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皖人故事

时间:2021-01-05 09:11:41


 


  ○历经沧桑的柯武东故居


 


  ○年轻时候的柯武东

  他是肥东人,他深受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奔走于芜湖、合肥、凤阳等地,从事学生运动。22岁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展开了他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23岁时,他参加著名的湖南平江起义。而他牺牲时年仅25岁。他就是肥东县梁园镇柯岗村人柯武东。如今漫步烈士的故居,依然能感受到他在风华正茂的年龄段中,踏进了红色的革命风暴,挥洒人生的精彩,追寻壮丽的理想。

  故居今犹在

  柯武东故居位于肥东县梁园镇大柯岗自然村,这是一幢坐北朝南房屋五间、砖木结构青砖小瓦建筑。据柯武东烈士胞侄柯国康介绍,故居原是柯氏宗祠,粉墙黛瓦马头墙,门前开阔,有水塘两口,垂柳依依,水草丰茂,建于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走进东面两间,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虽多处墙体坍塌,排山、横梁、立柱仍挺立巍然,木雕精美可见,灰色青砖外墙,清水墙式砌筑,一切显得庄重、朴素、典雅。柯武东17岁之前都在这里生活,度过了童年和青年学生时期。

  1905年10月,柯武东出生于此,父亲柯廷升是地方绅士,人正派,能言善辩,经常代理地方穷苦百姓的官司。8个子女的生活重负,加上天旱虫灾和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柯家生活难以为继。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柯廷升变卖家里的田地房产到合肥开设小旅馆“荣升客栈”,但因人地生疏,同行排斥,地痞流氓骚扰,官府盘剥,时间不长,柯廷升便关停了客栈,带着一家老小返回老家小柯岗,房子没了,只能寄居在柯氏宗祠,依靠祠堂公用的几亩薄地和亲戚们的接济聊度生活。

  走上革命道路

  旧社会治安差,农村盛行练武健身、保家护村的风气,柯武东和一帮青少年投身于拜师习武行列中。他天资聪颖、悟性好,渐渐成了佼佼者。合肥的所见所闻和经历,使少年的柯武东初尝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黑暗,也自此接触到一些进步思想。回到家乡后,他一边参加农业生产,一边以宗祠为联络点,在梁园、蔡湾、大小陆岗一带以牌会友,走村串巷宣传革命道理,活动范围远至定远、凤阳,其间,与进步人士大户人家子弟刘耀坤秘密联络。

  17岁那年,柯武东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四处漂泊。时值安庆招收警察,经熟人介绍,柯武东便前往一试,结果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柯武东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做事认真,训练刻苦,加上有一定武术功底和几年私塾文墨,一年下来便崭露头角,受到教官和主管的青睐。毕业一结束,安庆警察局就把他要去当了警察。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新思潮、新思想逐步深入青年、学生和工农中,安庆地区掀起一场又一场革命风暴,这对柯武东启发很大。经过一番观察与思考,他最终放弃警察职业,只身一人投奔冯玉祥部队当兵。不久由战士、班长升到排长。他以身作则、作战勇敢,21岁时升迁为营长,奉命率部驻守山东桓台县。值得一提的是,受聘担任冯玉祥部队政治部主任的中共党员刘伯坚,经常向柯武东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使他懂得许多革命道理,逐步坚定了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理想信念。

  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受此影响,1926年初,柯武东毅然脱去旧军装,悄然潜入上海寻找党组织。在上海,柯武东经同乡柯章元推荐,和赵世炎、陈延年取得联系,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1927年7月,柯武东被上海地下党组织吸收为中共党员。其间,他往返奔走于芜湖、合肥、凤阳等地区,策划了凤阳中学学生总罢课。

  1928年初,遵照党组织安排,柯武东回到合肥,负责合肥东乡的地下党组织工作,继续在芜湖、凤阳等地发展革命力量,策动罢课、罢市行动。同年夏,柯武东远赴湖南,在彭德怀、滕代远和黄公略的领导下,参加了著名的平江起义。不久,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二团团长。1929年,柯武东率部转战在湘江边境地区,配合当地人民武装,打击国民党“围剿”部队。并与李绍九一起率领红军独立二团、三团,在江西吉安北部与国民党军队作战,连战连捷。1930年1月,柯武东任红军第六军军委委员和第一纵队司令员。同年6月,第六军被改编成红军第一军团红三军,柯武东任第三军第一纵队纵队长。

