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岁月回眸

时间:2021-08-05 10:13:21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理发、洗澡收费标准的报告》(部分)


 


  ○《印发“关于九龙岗煤矿依靠群众管好职工浴室的情况报告”的通报》(部分)


 


  ○记忆中的浴池(资料图)

  热气蒸腾的大水池子,粗糙的铸铁管道,老式的旋转水龙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到冬季,很多人都有结伴去澡堂子的经历。在安徽省档案馆里,有不少关于澡堂的馆藏资料,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聊聊澡堂子的故事。

  工厂里的职工浴池

  浴池俗称“澡堂子”,相传元代寺院僧人“香水行”就是洗浴行业的前身。随着商业服务的发展,洗浴业在清代逐渐兴旺起来。其实安徽浴池业兴起已久,相传阜阳市玉池塘浴在明代就开始创建。像六安地区所属六县城关,自光绪六年(1880年)到民国期间,相继有31家浴池应市,其中寿县城关就有6户,比较有名的是建于光绪年间的建华池。

  据安徽省《商业志》记载,建国初期,芜湖浴池业达38户;当时只有10万人口的蚌埠市,也有浴池13户,躺椅1800张;合肥、安庆也都分别设有浴池13户和11户。其中较有名气的,如蚌埠的新浴池、天然浴池、玉清浴池、怡园浴池,芜湖的大观园浴池等,但一般的浴室都规模较小,设备陈旧,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城市浴池业网点调整合并,据统计:合肥、芜湖、蚌埠、安庆、淮南、铜官山、屯溪7市共有浴池52户,新兴工矿区为数更少,铜官山仅有一户浴池,只能同时供30人沐浴;马鞍山没有女浴池,女职工洗澡要乘车去南京。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城市人口大量增加,浴池不仅网点少,且布局不合理。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没有浴池网点,洗一次澡,往往要跑10多里路到市中心。洗澡已成为城市人民生活中一大难题。

  在这一背景下,安徽各地市的很多厂矿企业都开始办浴室,方便职工洗澡。像芜湖纺织厂、合肥轴承厂、合肥铸锻厂、濉溪厂等等。但当时工厂的浴室比较简单,大多数是沿墙砌一个长长的木板台子,台子上开有许多大小一样的拉盖衣服柜子,但舒适干净,颇受职工的欢迎。

  在安徽省档案馆馆藏的1961年9月21日《印发“关于九龙岗煤矿依靠群众管好职工浴室的情况报告”的通报》中就记载了淮南九龙岗煤矿职工浴室的情况。档案中提到,“其实洗澡,对于每个煤矿工人来说,是每天不可缺少的事情,是直接关系到职工身体健康和生产的大事。”“对于煤矿工人来说,搞好职工浴室就是一项重大的卫生福利工作。”

  原来在解放前,该煤矿只有一个能容二十多人的小浴室,绝大多数职工都洗不上澡。直到解放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煤矿才扩建和新建了浴室。“目前该矿共有三个职工浴室和一个家属浴室。三个职工浴室有大小浴池九个,总面积约一百四十平方米,同时可供三百多人入浴。”当然,扩建的浴室也少不了一些基础设施,职工浴室中都有哪些设施呢?在该档案中也有记载。“在职工浴室中,有浴池、淋浴、便池、洗脸池等设备。还设有更衣室,这就为职工洗澡换衣创造了便利条件。”

  不仅如此,该煤矿还制定了浴室卫生公约,举办了看管浴室的工作人员劳动竞赛,以确保做到五勤(勤换水、勤打扫、勤消毒、勤宣传、勤检查),改善职工洗浴环境。“由于浴室的改善,对减少皮肤病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采煤三区八队,共有八十多人,去年同期有一半人请病假,而这些病假中又有百分之八十是由于生疮引起的。今年由于浴室的卫生有了改进,以及加强了其他方面的工作,这个队生疮的工人大大地减少了,从而保证了出勤。”

