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包机成为当下合肥劳务输出的一道风景线
农民“建筑大军”为城市发展做着贡献(资料图片)
合肥农民“建筑大军”的历史悠久,特别是肥东县,素有“建筑之乡”的美誉。在肥东的带动下,合肥建筑业“输出兴业”蛋糕越做越大,成为我市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民经济增长新亮点。
“建筑之乡”历史悠久
合肥建筑业的历史由来已久,特别是肥东县,素有“建筑之乡”的美誉。据档案记载,解放初,肥东建筑生产合作社和县水利工程队就吸收了104名建筑工人;到了1959年,当时的新河、路口、张集、长临河、湖滨、文集、磨店等17个公社和私人组织的农民建筑队,一下子就有1.8万多木瓦工去全国各地承建工程。
这其中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的新河公社焦圩大队会计黄德荣带领500多工人去西安承建工程,农村里强壮劳力大多走了,忽然没人做田了。眼看着田地要荒芜,着急的公社和区委领导于是上报省里,甚至惊动了国家相关部门协同处理这件事。一时反响不小。
时间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给农村多余劳力找到了出路,特别是一些能工巧匠有了用武之地。纷纷自由结合组成建筑队,有的承建二道手业务;有的作劳务输出。据档案记载,1982年,区、乡(镇)将零星、分散的农民施工队,选择条件好的组成39个建筑公司,使之有组织有领导地活跃于省内外100多个工地上。合计工人35129名、技术员253个。到1985年时,这些建筑公司总产值达到6720万元。他们可以说是最早一批的进城“农民工”。
当然,区、乡(镇)建筑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援家乡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比如撮镇新塘村建筑队,1984年完成产值380万元,收入120万元,从中交大队5万元、镇公司1.5万元,兴建3公里高压电线和两处电灌站,为本村小学盖教室16间,协助大队筹建一座砖瓦轮窑厂,提取教师奖励金2500元、7个五保户每户50至80元。
到了本世纪初,作为全国建筑劳务输出基地的肥东县,一直保持着强大势头,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大西北各省区,都有建筑大军,肥东常驻乌鲁木齐、吐鲁番、拉萨、东北、华北等地的建筑队伍都在当地承揽许多重点项目工程,为大西北开发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是农民“建筑大军”代表
在大西北的肥东农民建筑队伍中,肥东撮镇人徐邦年所带领的一支可以说是个典型代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30多岁的徐邦年拎着一把瓦刀,背着一床被子,带着肥东撮镇的一群老乡,踏上藏北高原这个充满未知、充满艰辛的创业之路。几十年中,徐邦年和他的建筑队在恶劣的环境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在到西藏的第二年,就在那曲建起了世界屋脊城市的第一幢大楼,建起了许多标志性的建筑。
当然,创业是艰难的,有着难以想象的困难。据徐邦年等人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他们刚到西藏那曲时,那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除了几间土坯房外,就是漫天的黄沙,高寒缺氧、强紫外线、缺水、没电……他们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白天的辛劳,夜晚的风声,都让在异乡的工友们难以入睡。有时候风沙都能刮上一夜,帐篷里刮进的灰尘都有厚厚的一层,嘴里都是灰。
如果说这些困难还能够克服的话,那么无时不在的危险要让他们时时小心。比如那时的西藏根本就没有路,一望无际的高原草地上只能看出一点路的痕迹,而这痕迹也是载重卡车留下的,最深的坑洼有1米多,车子一不小心陷入就会寸步难行;有的路看起来是路,其实就是沼泽,他们时时提防陷进沼泽中。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筑队在1983年时就接了那曲太阳能采暖办公楼工程,圆满地完成了这个“处女作”。而随着这幢被称为“藏北高原第一栋高楼”的建筑落成,影响是非常大的,合肥的“农民建筑队”名声就出去了,为他们以后在那曲牢牢地扎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来自农村,这些农民“建筑大军”从一踏进城市开始,就一直保持着农民本色和实干精神。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是按时按质地完成。正因为如此,在不少城市中,哪里有工程项目哪里就有合肥人的身影,仅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合肥建筑大军的足迹就延伸到了西藏那曲地区的11个县、70多万平方公里的藏北高原上。正是这些人,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地许多人都亲切地称他们是“高原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