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岁月回眸

时间:2022-05-10 09:44:24


 


  当年挖河的场景(资料图)


 


  当年的挖河工具(资料图)


 


  《关于茨淮新河工程调整概算的批复》部分

  □何芳芳

  百万民工开凿新河

  1971年冬季的淮河北岸,亳州、阜阳、淮南、蚌埠等地百万群众在凛凛寒风中奔向怀远县上桥镇,挖出了第一锹土。绵延十公里的河场上每天都是红旗猎猎。人群中就有蒙城县岳坊人陆亚华的身影。

  虽然年过七旬,但他的记忆还是如此清晰:“当年,蒙城县组织3.7万民工,在怀远上桥工地开的誓师大会,那个场面真是壮观。开河工地上,人们迎着招展的红旗,有的用锄挖,有的用铲铲,有的用肩挑,一个个喘着大口粗气,但就是没有人喊累喊苦。”

  省档案馆馆藏的1980年1月25日《关于茨淮新河工程调整概算的批复》中《茨淮工程概算调整核定投资表》“工程项目”栏中“河道工程——土方工程”项目中有这一个数据:“原批概算土方为20478万立方米,现调整为2107万立方米,增加592万立方米。”其中,阜阳地区土方说明一项中“原概算土方20020万立方米,调整为20382万立方米。截至1978年底完成17252万立方米。”怀远县土方说明一项中“原批土方37万立方米,调整为498万立方米,截至1978年底完成403万立方米。”

  这组数据足以说明开挖茨淮新河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更好地统筹安排人员和物资,阜阳地区成立茨淮新河工程指挥部。随着工程的进展,阜阳地区的临泉、界首、蒙城、凤台、涡阳等11个县分别成立茨淮新河工程指挥所,担负茨淮新河土方工程施工任务。

  据《阜阳交通志》记载,茨淮新河于1971年动工开挖,历经10个冬春于1980年完成了插花以下110公里河道的全部土方工程,对插花以上24.2公里,暂按40米底宽小断面开挖。该工程规模浩大,开挖时先后动员了12个县的民工施工,累计动员民工达181.55万人次。

  开河过程中的苦与乐

  说到艰苦奋斗,在那个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年代里,开挖茨淮新河靠人力,人们用锹挖土,用肩挑土,用板车运土。为了把沉积的淤泥从河底全部挖出来,数九寒冬里,人们脱掉鞋袜,相互搀扶着往水里走;参与挖河的民工住的是人字形的庵棚,睡的是地铺,伙食是以红芋粉为主的杂面馍,配上粉丝、萝卜为主的杂烩汤以及老咸菜。

  陆亚华回忆说,当时所有参加土方施工的人员采取民兵建制形式。每个施工季开始,数十万民兵拉着粮食、工具等,从不同的地方出发,拉练行军一二百里,浩浩荡荡直奔工地;完工时,也由干部带队安全返家。“开河肯定是辛苦的,去参加开河的人都知道。但大家都是有思想准备的,所以一到工地,大家都很乐观,有说有笑,真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除大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外,工程夜以继日地推进。工地上整日红旗招展,激昂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公社、队组之间自发展开了劳动竞赛,每个河段的负责人计算每日开挖的土方,工程指挥部每天统计上工地的人数和挖掘土方数。隆冬时节,工地上寒风刺骨,但建设者们却流淌着热腾腾的汗水。这样的艰辛,非亲历者无法体会,其间感人的故事数不胜数。

  今年71岁的蒙城县城关街道庄子社区李茂友回忆说:“1971年,我20岁就参加建设茨淮新河。苦就不用说了,那年冬天特别冷,我记得还下大雪。但年轻人特别有干劲,大家不怕苦不怕累,每天早晨四五点就起床,然后吃过早饭就去上工。”

  今年73岁的徐振祥是立仓镇薛庙村人,是当年的挖河劳模。当时徐振祥是生产队长,1974年农忙结束后,徐振祥来到了河场。由于机械较少,土方开挖运输主要靠人力,用锹挖土,用肩挑土,用车运土。工地上凹凸不平的路被压平,平平整整的路再碾出深深的辙沟来。“早上5点多上工,晚上要忙到七八点睡觉。大冷天的,都有人光着脊梁,手上都磨出许多血泡。但人人争先恐后,一车跟着一车,一锹接着一锹。有时候稍微休息一下,身上酸痛。”

  在注重精神力量、倡导艰苦奋斗的年代,参加建设茨淮新河的劳动者都是自带被褥和生活用品,睡的是简易工棚、稻草地铺,吃着简单的饭菜。但是,当时大家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水患得根除、农业得丰产、家乡得富庶!

  《茨淮新河之歌》纪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荒原野岭无影踪,碧波万顷多壮美。生态园林映朝晖,民宿新村比翼飞。巍巍大桥跨两岸,淙淙河水披绿翠……晨星闪耀迎我上工地,明月当空送我归营房。青春似火化冰霜,汗水汇聚千重浪。新河滔滔通天下,治淮谱出新篇章。”这就是那首感人肺腑的《茨淮新河之歌》。关于这首歌,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一段故事。

  上世纪70年代开挖茨淮新河时,正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之际,大批下放皖北的知青亲历了茨淮新河工程建设,对茨淮新河,他们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茨淮新河工地简陋的工棚里,上海知青陈嘉林写下的《茨淮战歌》,描述了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建设情景,以及对新河的憧憬。时光荏苒,到了2018年,另一位上海知青赵鸿生主笔将此歌谱曲并改名为《茨淮新河之歌》。2019年,蒙城上海知青合唱团在沪蒙两地激情演唱了这首歌并拍摄成MV,以纪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知青薛松鹤回忆起这段往事,感慨万千。“当年开河情景犹如昨日之事,大家齐上阵,整个工地上人山人海、彩旗飘扬,号子声不绝于耳。每次想到这种场面,就想起与蒙城父老乡亲结下的那些情谊。”

  1971年冬天,当时只有17岁的上海知青刘昶成为了茨淮新河建设者。刘昶回忆说:“我们所在蒙城县柳林镇,距怀远县上桥村共120多里地,我们走了两天。到地方一看,那真是人山人海,大家都忙着搭庵棚。开工那一天,大家都特别激动,拉着平板车、独轮车,想着能为治淮出一份力,干劲十足。”

  “我从来不偷懒,独轮车上面装满了土,我还要加一点。”刘昶笑着说,“基本上6点多上工,8点回来吃早饭,9点再去工地,到了12点多回来吃饭。午饭后就到下午5点多下工。有时候为了多干一点,晚上也上工。就这样,前前后后干了200多天。”

  让刘昶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莫过于蒙城老乡做的一套新棉衣。“那时春节快到了,天气十分寒冷。队长看我衣服单薄就跟我说,让队里给你做一套里外都新的棉衣。过了几天,我就收到了新棉衣,特别感动。”1972年5月18日,刘昶被蒙城县茨淮新河工程指挥所评为“治淮模范”。50多年过去了,刘昶依然记得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如今,茨淮新河仍发挥着泄洪、排涝、灌溉、航运、供水功能。当年设计、开挖茨淮新河的人都已经老去,但人们不会忘记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茨淮新河工地上的汗水、号子声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本文由梁庆云审核)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何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