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珍档揭秘

时间:2021-10-18 15:23:11

  《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14年)

  《关于确认报送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函》(2017年)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报送合肥市“智慧城市”实施方案的函》(2014年)

  合肥市城市交通超脑(资料图)

  从一座“环城”小邑,到如今定位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合肥的城市框架和定位在不断扩大和提升。而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智慧城市”建设……如今的合肥,正在抓好城市建设与管理,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品质的生态宜居城市。

  “传统经验型”到 “现代科技型”的转变

  1952年,合肥成为安徽省会。近70年来,合肥的空间格局历经了从“环城”向“滨湖”,再向“环湖”的华丽转变。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管理也不断提出新要求。而城市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城市管理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技型”转变。

  据《合肥市志》等资料记载,合肥解放后的1949年7月,市政府就招收了专业清洁工人20名,1951年成立了清洁队。虽然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较大改观,但一直到1953年,全市环卫设备仅有25辆小板车和2辆机动车,环卫工人靠着“一把扫帚”清扫大街小巷。如今,各类机械化、智能化的环卫清扫设备大量运用,合肥进入了机械化清扫作业时代。

  以小见大。合肥的城市管理也在一步一步向前发展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在管理上不仅深入推进了城市管理中心下移,创新城市管理执法模式,而且推行了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加强城市管理应急处理机制,在2007年2月成立了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2009年8月20日市人民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5年1月,合肥数字城管系统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方面开始运用。合肥数字城管系统覆盖全市4个主城区和3个开发区,将约400平方公里的覆盖区域划分为215个责任网格,对138万个城市区域进行“编号”,规范11大类133小类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和处置流程,当出现城市管理问题时,信息采集员通过数字城管系统及时上报,并迅速找到责任单位及时予以处置。

  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014年12月31日,中共合肥市委下发了《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从指导思想、管理模式和实施范围、系统运行和监督指挥机构、考核体系和制度建设、职责分工及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了管理责任网格化、管理流程闭环化、考核评价长效化、管理手段智能化,为科学、高效、精细管理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

  随着合肥被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对城市品质提出了更多要求。2017年3月31日,合肥市召开了城市管理提升年动员大会,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并将2017年确定为城市管理提升年。对城市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提质、提速、提品、提效”等四点要求,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治理水平。

  自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开展以来,合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关于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净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等“五化”要求,以城市道路交通与出入口环境整治、老旧小区与公厕环境整治、菜市场和摊点环境整治、城市立面与亮化环境整治、城市道路绿化与园林环境整治等五个“城市环境专项整治”为抓手,掀起了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热潮。

  据媒体报道,当时合肥市出台了一系列整治措施。比如,针对城市道路交通和出入口环境整治,出台了一年内计划建设社会停车场72处等措施;针对老旧小区与公厕环境整治,出台了对607个老旧小区制定三年整治计划等措施;针对菜市场和摊点环境整治,出台了对全市110处合法摊群点实施提档升级等措施;针对城市立面与亮化环境整治,出台了确定立面品质提升任务路段27条等措施;针对城市道路绿化和园林环境整治,出台了设置花境202处提升城市“颜值”等措施。这一点在档案中也有体现。在2017年3月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确认报送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函》中,就指出,“市林园局、市规划局、市重点局作为‘城市道路绿化和园林环境整治’的牵头单位,正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细化确定各项具体目标任务。”“确定为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城市道路绿化和园林环境整治’的具体建设项目,将接受市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指挥部的严格考核,同时都应纳入市大建设计划。”

  据档案记载,在提升过程中,合肥市还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围绕“三面”(路面卫生、街面秩序、立面容貌),突出“四重”(重点交通枢纽、重要城市干道、重点街区、重要景点),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可以说是以一种“绣花”功夫开展城市管理提升行动,用一种“精耕细作”的态度,抓好城市建设与管理。

  建成全国首个“城市中台”

  2013年9月,合肥市正式被国家科技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2018年8月,合肥市又入选“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试点城市”。随后,合肥市在智慧民生、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推动着“智慧城市”管理服务智能转型和升级发展。

  随着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批准,2014年,合肥市就制订了智慧合肥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2014年6月27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向省科技厅报送了合肥市“智慧城市”实施方案。在这份名为《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报送合肥市“智慧城市”实施方案的函》中,附录了《智慧合肥试点实施方案》。

  “智慧合肥的总体架构概括为‘一张未来网络、一个大数据运营中心、六大重点工程,N个特色产业集群’(‘智慧合肥1+1+6+N’发展架构),即规划建设一张满足移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应用的新一代网络——未来网,建设一个大数据运营处理中心,带动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旅游、智慧社区等重点工程的建设,通过自主核心技术产品的开发应用,形成具有合肥地域特色的公共安全、微电子、智能语音、量子通信等产业集群。”关于智慧合肥的总体架构,《智慧合肥试点实施方案》中这样写道。而智慧合肥的总体目标则是,“通过智慧合肥试点建设,应用我国自主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集中应用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形成公共安全、智能语音和量子通信三大产业集聚;寻找和总结一条符合国情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和商业模式,积累经验;构建智慧合肥特色应用、技术和标准体系。”

  作为实施方案“重头戏”的“重点任务”,被归纳为“1+6”模式,即建设1个支撑平台,实施6大重点应用示范工程。具体分为大数据处理支撑平台及城市安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社区和智慧民生等。在这个实施方案的指导下,合肥的“智慧城市”建设有序开展,城市管理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升。特别是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纵深展开,2019年,合肥在全国首次提出“城市中台”概念,并于2019年4月正式启动建设城市中台。

  所谓“城市中台”,就是以数字技术为工具、以数据为生产资源、以标准数字服务为产出物,实现对城市级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数字技术的统筹管理,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标准化服务的中间平台。合肥城市中台以城市治理“精细化”、社会服务“人性化”为目标,助力民生服务、助力精准治理、助力简政放权、助力经济发展,从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全国的“第一”,自建设到2020年底,合肥城市中台已实现全市20多个重点应用领域2000多类数据共享、技术共享、业务协同需求的统筹管理和统一响应,高效有序地为合肥市住房保障审核、合肥市公证办理、合肥通社会综合服务等应用组织服务生产和运营,共计减少137万多次材料提交及审核工作。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合肥城市中台向皖事通推送数据53.7万条,报送合肥返程人员信息187万条,在疫情发现、预警和应急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市“安康码”推广、应用服务中,贯彻了“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的精神,落实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要求,为广大群众健康及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便利的服务。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程堂义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