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党史频道 > 中共在安徽

军中第一女大校林月琴的家风故事

时间:2020-04-17 09:56:56

  女红军林月琴,安徽金寨南溪镇人,在1995年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被授予全军唯一的女大校。革命胜利后,她把伟大的爱、主要的精力和时间全部献给了功在千秋的教育事业和祖国的花朵,因此,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林妈妈”。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地教育和影响着她的子孙后代,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目中、脑海里。

  “林妈妈”的爱心救活了一位将军!

  2003年11月,林月琴的病情进入了危重阶段。一天,病房里来了个军人,当他看到被病魔折磨得十分痛苦的林月琴时,五尺高的汉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顿时泪如雨下,他跪倒在林月琴的床前连磕三个响头,嘴里反复念叨:“林妈妈您是我的救命恩人啊......”他还代表父亲送来一支大灵芝,想为林月琴解除病痛。这位军人是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儿子刘念远,已经成长为共和国的一位将军。

  刘念远为何如此悲痛呢?原来这里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那是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一天晚上,林月琴正在和丈夫罗荣桓元帅在驻地散步,忽然看见一个大嫂愁容满面地抱着一个孩子。林月琴走上去一看,只见孩子小脸蜡黄、眼睛微睁,不时地发出轻微的呻吟。她摸了摸孩子的头,热得烫手。大嫂着急地说:“好心人,救救这个孩子吧!孩子的爸爸、妈妈也是八路军,都上前线了,临走时把孩子托付给了我。现在,孩子病了,不要说买药,家里的粮食都快断了,孩子再不治,怕就活不成了。”林月琴看着奄奄一息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抱回了部队驻地,找来最好的大夫给他看病。孩子被确认为脑炎。这么小的孩子,已经病了两天,眼下又发着高烧,不注射青霉素是救不过来的。当时的青霉素两袋洋面也换不来一支,哪儿用得起呀!八路军里,团以上干部在负重伤的情况下,经过医院院长批准才能酌情使用……

  林月琴顾不上这些了,她想方设法、跑前跑后、软磨硬泡,经过好一番周折,才弄来两支青霉素。此后,她又给孩子弄来稀缺的鸡蛋和小米。孩子恢复了健康,但林月琴却因为没有按制度办事受到处分。对此,她毫无怨言。1966年,刘念远在部队入党,他母亲牟锋代表父亲谷牧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讲述了他幼年时获救的往事,交待他一定记住:父母只是养了他,真正给了他生命的是共产党,要他永远记住林妈妈的救命之恩,并要求他将此信交给组织,放入档案中、永世不忘。刘念远牢记林月琴的救命之恩,一直坚守在边远的西藏。1977年,刘念远奉命回京,见到了林月琴。林月琴动情地说:这孩子从小没少苦,现在还能在西藏坚持工作l5年,真是好样的。

  “四野子弟学校”在她手中诞生!

  1947年5月,在俄罗斯治病的罗荣桓身体状况日渐好转,随后回到了祖国。林月琴照顾他的任务减轻了,便向组织提出分配工作。四野政治部本来打算安排林月琴担任组织部副部长。罗荣桓知道后,对她说,现在各机关、各部队留守处都有许多娃娃没地方上学,你可以去办一所子弟学校,这既是解决前方干部后顾之忧的一件好事,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一件大事、要事。他还说,如果要做什么“长”的话,你就做个子弟学校的校长吧!

  林月琴认为,革命的需要就是她的选择,她毅然挑起了办学的重担,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办一所包括保育院和学校在内的子弟学校。战争年代生活十分艰苦,条件简陋,林月琴就带领大家白手起家,自行筹集教学用具,并将各留守处的家属组织起来,有文化的选做教员,没文化的当保育员和炊事员,学校还配备了医护人员。很快,“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弟学校”在松花江畔诞生了,后改称为“四野子弟学校”。学校成立后,林月琴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倾心尽力,不断改善教学质量和生活条件,将孩子们的吃喝睡全挂在心上。课余时间她也和孩子们聊天、做游戏,与老师们一起为孩子们洗涤缝补……她以一颗慈母心,将满腔的爱倾注到孩子们的身上。“四野子弟学校”随着部队辗转迁移,后来发展成为广州八一学校。

  军委子弟学校也是她亲自创办的!

