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岁月回眸

时间:2021-03-05 09:28:20

  ○1964年“向雷锋叔叔学习”的宣传画

  ○《向雷锋学习,做毛主席好战士——记五好青年项水应二三事》的档案

  ○《共青团安徽省直属机关委员会关于组织青年“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情况报告》的档案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58周年。50多年来,人们“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精神也影响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但你知道50多年前,人们是如何“学习雷锋”的么。

  1963年, 掀起了第一个“学雷锋”高潮

  雷锋原名雷正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运输连任战士、班长,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在全国掀起学习雷锋的活动热潮。由此,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当年,安徽省广泛地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党员、团员、干部、工人、农民、民兵、知识分子和青少年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学习活动,掀起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从而使大家明确努力方向,进一步坚定革命意志,鼓足干劲,更好地生产和工作。

  在安徽省档案馆珍藏着不少大家学习雷锋的相关档案。其中1963年《共青团安徽省直属机关委员会关于组织青年“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情况报告》的档案中显示,1963年2月上旬,省直机关、工厂和学校的广大团员、青年纷纷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事迹,已成为省直机关广大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巨大精神力量和行动榜样,在‘学雷锋看行动’和‘遇到困难想雷锋,艰苦朴素比雷锋、思想品质学雷锋’的响亮口号推动下,广大青年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珍档再现当年学雷锋的情形

  在社会各界广泛动员号召学习雷锋事迹中,当时大家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可从省档案馆馆藏的两份档案中窥见一斑。一份是1964年4月15日《向雷锋学习,做毛主席好战士——记五好青年项水应二三事》的档案。该档案记载了从1963年3月份开展的学雷锋活动以来,芜湖敦煌火柴厂青年义务劳动小组的故事。档案显示,“芜湖敦煌火柴厂有一个青年义务劳动小组,这个小组自1963年3月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做了不少好事。每当厂里休息,他们就擦机器、大扫除、擦玻璃、扫厕所、拾废铁、在废火柴枝里拣好枝……一年来,单回收废铁就达1000余斤,铁卡子1000余只,扫出车间火柴梗4000多斤。”谈到对这一青年义务劳动小组的评价,人们这样说,“老年人称赞他们在走雷锋的路,青年人说他们是好榜样。”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谈论这个小组时,总不免要夸赞一番这个小组组长项水应同志,是他首先响应党的号召,团结青年,带头组织起来的。”原来,1963年4月23日起,项水应开始写日记了,他把学一点用一点都记下来,以鞭策自己进步。项水应下班后就利用业余时间到处拾废铁,清阴沟,用石灰水刷墙。

  档案中还记载了一个小故事,1963年的夏天有一天十分炎热,芜湖敦煌火柴厂全厂停水。“老虎灶无水吃,他虽是下十二点夜班刚睡几个小时,可是当他第二天清早知道这件事后,就毫不犹豫地拿起水桶一口气从一里外的青弋江挑了二十几担水,在他的带动下,有好几个工人也跟着挑了起来,他们的行动感动了烧老虎灶工人也亲自去挑了。”渐渐地项水应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了很多年轻职工,最后大家成立了青年义务劳动小组,一起助人为乐,学做雷锋式的好青年。

  在另外一份1966年《走雷锋的路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濉溪县退伍军人胡长绪发言》档案中得知,当年28岁的濉溪县韩村公社韩村大队的退伍军人胡长绪学雷锋的心路历程。

  从部队退伍后,胡长绪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就在此时,他认真学习了雷锋同志的优秀事迹。“我把《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这本书,看了又看,读了又读。”领悟到了学习雷锋精神的真谛。

  档案中记载了胡长绪学雷锋助人为乐的一件事。“1963年冬天,一天刚下了一场雪。平地积雪一尺多深,天连着地,地连着天,白茫茫一片。我们公社附近许多处电话线,在大风雪中有的杆子被刮倒,有的电线被刮断。没等公社同志来找我,我便冒着寒风,踏着冰雪,去检修线路。沿着电线杆子一边走,一边检查、接线、扶杆。天很冷,鼻子耳朵,冻得直发疼。我一口气扶了十多根杆子,接了七处线头。下午,到了海孜大队,张书记看我冻得手、脸发青,身上一层冰花,关怀地说:‘小胡,你太辛苦了,快进屋暖和暖和吧!’但是,我刚坐下不久,又有地方电话线路不通了。我啃了几个馒头,又上路了。”此后,胡长绪以雷锋同志做榜样,随时随地助人为乐,做一个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学雷锋,坚持是硬道理

  俗话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好事。在省档案馆馆藏的学雷锋的相关档案中,我们了解到有人一直坚持助人为乐,弘扬雷锋精神。省档案馆馆藏的1982年5月3日《六安地区四姐妹学雷锋十八年》的档案记载四个姐妹学雷锋的故事。

  1963年,轰轰烈烈的学雷锋、做好事的热潮,使金寨县梅山水电站的四位姐妹,心情激动,精神振奋。这四位姐妹是梅山水电站的家属,平日里她们以姐妹相称。当时,大姐李桂英37岁,二姐张宜华29岁,三姐冷华梅28岁,四妹张翠英27岁。四姐妹家住在一起,可谓是邻居,平时相约为伴,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

  档案记载,“学雷锋活动开展以后,一次四姐妹在一起聊天,大姐说:‘人家都在学雷锋做好事,我们姐妹不能当旁观者呀。’二姐表示赞同:‘是呀,我们总得做点什么好。’三姐说:‘那我们就想想吧。’四妹是个有心人,她爱人是负责宣传工作的,每次电站放电影,他就要临时安排管理人员,有时稍有忽视就不能正常放映,对此四妹张翠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以今天说到这事,她心里有了底。便提议:‘我们四姐妹组成一个学雷锋小组,当电站影院的义务管理员好不好?’接着,她又具体地说了想法。众姐妹一听,齐声赞同:‘好!就这么定,说干就干,今天晚上就开始。’就这样,四姐妹学雷锋小组成了。”

  从那以后,每次电站放电影,人们就看到这四个姐妹不是在电影院门口收票,就是在维持秩序。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从1964年开始到1982年,坚持了整整18年。18年期间,电站共放映1800多场次,她们坚持了1800个场次的义务管理。

  “人们除了赞扬她们,一定会问:给补休了吗?给加班费了吗?给报酬了吗?但实际上是一样也没有。但是有人不信,曾经专门调查过,调查后,信服了。也有人说:这点小事我也能做。果真有几位同志也真参加了几次,但因为做这事又捆人,又得罪人,没有报酬,干了几次以后,也就不愿再干了。”这期间,这四姐妹既要照顾自己的家庭,又要勤奋工作。但她们一直践行着自己的初衷,诠释了雷锋精神。

  时光荏苒,今年已经是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了,虽然大家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也与以往有所不同,践行方式也不一样了,但大家学习雷锋精神的初心未变,雷锋精神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梁庆云 何芳芳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梁庆云 何芳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