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岁月回眸

时间:2021-08-11 15:56:48


 


  ○照相馆内的老式相机(资料图)


 


  ○《印发〈照相业座谈会纪要〉》(部分)


 


  ○《财贸简报第11期:照相馆职工离店承包》(部分)


 


  ○《合肥市服务局关于设立钟表照相器材供应门市部的报告》(部分)

  你上次去照相馆是在什么时候?“咔咔”一声响,白色灯光一闪,一张照片就定格了下来,让人回味良久。时光回到上个世纪,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张一寸照、到结婚时的老式婚纱照、再到每年喜气洋洋的全家福,照片定格了人们太多珍贵的记忆。虽然那些老照相馆已随时光渐行渐远,但泛黄的老相册已然连接着过往和如今。

  曾经照相是一种奢侈的事儿

  据安徽省《商业志》记载,1879年,芜湖第一家“见我楼”照相馆在码头开业。1912年,中国人程海鹏从日本学得照相技术回到芜湖,并在那里开办麒麟阁照相馆。到抗日战争前,芜湖已有华光、太平洋、汇芳等照相馆共18户,安庆也已有照相馆7户……这些成为安徽较早的一批照相馆。

  到建国前,芜湖照相馆发展到56户,蚌埠12户,合肥23户,但都规模较小。建国后,照相行业被列为特种行业。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合肥、蚌埠、芜湖、安庆、淮南、铜官山、屯溪等7市共有照相馆56家,随后由于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照相网点减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一些新兴城市和工矿区更显得紧张,这样看来,增加照相网点和器材供应势在必行。

  安徽省档案馆馆藏1961年《合肥市服务局关于设立钟表照相器材供应门市部的报告》记载,“各种摄钟器材供应缺乏与规格品种不全,因而不能满足群众需要。”所以,“拟在本市设立一个钟表照相器材供应门市部,抽摄钟业务较熟悉的人员二至三人,负责组织摄钟所需器材,直接解决我局所属摄钟行业的需要……”

  此后照相渐渐走进人们生活。但即便如此,在当年,拍照也是一种高消费,是一件奢侈的事儿。因为当时没有彩色胶卷,人们在照相馆里照的还是黑白照片,要想将黑白照片变成彩色,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相片洗出来,后期由上色师,像画画一样在相片上涂上想要的颜色,达到一种彩色相片的效果。传统的照相行业,从布光、照相、冲印、整修、上色、晒片、装框等要经过1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很多讲究,最辛苦的还是在暗房里冲底片,曝光时间多了相片要“过火”,时间少了反差又不够,洗出来的照片没有层次感,所以修理底片尤为重要。底片往往要经过极其细致的修整才能冲洗,底片修完冲洗出来,还要在照片上进行二次修理和手工上色。这样一张照片从拍摄到完成,要花费好几天时间,所以要拍出一张好看的照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要考验相馆师傅的功夫如何。正因为照相工艺的繁琐、成本又偏高,所以照相价格偏高。比如,上世纪60年代,5分钱能买一堆萝卜,上好的黄花鱼一斤才两毛五,而到照相馆照一张1寸黑白照却要六七毛。

  上世纪80年代,照片风格更加多样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营照相馆墙上挂着规定,明确要求:不准奇装异服,不准浓妆艳抹,不准烫头发,只能穿一种颜色的衣服。因此拍出的照片风格刻板、单一。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大家逢年过节要去照相馆留影的热情,哪怕每次都要起早排队,以及拍照后要等几个月才能拿到照片的漫长等待。

  到上世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人们追求时尚,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一股崭新气息扑鼻而来,呈现在镜头里的人们变得越来越新潮,越来越与之前大不相同。照片类型也更加多样:半寸照、书签照、分身照、风景照、生活照、办公照、商品广告照……可随意供人们选择,与此同时,不少照相馆还推出了更加时尚的人像艺术照,并提供出租礼服、西装、领带、披纱等服务,一度受到人们的欢迎。

  随着照相技术的改进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这一时期照相馆的拍摄素材也变得丰富。以前从未用过的塑料花、太阳帽、黑墨镜成了时尚人士青睐的道具,烫大波浪头、连衣裙、遮阳帽、蝴蝶结,成为女孩子的不二选择,男生的运动服、喇叭裤,“蛤蟆镜”在拍照中“闪亮登场”,服装色彩一改往日的单调,变得绚丽多彩,照片的风格也变得活泼动人。

  因此,那时拍全家福不仅是一件隆重的事,而且也成了一件时尚的事,逢年过节,全家老老少少簇拥着长者来照上几张留作纪念,极大地促进了照相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照相业实行多渠道经营,社会各部门及个体户经营增多,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在1982年6月8日《印发〈照相业座谈会纪要〉》的档案中我们可见照相业发展的成效。“全省供销社系统照相业情况,是比较好的。网点有所发展,人员有所增加,营业额上升。……补充了供销社网点不足,方便了群众,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供销社照相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讲究经济效益。”

  省档案馆馆藏的1983年1月11日《财贸简报第11期:照相馆职工离店承包》档案中也记载了这一现象,“由于服务热情,讲究信誉,营业情况越发兴旺。吕克明承包后三十个月,已按规定向县照相馆交足一千六百二十元,个人每月所得在一百五十元左右。”

  “老字号”照相馆定格时代记忆

  在合肥,提到“老字号”照相馆,就很自然勾起人们对“东风”照相馆的记忆。就是这家“老字号”照相馆,曾为合肥的文化与风情留下无数影像,多少普通百姓的第一张生日照、工作照、结婚照、全家照,都在这里“出品”。在人们的心里,这个名字响亮的“老字号”,不仅仅是一个拍照的地方,更是一位忠实的记录者,见证着几十年来合肥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变。曾位于老省委对面的东风照相馆,在1958年之前还是一个只对内开放的照相馆。1956年,作为一家国营企业,东风照相馆并不对外营业,店里的主要业务,是来自市直各单位,领导视察、工作会议等,都由东风照相馆承担拍摄任务。1958年开始正式对市民开放,那时候去东风照相馆拍张照片,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老合肥市民曹永玉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合肥人流行照婴儿百日纪念照、新婚纪念照、全家福照等,当时照相馆还布置背景。为了拍照,大家都精心准备,把家里最好的服饰穿戴得整整齐齐,在照片里展示最美的自己。”

  城里有照相馆,那么农村人想拍照怎么办呢?在《印发〈照相业座谈会纪要〉》的档案中就记载这样一段,“照相业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行业,农村照相业是供销社基层网点建设的组成部分。发展农村照相业满足农村群众需要,是农村商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此外,上世纪80年代的照相师傅们不仅可以走街串巷,而且还能提供上门服务。《财贸工作简报第11期:照相馆职工离店承包》档案中就记载了上世纪80年代凤台县国营红旗照相馆一位职工吕克明的故事。他离店承包,个体经营,奔走在各个集镇村庄开展照相业务,农忙时便带着女儿在农村流动服务,逢集在集头设点,闭集则走村串户。既能为社员照“全家福”,又能为青年男女照风景相;既能在饭前饭后为社员照,又能在课前课后为学生照。这时,照片渐渐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如今一部手机就足以让我们实现“随时随地想拍就拍”的自由,从拍照方式的变迁中,我们可以读出很多。在几十年的历史中,照相馆承载着一个人、一座城市的记忆和情怀,上世纪的那些照相馆,已然为人们留下很多珍贵的影像,而它也不仅仅是一个拍照的地方,更是一位忠实的记录者,见证着几十年来人们生活点点滴滴的变化。 □梁庆云 马晶晶 何芳芳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梁庆云 马晶晶 何芳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