  建国之初,解放军实行全员供给制,部队子女的教育成了一个大问题。林月琴有了组建四野干部子弟学校的经验,便向军委总干部部提出建议:创建一所寄宿制的干部子弟学校。这一建议很快得到国务院和军委的批准,并将办学的任务再次交给了林月琴。

  首先要解决学校选址问题。林月琴自己亲自到北京城四处考察,曾选址莲花池、红山口,终因有山有水不利于学生安全而否决,最后选在北京西郊。在建校方案上,林月琴请建筑大师梁思成给予指导,学校的教室、图书室、食堂、宿舍由长廊串联,风雨无阻。在教师招募上,当时大家认为:“当小学教师没意思”。很多年轻军官和知识分子都有自己的打算,如果当了小学教师,驰骋疆场的志向就会成为梦想。很多人思想上一下子转不过弯来,不愿意来学校工作。林月琴到处去做这些优秀人才的工作。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位年轻的优秀女军人,在海军杂志社工作,当时正赶上有机会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进修。林月琴做她的思想工作:“军委决定办的这所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军队干部的子女,他们的父母在旧社会多因家庭贫困,受剥削压迫,上不起学,没有文化。现在革命胜利了,我们的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文化、懂科技的革命接班人,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为办好这所学校,我们要在海、陆、空三军中挑选最好的、德才兼备的年轻同志来当教师,应该看到,能在这所学校当老师,那是很光荣的。”这位老师后来说:“林校长情真意切的话语,句句渗透着这位革命军人对革命后代的深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办好这所学校的信心,我受到强烈地感染,她的话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很多老师回忆,“话不多,但是很打动人心。”经过她的辛勤努力,一年内,调集了300名左右的老师。1952年9月,学校建成开学,张爱萍上将亲自题写校名:新北京十一小学。

   倾心竭力办教育 爱洒革命接班人

  林月琴校长满怀神圣的责任感和对革命后代的深情厚意,竭尽全力办教育。她对学校、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爱心,恨不得拿出最好的东西给下一代。她外出办公从不在饭馆吃饭,也不陪吃,尽量节俭,但是为了学生,她很舍得花钱,对老师非常关心。当时,组织上给老师的生活费就几块钱,只够买些牙刷、牙膏之类的小物件。林月琴就自己拿出钱来,给年轻的老师们,让大家周末去逛逛公园,出去玩一玩,看看戏,看看话剧。有一次,几个年轻老师与她闲聊时流露出想看话剧的愿望。没想到几天后,林校长就送来了戏票。为了让老师安心看戏,不必为赶车而提前退场,她还特意安排当晚住她家。她每次听完老师的课,都要亲自给老师倒一杯水,说:你先喝水,你辛苦了。大家感觉到心里热乎乎的。她经常深入学生宿舍,看孩子们睡得暖不暖;经常到食堂,看孩子们吃得香不香。她经常欣悦地说:“看,咱们的孩子吃得多香,睡得多甜。”她上班时经常带个类似于安徽农村妇女赶集时挎的篮子,里面有她亲手做的家乡小吃,有时是包子,有时是小馒头,有时是其它糕点,送给那些烈士子女或因上课来不及吃早餐的老师。由于学校位于郊区、交通不便,为了便于组织学生的校外活动,林月琴将配置给校领导的小轿车换成大汽车,自己拖着长征过草地中落下的有风湿病的双腿,坐公交车上下班。

  刚刚建校,有一群特殊的学生。战争年代,很多学生家长南征北战,一些孩子散落在民间,解放后才被找回来;有些军官或在外地工作,或在抗美援朝前线,不能直接教育管理孩子;还有一些家长,感觉原来生活不安定,亏欠了孩子,现在孩子在身边,多少也有些“放纵”。她耐心地教导老师,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在新北京十一小学,老师们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孩子。甚至,女老师在谈恋爱的时候,都带着不回家的孩子。师生朝夕相处,老师视学生如子女,学生敬老师如父母,学校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1955年,为了照顾带病坚持繁重工作的罗荣桓元帅,林月琴被调回总政治部,离开了十分热爱并为之呕心沥血的学校。但她始终关心学校的发展,支持学校的改革,参加学校的重大活动。在“十一人”的心中,林月琴是他们永远敬佩的林校长,也是学子们深爱的“林妈妈”。在林月琴的教育影响下,老师们都感到能在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新北京十一小学工作十分光荣,因而大家都很珍惜这个机会,都在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着;一批批孩子在这里茁壮成长,走向全国各地,走向重要的工作岗位。

  1992年,十一小学40年校庆,数千名校友怀着对母校的爱,向母校捐赠了以林月琴校长为原型的汉白玉雕塑《园丁》。镌刻在雕像底座的铭文里,这样写道:昨天,这里的园丁曾用心培育了我们;今天,我们将《园丁》作为生日礼物献给母校。

来源:金寨县纪委监委  作者:胡遵远 张仁衮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