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党史频道

时间:2021-07-09 15:27:02

  项英(1898-1941),原名项德隆,化名江钧、江俊、张成,湖北武昌人。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战时期,任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被叛徒杀害,后移葬雨花台烈士陵园。
  新四军刚成立时,副军长项英逢会必讲发扬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问题。他指出,现在艰苦的程度虽不像在井冈山斗争时天天吃红米、南瓜汤,也不像在长征路上和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经常忍饥挨饿,但条件还是艰苦的,部队创建要白手起家,要同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军作拼死的斗争,要从敌人手中夺取武器来武装自己,都需要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新四军在为民族自由独立和社会解放而奋斗的过程中,碰到过无数的困难,长期的锻炼,使我们不怕任何困难。吃苦耐劳是我们的本领。只要能战胜敌人,任何的苦都能吃,任何的劳都能耐,艰苦奋斗决不动摇妥协。
   项英工作艰苦。他作报告,都是自己查资料;写文章,也是自己动手。他由于工作多,又要学习,经常工作到深夜。他带头发扬优良传统,廉洁奉公,和战士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服装,吸的烟是最普通的。当时军部为照顾叶军长和对外联络方便,办起了“小灶”。项英在叶军长处开会或商谈工作时,也偶尔吃过几次“小灶”,但平时多是回住处吃大灶。有些好心的人劝项英吃“小灶”。项英却认为,为照顾叶军长的身体、招待外部来访的重要客人,办“小灶”是完全应该的,但他本人身体还可以,不参加接待外部重要客人时,还是吃大灶好,有利于联系群众,有利于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当时有人写了《项英将军印象记》一文,专门描述项英平易近人、艰苦朴素的情况:

   项英毫无军首长的架子,平易近人。他穿着朴素,一套灰军服,束一根皮带,脚下一双皮鞋,鞋头已破了,好像普通战士,不失艰苦朴素作风的本色。那时,项英一月只拿4元津贴费,吃的饭和菜跟士兵毫无差别。上海客人一去,他如同见到自己家人,几次抽出时间亲自接待。一天夜晚,项英同上海代表交谈到深夜两点。

  项英在云岭新四军军部用个人的津贴费招待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史沫特莱,被人们传为佳话。参加陪客的军部战地服务团油画家涂克,特地写了《与项副军长陪史沫特莱吃饭》一文,文中写道:

   1938年秋去冬来之际,项副军长派人叫我到他那里,不知为了什么事。我心里嘀咕:“军长叫我去,总是好事吧!”所以,我高高兴兴地到了项副军长家,只见他穿了一条打着两个补丁的裤子,关照警卫员到事务长那里借3块钱,并交代说借款从他下个月的津贴费中扣除。我看到这一情景,十分赞叹:“我们共产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人的生活作风,是多么俭朴清廉啊!”他还要炊事员去买菜,说是要请史沫特莱吃饭。项副军长调头对我说:“史沫特莱想会见我军的一个文化人,所以请你来。”这时,我才明白是来作陪客的。我有机会目睹一位美国著名作家的风采,并和她一起交谈、吃饭,感到莫大的荣幸。
   到了吃饭的时候,炊事员端上来三菜一汤,很丰盛。在席间,项副军长就像对待老朋友那样,和史沫特莱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如部队的生活问题啦,抗战以来国共两党的关系、蒋介石怎样卡我们啦,以及我军英勇抗战的情况啦,谈得非常自然。吃完饭,项副军长派人把史沫特莱送回住处,我也向项副军长行礼告别,回战地服务团了。

来源:新四军廉政故事  作者:顾永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