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岁月回眸

时间:2021-01-12 09:09:01

  ○位于滁州的原津浦铁路滁县站货场

  ○津浦铁路初通时的照片

  ○津浦铁路全图

  1908年6月开工的津浦铁路,全长1009.48公里,穿越了我国河北、山东、安徽和江苏等地。它是清政府借款建成最长的一条铁路,可以说是旧中国铁路最为华彩的篇章。

  津浦铁路差点没经过安徽

  说起中国的铁路建设史,津浦铁路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津浦铁路北起天津,穿越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和江苏省,终于浦口,全长1009.48公里。据史料记载,它是清政府借款建成最长的一条铁路,可以说是旧中国铁路最为华彩的篇章。

  津浦铁路以山东韩庄运河铁桥为界,北段626公里用德国贷款,南段383公里用英国贷款。作为旧中国贷款建成的最长一条铁路,津浦铁路从开始动议到动工建设可谓经历了一波三折。但其修建速度之快却为清代铁路之最——前后只用了4年多时间就修建完成。据史料记载,津浦铁路北段于1908年6月开工,到1911年2月除济南以北的黄河大桥尚未建成外基本完工。南段于1909年3月开工,1911年10月竣工,在黄河大桥完工前先实行分段通车。1912年11月,经过三年修建的黄河大桥建成,津浦铁路全线贯通。

  我们都知道,当时建成的这条津浦铁路是穿过安徽的。但你可能不知道,津浦铁路原来设计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天津和镇江,大体循着京杭运河的走向,可以说是绕过了安徽。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反对的声音不少,一是如果按原计划线路,不光安徽,就连六朝古都南京都将被丢在主干线以外,这座古城在当时还是至关重要的;二是当时已在淮南发现了煤矿,这个物质资源无法忽视。而在得到消息后,安徽商民也四处奔走,要求铁路经徐州进入安徽境内,由宿州、蚌埠、滁州再出安徽界,直接到江苏的浦口。

  安徽及全国部分人士的呼声,最终得到了江苏铁路公司的响应。1908年1月31日,鉴于沪宁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张之洞、袁世凯奏明朝廷,终于确定了津浦铁路进入安徽到达浦口的计划。这样就能使津浦铁路直接连上沪宁铁路了。而据记载,当时建成的津浦铁路从徐州进入安徽后,在安徽境内的站点有30多个,分别经过了今天的宿州市、蚌埠市、滁州市等。

  当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津浦铁路变身京沪铁路,安徽境内的一些老站点已被取消,慢慢消失在铁路线上了。但我们今天在津浦铁路上细数这些站点,就像打开一部铁路史书,它们记录着当年津浦铁路的辉煌和繁荣。因为它们除了留下锈迹斑斑的铁轨和破败的道班外,还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特别是岁月的侵蚀,造就了它们非比寻常的积淀,这或许是一些新修建的豪华火车站所不具备的。

  津浦铁路为何在这里拐个大弯

  从地图上看,当时的津浦铁路由北而南一路下来基本都是直线,但从明光过来在一个叫三界的地方突然拐了一个差不多90度的大弯。从火车的行驶安全来看,这样的弯比较危险,但它确确实实存在着。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明光市的一个小镇,的确,三界虽然不大,但却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首先是关于这个名字,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呢。相传,古时候一对凤凰从凤落集向南飞,落于一个叫吴郢的小山村。这村早年只有十几户人家,但从这之后不断扩大为集镇,到了元末已发展成为200余户的大镇。这里因地处滁县、定远、盱眙三县交界处,元末开始在这里设镇,就取名为“三界”。其次,1932年明光市的前身嘉山设县时,三界就是县府所在地。这里地处皖东江淮分水岭之上,襟江带淮,地势险要,周围冈峦起伏,低山逶迤连绵,丘陵广布,树林茂密。

  当然,最让三界人骄傲的是,有着百年历史的津浦铁路更是在这里拐了个大弯。据相关资料记载,这里的大弯大约有三四公里长,一下子把铁路原来的南北向弯成了东西向。“因为这个弯,铺设的铁轨都是外高内低,防止火车甩出去。”好端端的铁路为什么要拐弯?原来这里还有一段有关慈禧太后的故事。

