 摄

  大吴村:刘伯温曾凿蛟龙井

  巢湖北岸,邻近105省道和栏滨路中垾交口位置,有一座村落叫大吴。大吴,为中垾镇美好乡村省级中心村。大吴村边,105省道贯通于巢北与巢湖湖岸的栏滨公路在这里交错,京福高铁和淮南铁路线从村旁跨过,这里交通枢纽汇集,其地理位置不言而喻。

  大吴经过美好乡村规划建设,面貌一新。村口一口蛟龙古井,井口绳痕累累。传说六百年前朱元璋登基,刘伯温遍访金陵四周,意欲斩断龙脉。当行至大吴,见有蛟龙头东尾西横踞村口作腾飞状,刘伯温大为吃惊,便命凿井以镇之。蛟龙井井水清澈,大旱洪涝之年始终保持井水如一。

  大胡村:历史上曾立六脚(柱)牌坊

  巢湖南岸,有一名为“大胡”的村落位于巢庐公路和环湖绿道之间,依山面湖,风光秀丽。历史上这曾立有被旌表的牌坊,因其六脚(柱)在长江北岸腹地,堪称罕有的尊位和精致。如今,随着南岸建设,一座古老的村落正揭开面纱。

  东有群山下的巢庐公路,西依巢湖水,传统大胡村以渔业和手工业为主。顺巢庐公路卜庙旁高斗湾而下,一条绿荫道中,通往的便是大胡。

  大胡村先祖由徽州之地绩溪荆州北迁到巢湖南岸。明初年间,胡氏先祖一船抵庐州府下,开始了三地分居。胡氏兄长来到巢湖南岸六谷山地带,三弟去了无为,次弟即到了如今南岸大胡村落。南岸地带,依山环湖,土地肥沃,多成为移民选择地。传于大胡村历史上,清时有胡氏先人舞象之年便中举,显赫当时。胡氏先人年幼中举后,有黄姓大户人家嫁女。胡举人也将于次年为官上任。不成想,胡举人因病夭折,黄家女为之守孝,终身未再嫁。当朝听闻后,旌表胡氏,赐建牌坊。大胡村口,临湖而立的六脚(柱)级别牌坊,这在长江北岸较为罕见。

  大胡六脚牌坊赐建后,当时大小官员路过此地均要下马。临湖岸边胡氏牌坊,与巢湖湖岸颇为古风,成为南巢一景。可惜在半世纪前被毁。又有村中老人记忆,当年牌坊边用料实木也极为考究。到了近代,木柱成了乡人白日里挂鱼晒肉的地方。奇怪的是,坊木晒肉不仅没蚊蝇,而且晒上几个日头也不腐。

  历史烟云消散,大胡开始翻开新篇。随着巢湖南岸建设,隐于湖岸的大胡也逐渐掀开面纱。看见青山,望见大湖,让岗原之间大胡村展现农村新貌。站在大胡,向西眺望,那一处原野上,是原先立以牌坊的村口,如今新建了环湖绿道和防汛通道。泊水之上,巢湖也用霞光中一抹绚丽色彩,在古老的村旁,演绎着自然中的风光大片。

  见证了古城庐州源远流长的“大蜀山”,城墙根下的老巷道“大众巷”,美景与文化并存的“大圩”,流传着“二郎神赶山”传说的“大岳山”,先祖为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后裔的“大方村”,有着进士、旗鼓石特征的“大艾村”,被称为“银屏奇石街”的“大司村”,有着“刘伯温开凿蛟龙井”神话的“大吴村”,历史上曾立过六脚(柱)级别牌坊的“大胡村”……合肥的“大”字地名,串起了千百年来的珍贵庐州文化印记。在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今天,更能彰显出这座城市悠久而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大蜀山:润泽一代又一代的合肥百姓

  大蜀山坐落于合肥以西,海拔284米。这里风光旖旎,四季景色优美。“蜀山雪霁”曾被评为古“庐阳八景”之一,1995年“蜀山春晓”又列为合肥十景之一。作为合肥近郊唯一一座绿山,这颗镶在城市边缘的绿宝石,多少年来,润泽了它脚下的这一片故土,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合肥百姓,也见证了古城庐州的源远流长。大蜀山之所以称为“大”,也印证了它在合肥百姓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何谓“蜀”?中国最早解答词义和名物的工具书《尔雅·释山》释,“蜀”是“独”的意思,因大蜀山周边无岗阜连属,只是孤单单的一座山,故名蜀山。《庐州府志》载:“有蜀僧于此结庐,偶思乡水以锡卓地,泉汩汩而出,尝之有瞿塘峡味,因名为蜀井”,故也有一说,蜀山以此而名。

