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党史频道 > 共产党人

施夫俊:以冲锋号为武器的战士

时间:2020-11-13 10:17:25


 


  ○施夫俊


 


  ○施夫俊使用过的冲锋号


 


  ○施夫俊使用过的望远镜


 


  ○孟良崮战役中,大娘向施夫俊指点敌指挥所位置。邹健东 摄


  在即将建成的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馆里,有一件非常珍贵的藏品——冲锋号。它的主人叫施夫俊。在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他以冲锋号为武器,英勇善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斗的胜利。

  亲眼所见

  军民鱼水情

  1924年9月,施夫俊出生在安徽庐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时进入家乡一私塾读书,但不久后就辍学了。

  1938年,日本鬼子打到了施夫俊的家乡安徽,侵占了合肥,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战乱之中。和当时许多热血少年一样,不满14岁的施夫俊参加了刚成立不久的新四军第四支队。一到部队后,他先给手枪团团长当勤务兵,半个月后就被调到支队司号连学习吹号,不久就分到七团四连当司号员。

  1938年,刚到部队不久的施夫俊就参加了几次小规模的战斗,比如桐城县内的大小关战斗、铁铺岭战斗,六安与舒城之间的椿树岗战斗……这几次战斗中,施夫俊既当吹号员,又当通信员,更是战斗员。虽然战斗规模不大,但战利品甚多,不仅俘获日军6名,还击毁汽车、装甲车50余辆。

  1939年,新四军第四支队在津浦铁路南段西侧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使日寇感到严重不安。于是日寇纠集兵力分三路向全椒县的周家岗、大马场和古河等地进行“扫荡”。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徐海东指挥施夫俊所在的四支队七团以及九团等,在周家岗、玉屏山等地顽强战斗,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扫荡”的日伪军被迫撤回原地。这次周家岗反“扫荡”的胜利,对巩固与发展皖东抗日根据地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这一仗后,当地青年男女纷纷前来报名参加新四军,滁县、全椒、定远等附近的人民群众更是抬着整猪整羊和各类食品前来慰问新四军。这是施夫俊第一次看到人民群众热爱军队如此热烈,在他心里不禁产生了股股暖流。

  冲锋号就是武器

  作为一名司号兵,更多的时候,施夫俊是以他手中的冲锋号为“武器”,传达战斗号令,鼓舞战斗士气,夺取了一个又一个战斗的胜利。

  1940年9月,华东战区的侵华日军纠集日伪军一万余人,分七路向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发动“扫荡”。施夫俊所在的新四军四支队七团奉命由江苏淮阴和宝应连夜赶到淮南增援。9月11日上午,正当部队行至距龙王山约700米处,尖兵急速来报告:前方发现日寇!在这危急关头,部队领导果断命令将士立即抢占山上要点,先敌开火。由于是遭遇战,必须抢时间、占要点,时任一营营部司号班班长的施夫俊立即向全体指战员传达了作战令。一时间号声嘹亮,二营迅速占领要地,向日军发起总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迫使日军退回到盱眙县城。

  1941年9月,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津浦路东的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二师四旅十团首长决定于9月27日以二营主力拔掉来(安)、滁(县)公路上的十里墩据点。为保障二营作战任务顺利完成,团命令一营执行钳制滁县敌人出援,三营在来安县城做佯攻动作。战斗于27日打响,至28日上午8时许,九连哨兵突然观察到在我军伏击的雀子岗东南侧有日军70余人、伪军300余人在活动,企图迂回到营侧后攻击,以支援守敌。当敌人距二营不到百米时,营长发出命令:乘敌人不备,打击敌人!这时,已任七团团部司号班班长的施夫俊冲锋号立即响起。在嘹亮的号声中,二营指战员个个高举着雪亮的大刀,杀得敌人四散溃逃,大部被歼。这一战大显了我军威风。战后,罗炳辉师长还将在这次战斗中缴获的两具掷弹筒和重机枪作为动员人民抗日胜利的标本。

