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珍档揭秘

时间:2023-05-23 15:50:14


 


  赖少其在创作徽州版画


 


  赖少其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

  赖少其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曾在安徽任职多年,大力推动了安徽文化事业发展。在刚刚过去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展出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赖少其非遗艺术传承及弘扬文献作品展”,系统介绍了赖少其与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艺术渊源。

  推陈出新“芜湖铁画”

  1959年春,赖少其调来安徽工作,担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联主席。此时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前夕,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布置装饰人民大会堂的安徽厅,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这一任务就落在了赖少其身上,由此开始了他与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艺术渊源。

  赖少其深知布置装饰安徽厅意义重大,因此他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作为艺术家的赖少其,了解安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认为要将人民大会堂的安徽厅装饰好,可以充分利用安徽这些民间传统艺术。首先作为大厅迎门屏风装饰,他就选择具有安徽人文历史、徽派地域特色和独有工艺风格的芜湖铁画。

  我们知道,芜湖铁画是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但在上世纪50年代末,芜湖铁画技艺已经失传很久。赖少其决心将这宝贵的传统艺术发掘出来,并加以弘扬,为装饰安徽厅服务。据史料记载,为了发掘这个工艺品,赖少其深入民间访问,终于打听到芜湖铁画创始人汤天池有个弟子叫储炎庆,在芜湖以打镰刀为生。赖少其就把储炎庆从芜湖调到合肥来,并在合肥模型厂成立了铁画车间,由储炎庆带一班学徒恢复铁画的创作。

  为了提高芜湖铁画艺术,赖少其提出芜湖铁画制作必须与画家相结合,他组织国画家王石岑等设计《迎客松》的图样,然后交给储炎庆制作。经过储炎庆和画家们精诚合作,日夜奋战,不久,大型铁画《迎客松》终于制作出来了。据史料记载,铁画《迎客松》宽4.5米,高2.5米,可以说是一件空前而绝无仅有的巨制,仅钢铁就用了800公斤,加上画框以及配套的屏风架,足足有1吨重。其中松针就有一万多根,每根松针还要敲出沟槽,锻出松花,并要挑出毛刺,由若干松针集成松球,若干松球组成松枝;再由小枝到干,直至主干……

  《迎客松》在安徽厅陈列后,受到国家领导人的称赞,周恩来总理看到铁画非常高兴,并要求把这幅铁画从安徽厅搬到国家厅前面。外国使节呈递国书在迎客松前面,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与国际友人合影留念,也站在迎客松下面。迎客松象征着友谊,万古长青。而赖少其构思主题并组织国画家和铁画传人合作制作的芜湖铁画《迎客松》,可以说是他传承非遗并在艺术上推陈出新的经典代表作。

  大力推广“庐阳花布”

  除了芜湖铁画,赖少其根据安徽厅高大的墙面结构,为了突出艺术效果,还构思了大幅套色版画的创作主题,倡导和带领一批中青年艺术家学习、研究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版画的传统艺术,组织安徽各地版画家深入生活、写生取景。之后,他亲自参与并合作创作了《黄山后海》《节日的农村》《旭日东升》,以及《黄山宾馆》《陈村水库》《沸腾的马钢》等共6件大幅套色版画,布置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

  赖少其还对安徽的“三雕”——木雕、石雕和砖雕,特别是砖雕进行了挖掘、恢复和发展的工作。同样他也是以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装饰为契机,到歙县找到了一些过去曾经搞过砖雕的工人,把他们请到合肥来成立砖雕创作小组,制作砖雕作品。不久后,两幅砖雕作品《百花齐放》和《五谷丰登》完成了。这两幅砖雕作品比过去的要大好几倍,每件作品都由十二块红砖组成,每块砖有一米五高,形成了一幅巨大的砖雕。而这两件砖雕作品镶嵌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门楼上,造成了一种古色古香的气派,显示了强烈的具有安徽民间特色的特点,令人耳目一新。

