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岁月回眸

时间:2022-11-08 14:38:11

  90多年前的毕业纪念册,承载着厚重历史

  章炳麟题写的毕业纪念册封面

  蔡元培为毕业同学题词“好学力行”

  众多名流留“墨宝”

  这本1933年出版的《东南医学院二二级毕业纪念册》,不仅装帧精美,而且内容丰富,有发刊词、校史、校景及设施、校董及教职员照片、级史、毕业同学照、现任教授及医师一览表、现任学院及医院职员一览表、历届毕业生通讯录、二二级毕业同学通讯录……多个部分。当你翻开这本纪念册,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的同时,顿觉“星光闪耀”。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这本毕业纪念册上,你会“邂逅”当时的许多名人。

  首先是封面上“东南医学院22级毕业纪念册”几个遒劲大字,署名“章炳麟”。说章炳麟可能不少人不知道,其实他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章太炎。作为我国近代民主革命思想家、著名学者的章太炎亲笔题写封面,足以说明他对东南医学院的认可。翻开纪念册,另一位名人又“出现”了——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他为毕业同学亲笔题词“好学力行”。作为曾经的北京大学校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九一八”事变后,蔡元培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第二年,他再次为东南医学院八周年纪念特刊题词“造就良医”。70多年后的2006年安徽医科大学80周年校庆时,蔡元培的两次题词“好学力行,造就良医”被确立为学校的校训。

  除了这两位名人外,当时一批社会名流及国民政府官员也纷纷为纪念册题词。比如中国首位哈佛医学博士、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创建者刘瑞恒题词,“学求致用”;公共卫生学专家、当时的协和医学院教授李廷安题词,“学无止境”;当时的上海医师学会会长余云岫题词,“杏林秋实”;曾任上海公立医院院长的汪企张题词,“吾辈不仅顺应社会之需求,更有改造社会之责职”;著名医学家、曾任教东南医学院的胡定安则从当时形势勉励毕业同学“团结御侮,努力报国”,“当今国难日深,医药之伟大任务,不仅在救一人之生命,但须救国家之生命,且更须救中华民族之生命……”当然,毕业纪念册中自然少不了院长郭琦元的题词,郭院长也是当仁不让,写了满满两页的赠言……

  从这些题词和赠言中,我们看到的是对东南医学院“仁医仁术”“济世救民”的赞扬,而仅仅一届学生的毕业纪念册,就让众多名流留下“墨宝”,可见东南医学院在当时国内医学界的影响和良好的社会关系。

  别具一格的“级史”和“发刊辞”

  毕业纪念册上有“校史”的比较常见,而《东南医学院二二级毕业纪念册》上不仅记录了“校史”,而且还有少见的记录班级发展历程的“级史”。通过“级史”我们发现,这一届同学五年学校生活看似没有什么惊人的事情,但“在这平淡无奇的活动中,往往可以得到生活嬗变的迹象”。

  正如“级史”所说,1928年秋是二二级入学第一年,同学仅有30余人。到了1929年,二二级同学组织了级友会,编辑《微音》刊物,用来助力学业和联络感情;这一年最大的工作是发起创立了学生自治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受到学校的表扬。1930年,东南医学院体育会发起各项运动并举行比赛,二二级同学获得了多项冠军,“至今本校重视体育为各医校冠,这固然是体育会的提倡有方,而本级当年的常胜比赛,也有多少鼓励的力量。”

  1931年春,因为南洋医学院停办,该校200多名学生转入东南医学院,二二级同学人数也骤增。这年秋天学校在真如的新校舍落成,设备更加完备,弦诵声中喜气四溢。这本是东南医学院值得纪念的一年,也是二二级黄金时代的一年,不料“九一八”事变爆发,同学们认为“读书不可忘救国,乃组织援黑救护队,本校同学参加者亦不少……”1932年“一·二八事件”发生后,二二级同学和学校师生一起参加国难救护队和组建伤兵医院;后由于学校设施在战火中尽毁,只得到尚存完好的沪军营校区上课,至秋季时就留在沪军营附院实习。1933年春是二二级最后一学期,学校也恢复到战乱前的景象,二二级同学毕业前躬逢其盛,在感到欣慰的同时,更为学校领导及老师的勇于担当而点赞,“诚足为本级同学涉世的楷模;这是本校校史中最光荣的一页,也是本级级史中值得记载的一事。”

  1933年正是抗日战争爆发时期,作为这一届毕业生,彷徨和无助在所难免。这一点在毕业纪念册的“发刊辞”中就有体现,“我们为了满足求知识的欲望,为了理想的人生追求,在那内忧外患交相煎迫的环境中挣扎了好几年,到现在总算毕业了。毕业原是一件可喜的事,可是当这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尤其是学习医学的我们,临到毕业反而有些可怕……”

  不过,彷徨只是暂时的,同学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我们只要自己有信心,自己肯努力,那么一点一粒的种子必有满仓满屋的收成。”“我们今兹毕业,原是一个为学阶段的小小结束,还应得继续不断地前进。我们虽然离开了学校生活,还应得保持着满足求知识的欲望,保持着理想人生的追求。”因此,“发刊辞”的最后点明了出版毕业纪念册的意义,“本书的刊印,所以纪念过去,亦即所以策励来兹;为过去为学阶段小小结束留一鸿爪,为将来自强不息学有成就示一信心。”

  不少毕业同学颇有建树

  说到毕业,自然要说说这一届的同学。毕业纪念册中不仅有毕业同学的照片,还详细记载了毕业同学的通讯录。在近120位的毕业生中,有15位女生,占比超过10%。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当时已有更多的女生进入高等学校。而这些毕业生中,也有不少同学经过努力颇有建树。

  1911年出生的陈祖厘毕业后,先后在云南省立医院、上海等地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东南医学院内迁安徽怀远,陈祖厘接受母校邀请,来到安徽助力母校发展。他紧抓内科学研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对我国消化性溃疡病的进展、溃疡病植物神经功能检查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1965年,陈祖厘调至蚌埠医学院担任内科主任、副教授、教授。在完成教学等工作的同时,他还举办了安徽省首届内分泌学习班,引起很大反响。

  1913年出生的洪抡元,毕业后于1937年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积极投入战地救护,1947年回到上海,开办私人诊所和医学化验所。新中国成立后,他也随东南医学院来到安徽从事医学教育。洪抡元一贯热心于微生物学会的社会工作。从1954年开始就组织微生物学和寄生虫病学工作者共同进行学术活动;1958年安徽省成立微生物学会时,洪抡元担任首届理事长,他带领学会从原先医学微生物,进一步拓展至覆盖基础、工业和农业微生物等各个领域,推动全省微生物学领域的发展,是安徽微生物学界当之无愧的“元老”。

  与洪抡元同学且同岁的冯固,毕业后留学东京帝国大学,获医学部解剖学研究生。回国后历任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上海东南医学院教授。1952年上海第二医学院成立后任解剖学教研组主任,据史料记载,冯固讲授解剖学和组织学时,在学期结束考试时除当时通行的口试外,还要对照学生们上课时记的笔记,若笔记整洁、有条理,一般会得高分,假若笔迹潦草,则一定是低分甚或不及格。这种考试形式能够很好地掌握学生全程学习情况。

  除了二二级毕业同学的一些情况外,毕业纪念册还详细记载了历届毕业生及三百多名肄业生通讯录。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学校教学不能正常进行,不少学生没法圆满完成学业,只能肄业。而毕业纪念册中记录了他们,也充分说明了当时东南医学院的学生们看重同窗情、校友谊。(李涛 程堂义)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