  的确,战斗能否取得胜利,和司号兵何时吹响冲锋号有着密切的关系。1944年3月9日,改编后的新四军四旅十团一营侦察到一个重要情况,由日本人装备起来的汪精卫伪警卫二师的一个排共42人,从全椒县城出发,沿公路向周家岗前进。新四军立即做出了伏击歼敌的部署。全营迅速行动,在预设战场埋下伏击圈。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向敌人发起了攻击。敌军顿时乱作一团,企图从原路逃回去。此时,已任新四军四旅十团团部副号长的施夫俊的冲锋号突然从敌人的背后响起,发起了冲锋,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格斗,很快将敌人全部歼灭。

  虽然是司号兵,但在炮弹纷飞的战场,也是时刻充满危险的。1942年10月,在今天肥东县的王回岗反“扫荡”对日作战中,施夫俊的颈部就被日军子弹击成贯穿伤,被迫从战场上抬下来,由支前的民工用担架将他送到定远县藕塘北新集西北一个村子里,交给四旅卫生部医疗队,安置在一户农民家里养伤。坚持到第四天后,因为归队心切,施夫俊带着伤体追赶部队。当时的施夫俊只有18岁,但他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斗志、清醒的头脑,最终找到了部队。

  一张影响很大的照片

  1946年,新四军二师四旅已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四旅,施夫俊也调到四旅炮兵营当连长。为了保卫两淮(淮南、淮安),策应苏中(七战七捷)战役,第二纵队和兄弟部队一起,在苏北涟水县抗击国民党七十四师的进攻。当时正逢雨季,洪水成灾,但施夫俊所在连队还有几门日式山炮要随队运输,可是每门炮约1200公斤,既不能驮载过河,也无法牵引过河。怎么办呢?最终,施夫俊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动员当地群众送来了门板、板材、术棍和绳索等,战士们迅速将山炮分解成多个部件,放在门板上捆扎好,再用人力拖拽。最终,在军民团结共同克服艰难困苦后不到两个月,打了个漂亮的宿北战役,全歼敌六十九师,击毙敌中将师长戴智奇。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打响。当时上级赋予炮兵连的任务是摧毁位于我军对面村庄刘家河疃敌人的一个团级指挥所。但只知道敌人指挥所在刘家河疃一家粮店内,并不知道粮店的具体位置,要炮兵连自己去侦察。时任炮兵团一连连长施夫俊二话没说,立即找来几位村民询问粮店的方位,都说不知道。后找到一位老大娘,她亲自带施夫俊到可以看到刘家河疃的位置上,指着说,那个白色墙头的高房子就是粮店。这时,一位战地摄影记者抢拍了这个镜头。照片后来刊登到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上,名字为“老大娘向人民解放军指点目标”。这张照片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解放事业的支持,后来影响很大,现收藏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里。

  确定位置后,施夫俊带领炮兵连对刘家河疃的激战从上午一直打到深夜。炮兵的射击距离由2600米不断转移阵地向前推进到距敌70米。炮火精准的射击,对作战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终,我们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大胜。

  孟良崮战役后,我军紧接着发起南麻、临沂战役。1947年6月后,根据战略部署,施夫俊带领炮兵团一连战士跟随二纵队转战滨海、胶南、鲁中等地,行程2000余里,先后打了昌南战役、胶河战役、全歼敌二二一旅等几次大仗,共歼敌12000余人。1947年12月底,施夫俊率领部队又配合四师攻打胶济铁路上的高密县城,全歼守敌六十四师一个加强团。

  全国解放后,施夫俊历任六十三师炮兵团团长、二十一军六十二师政治委员、二十一军副军长、兰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等职,1984年4月返回合肥休养。在离休后的几十年中,他继续发挥余热,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多次被评为集团军和兰州军区先进离休干部。2013年因病去世。

  □胡运志 李明 张晔 程堂义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胡运志 李明 张晔 程堂义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