  在合肥市的非遗项目中,有一项是“庐阳花布”,这是安徽省群众艺术馆张志等人在上世纪80年代开发民间挑花并创新设计的新产品。赖少其对这项工艺也是大力支持,不仅把它用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布置,而且特别撰文鼓励和推动非遗的传承及提高民间工艺产品的实用性、观赏性,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

  “庐阳花布一出来,买的人很多,很多女同志购买庐阳花布做衣服穿。在外事工作中将庐阳花布当作珍贵礼品,赠送给国际友人。不仅是群众欢迎,也受到专家们的赞扬,曾有两位教授一下子买了一百五十元的庐阳花布。如此受到欢迎,足见它的成功之处。”赖少其在他的《漫步庐阳花布——工艺美术一例》一文中这样说道,“庐阳花布的成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就悟出一个道理:来自民间的工艺美术,经过提高了以后,再加以生产,生产出来了,又受到群众的欢迎。这三个环节,如果成功的话,那就说明成功了。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这在国际市场上也会受到欢迎的。”

  的确,在赖少其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多部门的共同努力,庐阳花布开发出来后产生了不小影响,中国美术馆发出邀请庐阳花布来京展销、销售,这是史无前例的;同时也引起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的重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甚至决定把当年的全国学术年会放在安徽召开。庐阳花布因此批量加工供应广大市民。

  与严凤英的深厚情谊

  作为安徽文艺界主要领导,赖少其还对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黄梅戏特别关心,不仅就节目细节提出了大量的内行意见和建议,而且与黄梅戏主要演员严凤英等结为朋友,体现了他与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及艺术家之间的深厚情谊。

  据史料记载,严凤英对书画也很感兴趣,经常到赖少其家里看画、看字帖,听赖少其有趣地讲授书画艺术的知识,时间一长,她对国画、西洋画、书法等增加了欣赏力和理解力,从而也使她从单一的舞台演唱到了多元化表演。严凤英对赖少其夫妇很敬重,只要排了新戏必定请他俩来看,第二天就上门讨教了。如此这样的交流,让严凤英不仅吸取黄梅戏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吸取其他戏种,比如京剧等剧种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对黄梅戏进行改革创新……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央和省委拟派省黄梅戏剧团去印尼访问演出。省委主要领导亲自布置《天仙配》的服装布景要重新做,并请赖少其指导把关。赖少其当时在上海治病。接到任务后,他就在病床上具体指导这项工作,总体把握设计。从造型到色彩一一指点,所有设计图纸都在他精心指导下定稿拍板。绣服装的金线要用六两黄金,在赖少其主持下省委领导批准同意。中共华东局还派专人帮助落实服装制作厂家。一套套金绣的仙女服装,倾注着赖少其对黄梅戏艺术的深情……

  1977年,相关部门对严凤英进行了平反。赖少其知道后,即席写就了悼念严凤英的《落花曲·吊严凤英》:“十年落花无数,何来锦囊?亦无埋花处。花在泪中难为土,举起招魂幡,犹有伤心处。春满江淮花起舞,燕子已归来,君在九天碧落处。”并请时白林谱成曲子。在随后举行的严凤英平反昭雪大会上,赖少其作词、时白林作曲的《落花曲·吊严凤英》作为唯一的节目在会上演出,《落花曲》的曲调还作为哀乐在追悼会上演奏。

  除此之外,赖少其对以宣纸为代表的“文房四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情有独钟。据史料记载,在赖少其的指导下,宣纸的质量得以改进,品种也更多样化。1985年4月,赖少其应邀赴东京举办“赖少其书画近作展”时,就向主办方提出举办“安徽文房四宝精品展”,对外宣传了宣纸、徽墨、宣笔、歙砚等徽派文化的人文历史和中国民间的非遗精华。

  总之,在这次为期几个月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赖少其非遗艺术传承及弘扬文献作品展”中,展出的历史文献和艺术作品,内容涉及诸多文艺界的重要历史事件,颇具文献与艺术价值。展览不仅反映了赖少其艺术面貌的多样性,更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和时代价值。

  □方磊 程堂义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方磊 程堂义  编辑: 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