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岁月回眸 > 岁月要闻

一曲民歌传四海 当代无双“刘三姐”

时间:2018-01-11 17:23:50

  罗城民歌传承人

  近日,安师大赴池州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调研团队来到池州市贵池区文化馆,专门采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城民歌”传承人姜秀珍老师。

  初次见面,让所有团员为之一惊。在文化馆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见到一位满头白发却精神抖擞的老奶奶。访谈开始,队员们还有点紧张和拘谨。但姜老师爽朗的性格马上就把团队们带入状态,大胆地提问,认真记录。说到激动处,姜老师便站起清唱几句,虽然年过80,但姜老师的声音依然很清亮动听。

  访谈中,姜老师向队员们介绍了罗城民歌的历史沿革和特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民歌追求的。对罗城民歌的传承发展,姜老师表示深刻的担忧。她说:“民歌现在唱的人少了,年轻人更少了,真害怕失传了,希望社会和政府能给予更多支持。”通过对姜老师的采访得出,民歌面临危机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发展、城市化加速、保护资金不足、管理体制僵化、自身创新不足等。同时,在访谈中了解到姜老师目前正在全力培养一位学生,并希望其能继承发展罗城民歌。于是访谈结束时,我们提出希望采访其学生并录制一段演唱视频的请求,热情地姜老师马上答应帮我们联系。

  次日上午,提前半小时到达姜老师家的队员们进门便看见穿好服装的姜老师学生钱秀华女生和受姜老师邀请的当地中学退休音乐教师陈敏学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队员们先对陈老师进行采访。主要了解当地教育对民歌的传承发展的影响。结束后,马上拍摄了钱秀华女士演唱的传统民歌《插秧号》和姜老师作自谱的《敬酒词》等四段视频。稍事休息后,我们又对钱秀华女士进行采访。

  从第一次见面到采访结束离开,姜老师始终热情洋溢的向队员们介绍民歌,不断地帮助我们采访。我们深深感受到姜老师对民歌的无尽追求,将生命融入民歌的情结。或许,传承弘扬罗城民歌就是姜老师心中的“中国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秦枫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