  大蜀山不仅是一座森林公园,也是一座地质公园。它是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时期(约1.4亿年前)的一座火山。据20世纪80年代初期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大蜀山上有两个圆点,那就是两个火山口,主火山口位于现行的主峰处。除了卫星照片证明外,大蜀山保留了古火山应有的火山锥、火山瀑、火山岩,连难以发现的火山颈也能找到。昔日文人墨客每游至此,登高远眺,触景生情,总要吟咏一番。明代诗人龚志益曾作《游大蜀山》诗句:“十年前此问岩阿,醉卧南窗共放歌。”清张祥云曾写下《蜀山》诗:“《尔雅》蜀者独,兹山因得名。孤标摩碧汉,远势壮金城。岚翠千层积,川原四望平。上方鸣法鼓,应有蛰龙惊。”《续庐州府志》曾记载它:“春山艳冶如笑,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澹如卧,惟其卧也,故雪霁神开,跃然有起色矣。”古人熊敬有诗赞美说:“晓起俄惊霁景开,高山头白势崔巍,卷帘为爱琼瑶湿,一片寒光入座来。”正是这些对蜀山雪后放晴景色的描写,使“蜀山雪霁”被列为古“庐阳八景”之一。

  大蜀山有过辉煌和苍凉。史载唐贞观年间山上的开福寺香火正旺,五代十国时期杨行密据庐州,在大蜀山建过行宫。1936年秋,“卫立煌,没毫长,大蜀山,办学堂”,他在这里建起了蜀山农林职业学校。1938年5月合肥沦陷后,日军炸毁了开福寺和农职校,砍光了山上所有树木,并和抗日军队在此反复胶着。战火兵燹和乱砍滥伐,致大蜀山变成荆棘丛生的荒滩秃岭,正所谓“惨淡郊原落日黄”。

  新中国成立后,合肥成为安徽的省会。当初的规划一度重点向西发展,因为蜀山一带风景俱佳。山麓,逐渐绿化,扶苍滴翠;水面,次第抬升,碧波荡漾。山水相依,风光宜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的大蜀山已不再是合肥的最西边,周边一批现代化建筑更为景区增添了时代的韵律。长江西路、黄山路笔直地通向大蜀山的脚下,四季花海与大蜀山的同框,更像一幅山水画卷,不远处的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也在她的凝视下扬帆起航。

  大众巷:城墙根下的老巷道

  繁华喧闹的合肥老城区,安庆路与长江中路之间夹着一条“大众巷”。“大众巷”虽然名称中也有个“大”字,但却是一条面积并不大的小巷。虽建造时间不长,却有许多故事。

  解放后,许多单位在大众巷一带建房,如华东地质勘探队住宅区和武警总队住宅区。不过那时的房屋相对于今天要朴素得多,只是一些多层建筑,周边被普通居民的平房包围着。大众巷便是这其中一条窄窄的巷道,仅容一人通过,大家习惯把它称为“一人巷”,而且是一条死胡同,不像现在一直通往长江中路。

  1998年,安徽省农业银行和安徽省服装进出口公司在长江中路上连在一起的“姊妹楼”,大众巷随之被打通并拓宽,曾经的一人巷,连接起了长江中路和安庆路。2003年安庆路拓宽改造,正式在巷口竖起了“大众巷”的标示牌。

  城墙根下的这条大众巷,可谓是见证了合肥的变迁。很多老合肥人在提到大众巷的时候,都会提到二路公交车,因为曾经的二路公交车经过东鼓楼巷沿着安庆路一直到达大众巷。大众巷是终点站,站牌下永远都站满了等车的人,大家每天的生活也是从这个公交站牌开始的。

  其实一开始,二路车并不到大众巷,而是到霍邱路与蒙城路交口处,后来因省公安厅等一大批单位进驻大众巷,带动了周围的人流量,为方便来往行人,才将二路车的终点站搬迁到大众巷附近。现在,二路车站早已搬走了,大众巷前的公交站也换了好几次,但唯一不变的是这个城墙根下的巷子曾带给合肥人的回忆。

  据悉,大众巷西边的天王巷也曾叫过大众巷,后为避免重名,才改回天王巷的。经过时间的洗礼,现在的大众巷已然和之前不同,但无论怎样变化,它的存在始终在告诉我们,曾经的那些美好是不会抹去的。

  大圩:“鱼米之乡”的灿烂文化

  大圩,南濒巢湖,绿肥水美,物产富饶,自古就有“合肥粮仓”“鱼米之乡”之美称。历史的烟云造就了这个“鱼米之乡”灿烂的文化。在时光的长河中,大圩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打夯歌、玩花船、舞龙狮、唱庐剧……作为全国文明村镇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圩品位的提升,离不开外在的景观,更离不开内在的文化。美景之为血肉,文化之为骨骼,“大圩”的“大”,在于充实而又丰满。

