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皖人故事

时间:2022-05-31 16:10:09


 


  早期的缝纫机


 


  1981年王清华在金大塘支起的裁缝摊


 


  王清华的休闲时光

  此“清华”非彼“清华”。这里说的清华,是一个人。58岁的王清华有两个“第一”:研制成功“王清华开袋机”,解决了25年前男士裤子后袋制作标准化的难题;创立安徽本地第一家连锁服装品牌。如今,他想做一个服装博物馆,完成第三个“第一”。2022年2月,“清华胜嘉”被安徽省商务厅认定为“安徽老字号”。回首过往,王清华在安徽的创业史,就是改革开放以来40年服装发展历史的生动缩影。

  创立“清华胜嘉”

  位于合肥市庐阳区的“清华胜嘉”工业科技产业园让人过目难忘,走进一楼大厅,就能看到上百台颇有历史感的缝纫机。二楼的三十米时光长廊,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在灯光下静静呈现清华胜嘉的历史:王清华一家四代传承服装工艺,匠心不改;1980年,16岁的全椒县人王清华双脚踏进合肥,拉开创业生涯的帷幕:从传统中式盘扣到西装再到功能性服装,从金大塘当街摆摊做衣服到庐阳区25亩工业厂区,从“佑和”裤业到“鹰爪”,从街边摊到商场专柜、品牌专卖再到网络直播,从16岁到花甲之年……

  接待室也是展示厅,中间放沙发,两边衣架上有上百件最新款式的功能性服装。二楼一共有7个直播间,工作人员轮流在网上直播销售。王清华坐在大桌子前,放下正在翻看的沈从文写的《中国服装史》,一边介绍清华胜嘉的历史,回忆往昔,一边普及安徽服装发展过程,预见未来。

  1909年清宣统年间,安徽省全椒县有位有名的“田裁缝”田兆银,他是“清华胜嘉”创始人王清华的外公,王清华的手艺启蒙于母亲田庭芳;田庭芳深得父亲田兆银的真传,把王清华的手艺基础打得很牢固。母亲是王清华的第一位师傅。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16岁的王清华经亲戚介绍,到长江服装厂三牌楼门市部认李少礌为师,李师傅成为王清华第二位师傅。

  在外公和母亲身边耳濡目染的王清华,短时间就学会了独立裁剪缝制大褂等中式服装,并精通了西裤的制作。为以后“清华胜嘉”服装工艺的精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李师傅那学艺有成之后,王清华秉承祖辈的训诫:“做个大写的人”。1981年王清华肩挑缝纫机在合肥金大塘市场支起了三尺量身定做的裁缝摊。迈开步子,做起批发。1994年,王清华用所有积蓄购置了三台脚踩缝纫机,在合肥城隍庙做起了家庭作坊式的服装批量生产与销售,这是“清华胜嘉”的雏形。

  当时一台进口开袋机是需要人民币20多万的设备,对于当时的王清华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动手能力强的王清华萌发了自己动手改装的念头,于是找到了朋友孟安(合肥手表厂在职职工),两个人把设计的构思反复沟通,经过近两年的时间修改和实验,终于在1997年将缝纫机压脚做了出来,“王清华开袋机”研制成功,获得缝纫机压脚发明专利,解决了当时男士裤子后袋制作标准化的难题,在当时的服装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99年,王清华与全省各地商场合作,进驻商场开办“佑和”西裤专柜,当时陆续进驻的商场多达几十家,一度开到了南京中央商场,佑和裤业的连锁专卖店及加盟商发展到30多家,遍布安徽各市县,是当时合肥服装业界的裤子大王。让王清华非常骄傲的是,2002年刘德华安徽合肥站巡回演唱会指定使用佑和西裤作为专用服饰之一。

  传承是最好的发展

  为了承接品牌的正式授权,2001年3月,王清华成立了合肥清华胜嘉服饰有限公司。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王清华道出了“奥秘”——在他自己姓名中取“清华”两字,加上取世界第一台脚踏式缝纫机发明者——美国人艾萨克·胜家名字中“胜家”两字,成谐音“胜嘉”,组合而成。

  2004年王清华的儿子王峥嵘大学毕业,从小耳濡目染服装设计制造的他对行业一眼看到底。加上大学学的国际贸易专业,他一毕业就投身到帮助父母处理国内外订单的事业,并在2004年结合自身的军事爱好创立了主题名品网,将国内外的户外品牌展示在中国网络平台上,也为后来的营销事业在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定下了基调。

  王峥嵘决定从传统服装转型升级为科技功能性服装,并成为科技功能服饰新品类开创者,将“打造中国科技功能男装第一品牌”作为企业发展的愿景,将“成为一个阶级的精神符号”作为企业的使命。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相伴快速发展,传统经营业务模式相应显得落后和效能不足,于是在创立“鹰爪”品牌的同时,他带领团队进行第二次转型,将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营销业态建立起来。

  时至今日,公司入驻的电子商务平台多达二十几个,除知名的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有赞、1688等平台开设品牌店铺之外,还在众多专业细化分类的电子商务平台拓展经销商、代理商。自此,“清华胜嘉——鹰爪男装”完成了品牌初创、发展、演变、融合、共促的过程。新时代的清华胜嘉,全面拥抱互联网消费场景变化,在电商、短视频内容电商、直播等新渠道持续创业,以新品牌引领、老字号实业支撑、数据驱动、新技术智造升级,并坚持自主研发,坚实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老字号新发展的创新之路。

  服装博物馆的梦想之路

  从1909年算起的话,王清华和他家族的服装传承已有100多年。而“清华胜嘉”的服装传承史可以说是中国服装变化史的缩影。

  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服装被老外称作是“灰蚂蚁、蓝蚂蚁”,它们蠕动在大江南北的宽街小巷。千人一面,万人一体,个性不能被张扬。1978年,带着反叛心理的学生穿着喇叭裤走进了校园,首次把服装审美从单一向多元衍生。到了80年代,中国服装审美个性不断进行释放,踩蹬裤、牛仔裤、直筒裤、喇叭裤,甚至超短裙、迷你裙……五花八门,目不暇接。

  中国人对于服装的追求要通过品牌穿出品位和档次,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服装的功能性被人们广泛地认同和重视。花近万元买一件皮衣,也可用上千元消费一件西装,服装的概念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固定框架,它变成了某种时尚的代言人及某种生活方式的表达。新世纪之初,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服装制造大国,各种服装设计如喷泉一样源源不断,积极推动着中国服装审美。旗袍、窄脚裤、高级定制、手工制造、运动热、高跟鞋……特别是中国女性对于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追求个性、标新立异是现代人在服装需求中最重要的元素。

  说起服装发展史,一生都在服装行业耕耘的王清华娓娓道来。他还对古代的服装情有独钟。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创建一个服装博物馆,从古书古画中观摩复刻历史人物的服装,再现古代精致而静谧的日常生活。

  为此,他努力了数十年,查阅大量历史资料,收集素材以及成品。“很多古代的衣服,我自己可以复刻,绣花可以交给专业的机构。”除此之外,他收集了大量行业相关的物件,如世界上第一批缝纫机,那比“迪奥”创始人提着闯荡世界的缝纫机还要早20多年。此外还有针线篓子、顶针、针……我们期待这个服装博物馆早日建成。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黄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