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岁月回眸

时间:2023-01-05 09:22:02

  草书之谜

  世人大多知道苏轼的楷书版《醉翁亭记》,了解更深者知道滁州还立有他楷书版的《丰乐亭记》,但若说还有其它版本,就知之甚少了。

  事实是元祐六年(1091)苏轼曾两度书丹,其一是用楷、行、草兼用字体写成的长卷《醉翁亭记》;其二为大字楷书,即后世立于琅琊山间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滁州碑”母本。

  仔细比对尾跋文字发现,苏轼的两款《醉翁亭记》书写时间有异。

  草本跋内容如下:庐陵先生以庆历八年三月己未刻石亭上,字画褊浅,恐不能传远,滁人欲改刻大字久矣。元祐六年轼为颍州,而开封刘君季孙请以滁人之意求书于轼,轼于先生为门下士,不可以辞。十一月乙未眉山苏轼书。

  楷本跋内容如下:庐陵先生以庆历八年三月己未刻石亭上,字画浅褊,恐不能传远,滁人欲改刻大字久矣。元祐六年轼为颍州,而开封刘君季孙自高邮来,过滁。滁守河南王君诏请以滁人之意求书于轼,轼于先生为门下士,不可以辞。十一月乙巳眉山苏轼书。

  其中,草本跋“字画褊浅”,楷本跋作“字画浅褊”;楷本跋于“而开封刘君季孙”后多出“自高邮来,过滁。滁守河南王君诏”十三字;书写日期草本跋为“十一月乙未”,楷本跋为“十一月乙巳”。虽是一字之别,却是十日之差。由落款时间判断,草本写在前,楷书本写在后,草书《醉翁亭记》写在楷书本十日之前。

  据苏公尾跋所题,草本《醉翁亭记》书于十一月十一乙未日,当为景文来颍次日苏公即兴书就。苏、刘此次相逢,颇多唱和,十日畅饮,难免陶然于醉。十日间,与刘景文有关的诗句多有言及饮醉之事,如“留子非为十日饮”“似知吾辈喜,故及醉中来”(《和刘景文雪》)。

  苏轼对欧公名篇自是谙熟于心,且在不久之前(是年六月十五日),五十卷本的《居士集》书刻刚刚问世,苏轼参修编纂,并亲书《六一居士集叙》:“欧阳子殁十有余年……予得其诗文七百六十六篇……”由是,苏公醉后方能笔走龙蛇,一挥而就。

  但是,毕竟欧文篇宏,又是苏轼酒后所题,因而草书《醉翁亭记》璧中偶入微瑕:草本标题为《欧阳永叔醉翁亭记》,而非楷本《醉翁亭记》;“若非夫日出而林霏开”,多写一“非”字;“杂然而前陈太守燕也”,少一“者”字;“宴酣之乐”,“宴”写成了“燕”;“起坐而喧哗者”句中“喧哗”二字似乎也不是原文……此外,“庐陵欧阳修也”写成了“庐陵欧阳公也”,虽出于敬尊,但毕竟与欧公原文不合。

  如是他人,苏轼书毕可能就此惊艳收工。可恰恰是刘景文,素喜欧公书帖,博闻强记的他品读后发现了个中瑕疵,并敢于向苏轼面陈,由于是挚友相知,苏轼对刘景文的意见很是尊重,为了弥补遗憾,于是东坡又在十天后,即十一月廿一乙巳日,用最为擅长的大字楷书重新誊写。

  再次回味恩师的《醉翁亭记》,东坡有了新的感悟,他仿佛又看到了恩师对自己的提携指导和关怀期望,看到了师徒二人在同样波折的命运旅途中前行的身影。这对境遇相似的师生在不同时空的书写中,再次达到了情感的共鸣、思想的相通和灵魂的高度契合,这才有了后来广为流传、端庄凝重的楷书大字本“亭记”,即“滁州碑”母本《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大约也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苏轼在“留子非为十日饮,要令安世诵亡书”(《和刘景文见赠》)诗句中引用汉臣张安世记忆力出众的典故,可能即是所指刘景文以博记锐眼修正自己书文中不妥之处。而草书本《亭记》虽有微瑕,笔法却豪迈奔放、神韵飘逸,刘景文一定对此篇鸿文奇书非常喜爱,倘若苏公重写也未必能写出原有的气势和韵味,此篇奇文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刘景文的收藏。

  楷书本故事简单,应约到了滁州世所共知,草书本自刘景文收藏后反倒是跌宕起伏,引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转折。

  草书《醉翁亭记》被刘季孙秘藏,当时未见世刻石。刘季孙死后,此长卷便辗转流传至民间。直到元代元贞二年(1296)四月,才有赵孟頫见之并作跋。此后又湮没多年。到明代露世,宋广、沈周、吴宽等书画名家均有跋文。后来,长卷为文渊阁大学士高拱所有,高拱视为至宝,恐失于己手,命其门婿刘巡为之刻石。

  刘巡请来了当时的名篆刻家文彭、吴应祈刻石,刘巡亲自校对,一字一句,不敢疏忽分毫,历时两月完成此工。所刻石碑共24面,每面纵越37厘米,横约50厘米。于是,苏轼草书《欧阳永叔醉翁亭记》和赵孟頫、沈周、高拱、刘巡、文彭等人跋文,便全部刻石留存。石刻完成后不久,高拱出事,刘巡携石返乡,立于鄢陵刘氏家祠,人称“鄢陵碑”,因是欧文、苏字、文刻,亦称“三绝碑”。高拱手中的真迹,后被内阁首辅张居正所有,张氏家族败落后,长卷真迹归入明代宫中,最终失于宫中大火,一代珍宝,毁于一旦。

  清康熙年间,河南新郑高拱后代高有闻,发现鄢陵刻石已经磨损不清,便将家中所珍藏的鄢陵石刻拓本,请工匠重新刻石,立于新郑高氏祠堂内。鄢陵的苏轼草书本《醉翁亭记》碑即“鄢陵碑”,目前仅存拓本,分藏于鄢陵县档案馆和许昌市档案馆。郑州市博物馆所藏的草书《醉翁亭记》刻石,是1959年从新郑高拱祠堂所征集,人称“新郑碑”。

  ○骆跃泉

来源:滁州日报  作者: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