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珍档揭秘

中江塔为何“折损二层”

时间:2020-11-13 10:51:38


芜湖塔.jpg

  中江塔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芜湖市区仅存的两处清代以前的古塔,也是船到芜湖的标志。该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它的一、二层建设于明代,三、四、五层建设于清代。据《芜湖县志》记载:“工未竣,或谓与工关有碍,折损二层。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乃落成。”历时51年。县志中的“工未竣或谓与工关有碍,折损二层”的说法,值得商榷。这是因为芜湖工关和中江塔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地理事物,从风水地理的角度来看,也找不出中江塔有碍工关的理由。另外,芜湖工关始置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早于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中江塔一百多年,如果中江塔真的有碍于芜湖工关的話,那早在中江塔选址时就会考虑,不至于出现后来“折损二层”的情况。因为中国有句俗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就是七层塔,在佛教中,七层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如果不是因为其它原因(地基不牢),实属无奈的话,作为关系到芜湖风水的中江塔,是不可能减少层数的。再从芜湖工关和中江塔与全城人的关系来看,中江塔“此塔一成,真是文笔插天.官星鼎峙,人文秀发.阁阎殷富,风俗贞良,为合邑适万世攸长之福也”。如果是因为“与工关有碍”,就“折损二层”,而破坏芜湖风水的话,这在风水盛行的明清时期应该是很难想象的。

  不过,县志在记载“与工关有碍,折损二层”时,也是存疑的;前面加有“或谓”两字。“或”的基本解释是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这说明县志在记载此事时,也不是肯定的。因为县志成书于民国八年(1919年),此时距中江塔建成时的清康熙八年(1669年 )已经有二百五十多年,许多历史的事实已经模糊,出现不准确的记载也在所难免。当时也搞不清“折损二层”的真正原因,实际上就是一个中江塔之谜。

  2007年因滨江公园建设的需要,在中江塔北侧附近新建一条隧道,隧道基坑距塔最近约5米,深度约3米,为了对开挖的基坑进行加固,中铁芜湖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了该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在探明中江塔的基础型式时,他们采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对静力触探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在具体实施中,他们在与中江塔平行的3米处沿直线布置了3个静探孔,并在距塔0.5米处布置了1个静探孔作为对比孔,通过4个孔的静探曲线分析,发现孔静探曲线平均值显著提升,提升幅度约为10%,这说明受塔基及塔身荷载的长期作用,塔基础影响范围内的地基土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固结,土体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由静探试验结果得出,中江塔地基土经过300多年的固结,其承载能力达到显著地提升,其电阻率与塔基础材料电阻率差异已经很小。他们从浅基础和木桩基础两种基础型式出发,用软件建模分析中江塔沉降,最后得出现实中中江塔并没有因地基土承载能力不足而严重下沉,反而屹立300多年,因此推测中江塔之所以历经51年才建成,是在等地基土固结至满足沉降要求,原塔准备建7层,后来只建5层,“折损二层”,这可能是当时的地基土的承载力,达不到7层塔的要求。这次在中江塔的维修过程中,利用科学的手段探明了中江塔建造的时间长、折损二层的原因与“工未竣,或谓与工关有碍”无关。也解了中江塔建造的时间长、折损二层的原因之谜。

  从历史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中江塔所在的长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处,在古代曾经是古长江和古丹阳湖的一部分(此时江湖不分)。古代的长江芜湖段是发育在扬子准地台的挤压断裂破碎带上,此段长江流向几乎完全和挤压断裂破碎带一致。由于挤压断裂破碎带是由一系列断裂组成,宽度达几十千米,当时的长江和古代的“丹阳湖”是连成一片的。

  历史上的古丹阳湖远比后来当涂县的丹阳湖大得多,地跨安徽、江苏两省,今天的江苏高淳、溧水和安徽当涂、芜湖、宣城、南陵诸县之交的圩区即为古丹阳湖区,面积3000多平方千米,比今天的太湖还要大。后来的“芜湖”(湖名)当时也是古丹阳湖的一部分。

  具体到“芜湖”,南北朝时南朝的梁元帝萧绎曾写有一首《泛舟芜湖》诗:“桂潭连鞠岸,桃李映成蹊。石文如濯锦,云飞似散珪。桡度菱根反,船来荇叶低。帆随迎雨燕,鼓逐伺潮鸡”。诗名中的“芜湖”不是聚落的名称,而是一个湖泊的名称。古代的“芜湖”,碧波无垠,浩浩荡荡,它从今天的芜湖县黄池向西一直延伸到大小荆山一带,东西长约30里,东北与古丹阳湖相连。每当雨季来临湖面扩展到青弋江口;雨季过后水位下降,较高的地方露出水面,生长着一些喜湿的植物。这大片的湖泊湿地是水鸟成群栖息的地方,所以芜湖古代的聚落名称叫“鸠兹”。后来由于湖泊的淤积作用,湖水日渐淤浅,湖面不断缩小,原来的大湖变成了“蓄水不深而生芜藻”的“芜湖”。三国时期,今日的青弋江的入长江口一带还处在湿地的环境之中。

  三国时期,长江沿线战争频繁。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芜湖城从远离长江的鸠兹古城迁移的今天的鸡毛山一带。为什么当时不直接迁移到现在的青弋江的入长江口处,这是因为现在的青弋江口,也就是今天中江塔的位置还没有完全成为陆地,当时的青弋江口在鸡毛山附近。到了建造中江塔的明代万历年间,青弋江口虽然已经成陆,但因成陆时间较短,地基不牢,因此中江塔的建塔工期不得不延长。

  由此可见,中江塔到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时,虽然落成,但是终因地基达不到七层塔的要求,最后“折损二层”,成为五层的中江塔。

  胡毓骅


来源:芜湖文明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