  晚清时候,就在明光市的三界附近出了一个大官吴棠。据史料记载,吴棠在三十多年的为官生涯中,光封疆大吏就当了16年,是皖东清史上唯一的封疆大臣,更是安徽清史上屈指可数的名人。在整个同治朝,吴棠一直与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曾国藩、陕甘总督左宗棠等疆臣齐名。李鸿章曾经誉吴棠为“天子知名淮海吏”,翰林院编修钱振伦也说他,“以民慈父,为国重臣。江淮草木知名,天下治平第一人。”由此可见吴棠在那个时代的影响,对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传,当年修建津浦铁路时,原设计图纸要经过老三界的吴棠墓地和吴公祠堂,吴家后人坚决不同意,说动了祠堂上慈禧太后的赐匾于大清江山不利,移了坟地就破坏了吴家风水。因吴棠曾有恩于慈禧太后,吴氏后人就托人把官司打到慈禧太后那里,慈禧太后感念当初吴棠的恩情,传旨铁路绕三界而过。这一绕,铁路拐了个大弯,长了七八里,多了一个新三界。

  虽然,慈禧降旨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确凿史料来佐证,但铁路拐弯绕道却是不争的事实。有研究者认为,在传统意识根深蒂固的旧中国,守住祖坟、保住风水是正常思维,而有着显赫身世的吴棠后人有足够的势力和实力,假借慈禧之名或者通过其他各种关系阻止铁路通过祖坟完全是可能的。

  因津浦铁路而繁盛的城市

  除了三界这个特殊的地方外,津浦铁路安徽段还有个地方也比较特别,那就是蚌埠市。有人说“没有津浦铁路就难有蚌埠市”。这话不一定完全准确,但至少也能说明蚌埠与津浦铁路的关系。

  据《蚌埠市志》等史料记载,津浦铁路正式营运时,蚌埠火车站刚建好,只是四间砖瓦房,东面搭个大席棚。虽然只是四间房子和一个大席棚,但由于蚌埠车站处在南段徐州至浦口之间,无论南来北往的火车,按那时车速,当天晚上只能到达蚌埠,火车必须在此添煤加水,旅客下车就地住宿,于是不起眼的小村镇以津浦线重要“宿站”的身份迈出了成为大城市的脚步,蚌埠因此成为连接京津沪的门户。也有相关资料表明,1909年津浦铁路蚌埠段和淮河大桥相继开工,蚌埠才骤然繁盛起来,人口剧增的。

  更为重要的是,凭借着津浦铁路“宿站”的优势位置,蚌埠很快成为政治和军事的要塞。辛亥革命的炮声中,淮上革命军阻止张勋抢占蚌埠这个军事要冲,在小南山进行过英勇的斗争;1913年军阀倪嗣冲将安徽省督军府首建于此。随着蚌埠站的发展,1917年又新建了整车货场(又称小站台),此后,蚌埠站更是南北军阀必争之地了。

  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后,津浦铁路上的蚌埠也成为通往其政治心脏的咽喉要地。1938年2月2日,为阻止日军南下,国民党部队炸毁了淮河大桥。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于1949年1月16日逃离蚌埠时再次炸毁了淮河大桥。蚌埠解放后,为保证渡江战役的需要,华东支前司令部征召王吉珍等十几名潜水技术好的人员来到蚌埠,参加搭建浮桥和修建淮河轻便桥工作。这一天,已在水下工作了5个多小时的王吉珍不顾个人安危,第六次下水抢修。但由于水流太急,水下工作时间过长,使得王吉珍体力透支严重,在挂沉箱第三个挂钩时不幸牺牲。在淮河轻便桥建成通车后,人民政府为纪念建桥而先后牺牲的王吉珍、刘建国、李鸿顺、周福贵、周建成、任武志6位烈士,在淮河大铁桥的南端特地竖立了“建桥烈士纪念碑”。

  100多年过去了,津浦铁路也从以前的繁荣慢慢归于平静。我们都知道这是现代交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津浦铁路上那一个个留下来的遗迹,却向人们诉说着历史。

  □李玉铭 程堂义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李玉铭 程堂义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