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岁月回眸

简述杭徽公路(歙昱段)的建造史 (上)

时间:2020-11-13 14:48:06


 


  □ 王红春

  徽州地处万山之中,除了水路外,只有陆路的古道可以出行,一部徽州交通史充满了辛酸和血泪。1933年11月前,徽杭两地间的交通状况是,走山间小路(所谓旱路),需跋山涉水走半个多月时间;而坐船从新安江走(所谓水路),下水顺风也至少得4天时间。如此恶劣的交通条件,经常让徽州旅人望山生叹。尤其是对于徽商来说,出货、进货越频繁,交通不便之威胁就越大。建造徽杭公路,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陶行知关心杭徽公路的兴建

  张国良《我所知道的陶行知先生》一文提到陶行知先生回忆少年时第一次乘船到杭州沿路遇到的情形。张国良先生是陶先生的学生,他记述道,那时《微音月刊》上登了一个歙县徐姓青年写的一首描写徽杭水路交通困难的诗歌,写的是:

  府对府,六百五,徽河坐船真正苦!

  大小滩头三百六,一篙一纤常受阻。

  雨落三天洪水涨,三天不雨河干堵。

  乘客往来常误期,心中苦楚向谁吐!

  张先生回忆道,“我们就向陶先生建议,开造徽杭长途汽车路,请他出来号召。他满口答应,带了4个徽社青年到杭州去,邀请船行帅家和姚家头头开座谈会,商议开造汽车路,请他们出来主持。帅、姚两家各有帆船百多只,他们怕汽车路一开通,水路就没有生意了,坚决不同意。”“陶先生又领了大家去见姓程的和姓曹的两大商家,到沧州旅馆商谈。”未果。大家回到上海后,陶先生对大家说:“事情虽没有头绪,但我们这次行动等于撒下了种子,已引起大家的注意,迟早会有人出来干的。”果然不出所料,第一次商办的杭徽公路不久就兴建起来了。饮水思源,杭徽公路的兴建,未尝不是陶先生热诚为家乡交通事业着想而促成的啊。

  徽杭公路的前身

  查弘治《徽州府志》载:“自睦州青溪县界至歙州路皆鸟道萦纡。三国贺齐出守新都,凿连岭,以通江浙。隋末汪华,起兵保州,凿箬岭,以通太平。”自彼时起,以歙县为中心,逐步形成九条出境古驿道,俗称“九龙出海”。即徽浮(徽饶)、徽安、徽池、徽开、徽婺、徽泾、徽宁、徽青、徽杭古官道。

  徽杭古官道,自歙县城东北行100华里,经渔梁、鲍家庄、呈村降、北岸、霞坑、苏村、杞梓里、三阳、竹铺至昱岭关(皖、浙省界),出关前行至浙江昌化县城,通杭州。除竹铺至昱岭关段为山岳地带,岭峻路险,路宽2尺左右,其余路段为丘陵地带,路宽3尺左右,多为石板铺筑。这条古驿道是古代徽州通杭州的主要陆上道路,俗称“徽杭大道”。徽杭古官道,除越岭石级外,皆“平坦宽阔”,一般中间铺石板,两边镶嵌鹅卵石。元代郑玉修官道,铺石板,清道光十九年间,王茂荫父应矩公重修石板路,均留下《重修横山路记》,应矩公急公好义,道光十九年二月,倡导修复官道上被洪水冲毁的关桥,请子茂荫的同学大学士许球撰写《重修关桥碑记》。

  至今,在昱岭关、竹铺、三阳、杞梓里、霞坑、呈村降、北岸、鲍家庄、琳村、渔梁沿线,村中宽阔的石板路仍存,还有明确的指示路碑。

  昱岭关,位处歙县三阳镇岭脚村,古与浙江省杭州府昌化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交界处,是徽州通往浙江杭州的交通要道,素有“徽州门户”之称,今称东大门。其山势险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昱岭北倚清凉峰,南靠搁船尖,因岩石多呈灰白色,古人误以为是玉,称其“玉岭”。后人改“玉”为“昱”,称“昱岭”。“昱”,即指太阳升起的地方,此等标识方位的意思在里边。从安徽那边看此山是日升,而从浙江这边看此山为日落,所以昱岭之名为徽人所取。昱岭的四周山坡被密集灌木覆盖,间有松树林与竹林。这里也是古战场,也是徽杭古官道的入口。