  一两毛钱能洗一次热水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绝大多数人家都不具备家中洗浴的条件,而城市里面的工厂、单位的浴室,也只提供给职工使用。因此,洗个澡,尤其是在冬季能泡个热水澡成了居民生活中比较要紧的一件事情。公共浴池成了人们的首选,浴池分为男浴女浴,一般都有木制的单人床位可以躺卧,另外还有休息室。除洗浴之外,澡堂子均设有搓澡、修脚、理发等服务项目。每到腊月,就是澡堂子最忙碌的时节,无论哪个时段去,大池子里的人都如同下饺子,而想洗盆池更要排好长时间的队。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就要延长营业时间。1961年《关于将理发、浴室、熟水三个行业改变工资制度后的情况书面汇报的报告》档案中就记载了这一年调整工资制度和管理办法以后浴室业发生的变化。“原来是上午十二点开门,晚上九点打烊,现在未到营业时间就开门,晚上增设木盆澡业务,供应到夜间十二点。”这样一来,人们的洗浴时间有了更多的选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浴业服务水平也在提高,1982年4月《获奖文章九:小沧浪浴室认真抓好职业道德教育 大兴浴室文明服务新风的做法》档案中就记载了浴室服务的可喜变化——制定服务细则。“即:观察询问,热情招呼,及时安座,礼貌挂衣,送上浴具,提醒安全,帮围浴巾,满足汗巾,送上开水,谦逊道别等十道程序。”该档案中,还分享了几个小故事。小沧浪浴池开业之初,盆浴并未开放。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拄着拐棍来洗澡,该浴室的员工胡荣进赶忙迎上去,扶着老人坐下。她估摸着老人站着淋浴是不行的,就找来木盆和凳子,让老人坐着洗,老人十分感谢。后来,她经常来这里洗澡,还逢人就夸赞这里的服务态度好。不仅如此,一次在女浴室内,有两位来洗浴的客人说起了座位上来历不明的孔雀牌手表,这在当时还是稀罕物。当班的职工洪菊美和秦家秀了解情况后,得知一个女客人脱衣服时用力过猛,导致手表从口袋掉落。几经打听,两位职工找到了失主。

  那么来公共浴池洗一次澡要花多少钱呢?1984年7月31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理发、洗澡收费标准的报告》档案中就记载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洗澡的价格。由于燃料、物料价格提高等因素,造成企业成本上升,鉴于此,合肥市在这一年适当提高了洗澡的收费。比如,男池普通座由原来的0.14元提高到0.18元,男池沙发座由原来的0.23元提高到0.28元,女盆池、淋浴由原来的0.25元提高到0.30元,价格最高的男白盆池由原来的0.30元提高到0.40元。

  修脚师傅为老人家治好了足病

  虽然那时的浴池设备还相对简陋,但服务项目却一点也不少,比如理发、修脚、捏脚、刮脚、搓背、捶背、拿酸筋等。可见洗澡是一件享受的事。当时讲究的浴客请搓澡师傅搓背,有脚病的则请修脚师傅修脚,要理发的可请理发师傅剃头刮脸再加头部按摩。1986年《人民的需要,就是舒国民的志向》档案中就记载了安庆市服务公司华清池浴室的修脚工人舒国民的先进事迹。1983年,舒国民代替退休的父亲从家乡江苏省仪征县来到安庆参加工作。他冲破世俗偏见,当上了修脚工,刻苦学习技艺,热情为群众服务,为无数脚病患者解除了痛苦。

  除了在浴池工作,他还利用业余时间,上门为老弱病残的顾客服务。档案中还记载了一个小故事,说的是高井头的一位老太太是“三寸金莲”,脚趾头全部畸形弯曲在脚底下,年近古稀,本来走路就有困难,加之脚底长鸡眼后,更是行走不便,都需要有人搀扶,老人感到非常痛苦。舒国民知道这一情况后,特地带上了磨得锋利的最小的一把修脚刀,主动上门,细心为老太太修脚,直到老人家满意为止。此后,老太太可以下地走路了,全家人都非常感动。

  “四年来,从市区到郊区,我走遍了东、南、西、北门,为无数脚病患者解除了痛苦。他们当中有东郊化肥厂一位八十三岁周其友老爹爹;龙狮桥住的患有青光眼、气喘病的黄老夫妇;小南门一位半身不遂、口不能语的老人……”因而舒过民受到了不少的赞扬和荣誉。

  当时的澡堂子还是人们交流信息的场所,在浴室里,家长里短、花边新闻、国际大事、社会轶闻你都能听得到。一边泡着澡,一边聊天,有的还沏上一壶茶,再要几片青萝卜,脆生生咬一口萝卜抿一口茶,好不惬意。

  □余育红 马晶晶 何芳芳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余育红 马晶晶 何芳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