  位于大圩镇学塘村的大孔祠堂,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作为合肥市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规格最高的古代宗祠之一,大孔祠堂也是合肥现有古建筑中彩绘规格和档次最高的宗祠。1986年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又被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孔祠堂建于清末(1905年),是时任甘肃省督办、御赐二品顶戴和总统右江各军的孔华清(大圩镇人)为家乡族人所修建的宗祠。整个古建筑群属江淮地区古建筑遗存中的珍品和瑰宝,整体布局亦与孔庙、大成殿、文庙等一脉相承,其在儒家学派发展的研究中起着积极作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大孔祠堂被作为学堂使用。1958年祠堂又被改为粮站,叫做“大孔粮站”。改作粮站时,东西两侧厢房的墙曾被推倒。那时藏书楼尚存,旁边是11间门市部和几间仓库。

  2006年年底开始,合肥市政府投资对祠堂进行彻底修缮,还陆续恢复山门殿的东西配殿、东庑殿、西寮房、气势宏伟的藏书楼以及整个祠堂的围墙和庭院绿化等,修缮和恢复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修复,久违的大孔祠堂终于重新呈现在人们眼前。而合肥,也正因为大孔祠堂的存在和传承,平添了崇文重教的明朗性格。与今天“科教之城”的别称,可谓相辅相成。

  “打夯歌”是大圩本地独有的艺术形式。“打夯歌”原本是旧时农村盖房子打地基、打圩堤时唱的劳动号子,具有调节呼吸、释放压力,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而现在,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打夯歌”不仅走出了大圩,还走进了“江淮情”的晚会现场,成为当地人必看的节目。

  不仅仅是“打夯歌”,每到晚上,大圩村民们自编自演的庐剧和威风锣鼓也会准时上演。他们白天在田地里劳作,到了晚上,用自创的艺术表现形式去除疲劳,陶冶情趣。

  在圩西村、许贵村、磨滩村,还有舞狮、扭秧歌、健身舞、划旱船、迪斯科等文艺表演,都由当地农民自发表演。

  如今,大圩获得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民间文艺发展态势。现有民间文艺队伍十余个,全镇各类演职人员增至几百名。

  大岳山:民间“二郎神赶山”传说流传至今

  大岳山,海拔235米,位于庐江县龙桥镇黄屯社区境内,距庐城30千米。是庐江东南乡与无为县的一段分水岭:西侧属庐江县黄屯社区,东侧属无为县鹤毛乡。

  清光绪《庐江县志》(卷之二·山川)载:“岳山,治东南六十里余。与无为州接界。”据传南岳圣帝曾巡游于此,山上建有“南岳行祠”,故得名“岳山”。称“大岳山”, 因此山有两峰毗邻,一大一小,故有“大岳”“小岳”之分。

  岳山,在黄屯山区又俗称“恶山”。因山区方言把“岳”读成“恶”(è),故在黄屯民间,岳山听其音则为“恶山”。

  关于岳山,在庐江县境东南乡,民间广为流传一段“二郎神赶山”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恶山脚下的黄屯以北是南海,黄屯是南海岸,黄屯安定柳金山下有一岩石,称为钓鱼台,岩石下有滴水洞,姜子牙曾在此南海岸边钓鱼。时值玉皇大帝派二郎神赶山填南海,二郎神来到此地时,姜子牙怕失去这样一个好的钓鱼台,乘着二郎神休息时将他的赶山鞭子偷换了,把真鞭子换成假鞭子。二郎神醒来时,拿起赶山鞭子去赶岳山,结果一鞭子打下去以后,岳山纹丝未动,他顿感奇怪,平时赶山一赶一个准,怎么今天却赶不动岳山呢?二郎神面对偌大的岳山念念有词:“岳山,岳山,事不过三,再打三鞭,点头回应。”于是,二郎神用尽全身力气,连续打了三鞭子,岳山只点了三下头,算是对二郎神的回应,仍岿然不动。二郎神生气地将鞭子一甩,甩出了几十里远,落在了黄屯的西部,只听得一声巨响,紧接着电闪雷鸣,落地的马鞭刹那间变成了一座高高耸立的山峰。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峰叫做马鞭山,在大岳山的西面,相距约五六里之遥。

  明清古“庐江八景”之一的“青帘渔火”画图中,青帘河岸那座又高又大的山峰便是岳山。青帘河,又名浣川,环岳山北麓由西向东流。这里清代置镇,镇多酒家,酒家以青布制酒幔,故名青帘。青帘曾流传一首民歌:“潜川水,浣河流,流到青帘古渡头,岳山点点头。点点头,笑悠悠,拿出隔年老陈酒,一醉翻跟头。”其“岳山点点头”的典故,即源于民间“二郎神赶山”的传说。