  昱岭关,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末年宋军与方腊军交战、元末明初朱元璋、清末太平天国都在这里有过战役。《水浒传》中“卢俊义大战昱岭关”章节中称昱岭关为“歙州第一处紧要墙壁”。昱岭关是用大小不等的花岗岩垒砌而成,是徽州境内山越人的建筑遗存。因当年修建路基敌台被拆除,1933年复建,关口两面均有关额,关门两面均镌有巨幅门联。1934年作家郁达夫、林语堂一行应浙江省建设厅之邀来考察杭徽公路沿线,郁达夫在《出昱岭关记》中写道:“盘旋曲径几多弯,历尽千山与万山。此去更无三宿恋,西来又过一重关。”昱岭关是研究古代防御建筑的重要实例,同时亦见证着浙皖两地经济、贸易往来的历史。

  曹氏兄弟热心公益,兴学助教

  歙县雄村航步头村曹敦怡堂曹霆声(谱名光发,行六)、曹九如(谱名光泽,行九)兄弟为民国歙县四大名绅之一。他们的祖父曹竹君于清咸丰年间赴上海胡裕安纸行当学徒、当职员、当跑街,后在上海城隍庙开设大吉祥小纸店,主要销售烧香拜佛用的黄表纸,后在原法租界老永街4号开设怡大纸行。1918年后,该纸行成为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印制教科书用纸国产光连纸的供应商。曹竹君育4子,老大曹恩棠(号锡山,即霆声、九如父)、老二味衡(老三益轩在老家主持家务)、老四维明均在沪经商,老二、老四后参与创立歙县旅沪同乡会。因商业经营成功,多行善举,曹锡山在清代即授奉直大夫候选州同加二级,在民国时期曾获北洋政府颁发的二等金质嘉祥奖章。曹霆声在安徽省立第三中学毕业,考入安庆法政学堂,思想上接受陶行知先生等的启蒙,较为开明。

  到上世纪20年代,曹霆声、曹九如兄弟商业集团已在杭州开设文新恒绸缎丝织厂,在上海开设文新恒绸缎丝织厂驻沪批发部、恒丰绸庄、怡康纸行、安祥当铺、吉祥当铺、九如昱房产、环球帽厂、怡源百货批发号、怡丰百货门市部等,在天津开设有源顺祥土产特产号,在山西太原开设有大隆祥商店,在湖北汉口开设怡丰裕商号,在安徽宣城开设有福祥当铺、在安庆开设有永祥当铺、在屯溪开设的立大煤油公司、歙县分公司,在歙县开设有协大布庄和公昌杂货店等,一战后又经营徽州茶业做洋庄出口,这20来家商铺,每年都为曹氏兄弟带来巨大的收益,使他们成为富甲一方、鼎鼎有名的徽商巨贾;同时,也为他们回报乡梓、造福乡亲、兴学助教、公益扶贫等善举积累了充足的经济实力。1932年在屯溪创办《徽州日报》,捐给屯溪隆阜四女中发电机一套。1933年因出资修建徽杭公路歙昱段,取得专营权,1934年开办徽杭公路鸿飞汽车运输公司专营货运。1937年出资并促成民国《歙县志》的出版,1934年兴办岭下和岑山渡两所小学。1946年出资建设歙县医院。曹氏兄弟还于1929年出资在家乡建造了从篁墩到歙县西门外的一段长为20公里的公路。这段公路的建造,不但使他们的声誉度在家乡得到提升,而且也为后来的“独出巨资建徽杭”的大举动埋下了伏笔。

  1916年10月,浙江省省长吕公望根据孙中山在《道路为建设着手的第一开端》演讲中,有关浙江应当努力修筑道路的勉励,提出了修建浙赣、浙闽正线、浙闽副线、浙皖正线、浙皖副线、浙苏6条省道干线公路的方案。但因政局不稳、资金短缺,方案一直未能实施。到1919年,道路建设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21年,省道筹备处正式成立。1922年,省道筹备处改为省道局,并于次年公布了《浙江省修筑省道地方团体及商人承筑条例》,规定商办公司投资承筑者,不给补助,给予专利营业权,经省道局审查后,报请省长批准立案,发给执照,同时批准征收卷烟特税,作为省道修筑的费用。从此,以杭州为起点的6条省道干线公路,先后开始修筑。实际上,从1922年开始,安徽商人就开始联络浙江商人筹划兴建杭徽公路,十年筑一路,终于实现了多少代徽州人的交通梦想。到了近现代,官道已被公路、高速公路和高铁所取代。徽杭高速公路,于2004年10月18日正式建成通车。

来源:黄山日报  作者: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