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皖人故事 > 皖人要闻

花街故事

时间:2020-05-18 10:16:47

  花街在康熙年间与县衙前的官道一起被称为吴楚名区,后改名为花街。乾隆至嘉庆年间称安丰里。此后又称孝丰里,但在民间,花街这个很浪漫的街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花街成街时间不算太早,约为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与其同时成街的还有南正街、米市街等,至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二月,因太平军与清军在芜激战而化为废墟。同治三年(1864)以后花街又陆续重建。据1993版《芜湖市城市建设志》介绍:“花街全长152米,宽3米。”南北走向,南达南门湾,经南正街出长虹门跨青弋江通往皖南山区,北至丁字街到达县衙。该街用长条石铺就,两头用大片石河弹石相接,是当时芜湖古城内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街名沿革

  花街形成的时间始于北宋芜湖筑城初期。由于居中,明万历三年(1575)筑城时,在原宋城的基础上缩减十之三,“南留瀕潴而廛居者三达,裁小横街;西留居室完美者百家,裁古小永安巷;东北则裁公家闲地,”也没有影响它的格局。花街之名来源于何时,已不可考。明万历末年,知县曾袠莅任,曾在芜湖县衙门前广场设立两道牌坊,其中一道叫做“吴楚名区”。这一名称就成了花街这一区域的地名,康熙版《芜湖县志》有记载。到了乾隆年间,这条街更名为“安丰里”。乾隆版《芜湖县志》加注“原名花街”,此后嘉庆版、民国版《芜湖县志》均在“安丰里”后面加注“原名花街”。民国版《芜湖县志》“城图”上标注该街为“花街(又名孝丰里)”。1949年以后,这条街正式命名为“花街”。

  花街特色

  芜湖地方有传言:“花街半里路,尽是篾匠铺。平时卖竹器,正月花灯出。夜晚点亮灯,疑是天仙处。”花街多是竹篾匠铺,由此可见一斑。这一经营传统一直持续到芜湖古城拆迁改造之初。据芜湖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汇总统计:芜湖解放初期,花街64家商业铺面中,有35家竹篾器专营店。1962年9月5日,《人民日报》曾以“花街访竹器”为题,专题报道芜湖花街的竹篾器生产:“十里长街的东段,弋江大桥的北面,有一条摆满竹器的大街,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芜湖花街。皖南山区的毛竹为芜湖竹器行业提供了充裕的原料,芜湖竹器匠工的精制产品又为花街平添了色彩。芜湖人要买竹器,到花街才算称心;外地人到了芜湖,也要抽空到花街走一趟,顺便买点竹器制品带回去。花街的街道不宽,各式各样的产品堆叠悬挂着。这里,有竹器生产合作社的产品,也有个人生产的小商品,还有农村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产品价格大都按照生产成本各自计算。”

  这里生产的篾器,除了传统的灯笼之外,还有稻箩、囤围、筛子、筲箕篓子(即淘米篓子)、热水瓶竹壳、篮子、簸箕、筐子、晒垫、连枷、耙子、扁担、桶夹、端子、升子、竹碗、竹筷等。据统计,花街的竹篾器产品共有一百二十多种。筲箕篓子是这里的名牌产品之一,不仅美观耐用,而且细密有致,只漏糠屑不漏米粒。筲箕篓子是李德财老师傅的看家绝活,此外还有王政洲的筛子,张家的簸箕,汪师傅的垫板,杨瑞道的丝篾成品,都有一定的名气。

  行业特色

  据民国版《芜湖县志》介绍:花街上的灯笼铺有“供差”义务,亦有专利之限制,尤其是春节期间,官家各种祭祀需要灯笼,于是就有一些硬性规定,不能随便歇业。因为竹篾器行业,春夏秋有生意,冬季基本就是歇业,行业内叫做“杨柳落叶,篾匠作孽”。官家对他们的开歇业做了硬性规定,即营业者春季未开,冬季不得营业;冬季营业,春季不得歇业。歇业复开者照此办理。倘若无力自开,盘顶与人者,必须邀集同行数人作证认定。街道铺面在冬季不得迁移,以保证“供差”义务落到实处。

  除了此种行业规定之外,竹篾匠师傅们还有一门绝活,他们天天同竹子打交道,摸透了竹子的脾气。竹子在有经验的竹篾匠师傅手里颠一颠分量,看一看色泽,马上能判定出它是广德的还是泾县的,是山南的还是山北的,是长在泥土山上还是石头缝里,它的韧性怎样,做正料还是做配料用好,一目了然。竹篾器行业的辛苦亦是常人所难想象。竹篾匠的劳动是离不开篾刀和牙齿的,篾刀破篾同时要用牙齿咬紧拉开,这就常常引起牙齿脱落,满手伤痕。所以,竹器行业中曾经流传这样的话:“篾匠无好手,皮破血直流,满手贴膏药,何日能出头。”

  上元灯节

  当然,全年之中,正月的花街最为热闹,其主要原因就是上元灯节。上元者,正月十五也。而上元灯节,则是专指正月十三晚至正月十七日止,各家门首悬挂花灯,所谓“张灯结彩”。康熙版《芜湖县志》则总括为“上元,起十三日晚至十七日,各家门首悬挂花灯,童稚穿灯于市,鱼龙曼衍,络绎烟花,箫鼓之声,游赏达旦,名曰庆元宵。”而乾隆版、嘉庆版、民国版《芜湖县志》的描写就更加细致,整个上元灯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正月十三之前,为“市肆鬻灯”即购灯。花街之上,人来人往,各类华灯“或糊纸或翦彩为之”,令人目不暇接。除了芜湖本地的花灯笼之外,还有一些外地人也到芜湖来卖灯笼,与芜湖本地灯笼争奇斗艳。人们纷纷抢购,送给亲友,“不数日市为之空”;第二阶段为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为“既夕试灯”即前奏,少年结伴而行,“为鱼龙曼衍之戏,或为秧歌、采茶词,悬火照耀,招摇而过市,肉薄如墙。而进漏三下未已也。”这三天的狂欢至三更为止;第三阶段即正月十五,正日子。民国版《芜湖县志》称其为“元夕尤甚,遂至达旦。”上元灯节达到高峰。

  “花街五号”

  花街五号,原本是一处普通民宅,但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却是一个不寻常的处所。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4月底5月初在武汉召开了党的“五大”,会后成立了安徽省委临时委员会(以下简称“省临委”)。1927年8月,省临委由武汉迁来芜湖,机关设在距离城区十余里的澛港新民中学。为联络、办事方便,在城区设立了秘密接头点,这个接头点就设在花街五号。同年冬,共青团安徽省委特委(以下简称“团省特委”)在芜湖成立,办公地点也设在花街五号。

  花街小学

  说到花街,还有一所小学不能不提——花街小学。有资料说,该校前身为襄垣学堂。经查民国版《芜湖县志》,襄垣学堂创设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后更名为襄垣高等小学校,校址位于西门外积善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迁入文庙,“城图”上有标示。据花街小学俞正东老先生回忆:襄垣高等小学校后改为芜湖县师范附属小学、县立简师附属小学。1949年4月解放,据当年5月市军管会《关于芜湖县立各小学的调查统计》指出:“县立简师附小是全县十六所公立小学中规模最大的一所学校。”1953年从文庙迁到打铜巷,1971年把学校后门改为大门,面向花街,所以改名为“芜湖市花街小学”。1993版《芜湖市志》记载:“花街小学,创设于1905年,位于花街10号。”

来源:芜湖日报  作者: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