  血战高升岭

  1930年8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的第三、四、十二军,来到了江西的宜春、万载、萍乡一带,增援在湖南的红三军团。当时湖南的敌人气焰十分嚣张,公开叫嚷“围歼红三军团”“血洗文家市”。

  为了狠狠打击敌人的反动气焰,巩固和扩大红色革命根据地,8月18日,毛泽东、朱德在万载的黄茅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兵分三路,围歼在文家市一带的敌戴斗垣旅。红四军和红十二军分别从黄茅、桐木出发,担任左右两翼的包抄任务。而把从慈化高升岭正面主攻的任务,交给了黄公略率领的红三军,并由英勇善战的第一纵队纵队长柯武东担任先头部队的指挥员。

  柯武东带领一纵队战士,一路急行军,于8月19日晚准时来到了宜春慈化。当天晚上,柯武东给战士们作战前动员,布置第二天的作战任务,并和几位连长逐个检查了每个战士的战前准备。

  20日凌晨3点多,月朗星稀。柯武东率部轻装迂回到高升岭南侧山脚下,随着一声令下,战士们迅速发起勇猛进攻。敌人居高临下,凭险反抗,一时枪弹如雨,部队数次强攻皆未能奏效。眼看天已放亮,形势对红军越来越不利。柯武东又一次调整部署,组织80名短枪队员,每人4颗手榴弹。一个新的攻势再次掀起。柯武东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敌人被突然而来的猛烈攻势吓蒙了。几乎同时,后续大部队也如潮水般地攻了上来,旋即拿下高升岭。

  就在柯武东指挥部队乘胜追击时,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腹部,顿时血流如注,肠子也淌了出来。他忍受着剧烈的疼痛,一边将肠子塞进肚里,一边继续指挥追击。鲜血染红了石头,染红了土地,战士们赶紧将柯武东包扎一下抬往慈化战地医院进行抢救。“不要管我,追,快……”他嘴里喊着,一手仍极力撑起想站起来,但终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途中,这位杰出的红军年轻指挥员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时年25岁。

  英烈美名扬

  文家市大捷是红一军团成立以后的第一个大胜仗。战斗结束后,红军和文家市民众为柯武东举行了隆重的葬礼。8月24日,毛泽东对文家市战斗予以高度评价:“……敌之三团一营一机枪连兵力被我消灭殆尽,俘虏官兵几百名,内有旅长一名团长二名,敌官兵伤约一千,缴得步枪一千四百支……”为褒扬英雄的光辉业绩,边区苏维埃政府决定,将柯武东战斗过的文家市一带宜春市慈化区(今袁州区)更名为武东区。

  英雄柯武东,热血洒在高升岭,长眠在慈化的红土地上。新中国成立后,慈化人民为了纪念他,将英雄长眠的地方取名为武东村。

  在慈化镇老街西门口处,矗立着一座烈士陵墓,坐北朝南,造型朴实庄重,中间墓碑上镌刻着“革命烈士柯武东之墓”。右边石碑上刻有碑文:柯公武东/一九零五/生于肥东……坟茔复修/铭文难详/世人缅怀/万代景仰。的确,柯武东是红军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在毛泽东和朱德直接领导下的杰出将领,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与巩固,为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不朽功勋。他是肥东人民的骄傲。

  梁园镇党委政府依托本地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拟将集镇连接柯武东故居的1公里的东西向主要街道“振兴街”更名为“武东大道”,同时立足于柯武东烈士故居,加大柯武东英雄事迹的宣传力度,进一步传承红色历史、弘扬革命精神,着力打造植根梁园、辐射肥东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坚定信念,为振兴乡村做贡献。 □唐邦祝 何芳芳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唐邦祝 何芳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