  大方村:从“周”到“方”的人文传奇

  在古老的巢北大地上,柘皋腹地,有一处地势低缓的平原地带,造就一座村落——大方村,先祖为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后裔,后世却改姓为方。村前,有着一座古先人的神墩,大面积红土,墩面平整,多有瓦片。古墩与村落遥相呼应,传说着人文历史。

  大方村前后均环水,想是方氏先祖迁移于此,见四周岗丘山岭唯此地平整,于是择水而居,开植良田。大方村保留了原始村貌,庭院小楼,村户人家。穿村而过的道路,连通着四乡八里。

  大方村先人周兴为周敦颐的后裔,世居江西。周敦颐,北宋理学家,著有《爱莲说》,流传至今。明朝建文年间,朱允炆继位,授周兴为金吾将军兼都指挥使。后朱棣谋位,改皇权,对前朝军臣多为禁锢。周兴为所连累,开始弃官隐名逃离江西,一直流落到柘皋北乡地带。周兴受助于当地方家隐居于此后,开始置田为农。并与方家结亲,生有三子。周兴终前留遗言,为了表达对方家感恩,后世子孙改姓为方。于是方姓一直传于今。

  周敦颐后世传承较远,嫡传多在环江西四周省份。周姓所传后世譬如淮安周姓、绍兴周姓也多为嫡传。大方村的后人已改方姓六百多年,也许,溯源而上都为同宗。

  大方村中建有方氏祠堂,宗祠大门前铭刻着方氏家训,重教礼仪,传承着家族历史。祠堂内,上百年树龄的紫薇每年都会如期幽然绽放,一棵古树见证着方氏家族的历史。

  大方村外不远有一处为大城墩遗址,是钻木取火年代古人类活动与居住地。旧时以为是古代旧城址或兵营遗址,故称大城墩。大城墩上大面积红烧土,散落着瓦片。它与大方村遥相呼应,在这一处水泽平原地带,述说着千百年来农耕的历史与传说。

  大艾村:自古出进士 今留旗鼓石

  巢湖南岸巢庐公路上,有座村落叫大艾。一条进士巷,一条旗鼓巷,一条松树巷,是大艾村三条古巷。进士、旗鼓石成为大艾不同于其他村落的两大特征。

  大艾村位于巢湖市散兵镇,临大山之下,距巢湖岸边不远,门户错落有致,村后有一处古泉塘。一条进士巷,一条旗鼓巷,一条松树巷应是贯穿了大艾村落的道路。村中四块旗鼓石保存完好。在旧时里,旗鼓石的大小数量、石刻以及旗杆的直径都颇为讲究。在环巢湖沿岸间,拥有如此数量和等级的旗鼓石并不多。

  自古,这里出了位进士。封建社会,村有进士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会在府第门口或宗族祠堂前,立旗杆石供挂旌旗。这些大青石制作的旗鼓石,通常以坚固浑圆造型,并雕有狮子衔环图,旗杆处有深洞眼,外形颇像古井井坛。

  大艾村中的艾氏宗祠早已不见,保留下的旗鼓石成为大艾最早的记忆。这座由明朝江西抚州迁徙至巢湖南岸的村落,世代繁衍生息。随着现代乡村建设,和谐家园、幸福宜居成为大艾新的生活目标。

  大司村:巢湖石装扮着美丽村落

  美丽的巢湖市银屏镇有个大司村,其坐落于银屏山脉间笆斗山、青龙山、南龟山的峡谷口。屏峰水库聚天然山水,润泽着大司村。

  明正德年间,一支司氏余脉从含山的清溪河畔司家墩来到这里,开垦种植,建立家园,繁衍生息。随着银屏山风景区建设,大司已置身于发展旅游的怀抱,奇石与山色共舞,生态与秀色同应。

  走进大司村,你会被公路两边的风景石所吸引,形态各异的风景石像是走进一处山石生态园。这种风景石就是著名的巢湖石,而贯穿大司的公路,也被称为吕婆村的“银屏奇石街”。

  巢湖石主产于银屏山,是碳酸盐岩受地质作用形成的多种造型石的一种总称。巢湖石外观与太湖石极为相似,一度为了销售打着太湖石的名称。巢湖石除具有太湖石的造型奇巧和“瘦、皱、透、漏”外,还有着石孔洞多而圆润,孔径圆,孔壁透光等特点,堪称一绝。

  明末造园家计成在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园冶》中专门提到巢湖石。《园冶》在书中介绍巢湖石写道:“散兵者,汉张子房楚歌散兵处也,故名。其地在巢湖之南,其石若大若小,形状百类,浮露于山。”《园冶》中又写到“其色青黑,有如太湖者,有古拙皴纹者,土人采而装出贩卖,维扬好事,专卖其石。有最大巧妙透漏如太湖峰,更佳者,未尝采也。”由此可见,巢湖石古时就被当做太湖石,成为扬州官商之物。

来源: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作者: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