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皖人故事 > 皖人要闻

“江淮桃李,半出其门”的徐淮校长(下)

时间:2020-11-11 09:32:10

  史为民

  在抗战前后,省立四临中之所以能够培养出这么多的卓越人才,之所以能够闻名遐迩,在阜阳地区乃至省内享有这么高的声誉,都与徐淮校长一贯坚守“以德育人,从严治校”的方针和有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密不可分。

  首先,徐淮校长在主持省立四临中期间,对新生录取的大门,一向把持较严。他始终秉持“择优录取,以试卷分数为准”的铁律。

  在每年度的招生工作中始终坚持两大原则:一、不徇私情。一次,他侄女考试分数未达录取线,便被拒于校门之外。其间,虽有徐姓长辈说情,也终未被录取。二、不畏权势。1943年,阜阳驻军一位军长的少爷报考四临中高中部,也因考试分数不够而未被录取。在招生期间,对阜阳当地一些绅士、官员的请托信函,徐是一概不拆阅、不回复。

  其次,徐淮校长还一贯勤恳治校、严肃校风校纪。每当新生入校之前,他都要对学生亲自面试。入校之后,新生班的班主任与级任导师,总是由他亲自担任。所以,他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思想状况都了如指掌。平时,学生除了正常上课之外,还必须按时参加早操与晚点名。前者是为了让学生勤于身体锻炼,后者则是为了防止学生外宿,以至寻花问柳彻夜不归。

  在严肃校纪方面,徐淮校长更是以身作则、一视同仁、铁面无私。凡四临中的学生,不论是军长的少爷,还是自己的子女,都必须和其他同学一样遵守校规校训,不许享有任何特权。如当时驻阜国军副军长侯镜如的少爷侯伯宇(时年约十二三岁),考入该校初中班后,就餐、睡觉都与班里同学在一起。平时的穿着也和其他同学一样,都穿着学校统一规定的草绿色土布军装。节假日侯镜如的侍卫来校接侯伯宇回家时,侍卫的坐骑都拴在校外,不得进入校园。卫兵也只准在学校门口的休息室坐等,不许进入学生宿舍或教室。这种一律平等而又严格的校规校纪,在当时的阜阳,乃至全省的中等学府,都是绝无仅有的。正因为四临中有着如此严肃的校规校纪,侯伯宇才时时处处不自居自傲,而是多年如一日地严格自律,认真攻读,虚心求教,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国内的一所名牌大学,大学毕业后曾被西北政法学院聘任为副教授。

  徐淮校长的女儿徐树英在该校就读期间,也毫不例外,与其他同学一样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不但从不迟到、早退,而且打扫室内外卫生和进行集体劳动时,也都积极主动地参加。就连平时的衣着打扮,也都和其他女生一样,没有丝毫特殊之处。

  另外,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徐淮校长还制定了一整套奖勤罚懒的制度。如凡是每学期在班内考试总成绩前五名,又操行端正、为集体服务热情者,则定为优秀生,给予奖励。对于中文、英语和数学三门主科有一科不及格者,则必须责令其留级。

  徐淮校长的以身作则、勤恳治校,还表现在如下方面。

  他与教导主任叶延昶既担任学校行政、教务领导工作,又分别兼任着生物、美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分别兼任高、初中新生班级导师。他们不仅在教学上严格要求,对学生循循善诱地教导,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带头遵守校规,与学生同甘共苦。不论是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夏季,总是天天和学生在一起,包括每天的升旗仪式,因为国旗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学生一起参加每天的升旗仪式,便可使学生天天想着国家与民族,从而增强爱国情感与抗日胜利的信念。

  当时,由于日寇的侵略与封锁,学校的生活十分艰苦,每餐八人一桌,浅浅四盘素菜。徐淮校长与学生在饭厅同桌进餐,同甘共苦,毫不特殊。因而,同学们虽然生活苦些,但是个个精神振奋,毫无怨尤。而学校的老师,更像辛勤的园丁,用自己的知识与心血,浇灌和培育着千万株桃李。故四临中校长徐淮,一向享有“江淮桃李,半出其门”的美誉。

来源:颍州晚报  作者: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