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珍档揭秘

时间:2021-10-21 14:52:32


 


  ○《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2017年)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申报设立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批复》(2014年)


 


  ○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资料图)


 


  ○2014年6月26日,合肥首趟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货运班列驶离合肥北站货运中心(新华社)

  我们知道,今天的合肥已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开放型经济发展成绩斐然,航空港、水运港、国际内陆港、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多个“开放平台”逐步建立完善。合肥,一个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牵手“一带一路”的内陆开放新高地正在加速崛起。

  逐梦“江淮航运中心”

  金秋时节,位于合肥市区东南的合肥港一派繁忙。伴随大型门吊来回穿梭,一个个集装箱被整齐码放到停靠在码头泊位的货轮上。与此同时,位于合肥西郊的引江济淮工程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说起合肥的开放建设,水运港的发展不得不提。

  近年来,合肥一直着力推动水运发展与航道建设,努力“编织”高等级航道网,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江淮航运中心建设。当然,水路运输离不开港口,而合肥的港口从无到有,特别是2010年12月30日,合肥港综合码头建成并投入运营,使得合肥集装箱水运实现“零的突破”,开创了合肥港口新纪元。

  据档案记载,开港首年,合肥港综合码头集装箱年吞吐量就突破5万标箱,刷新了我国内河港口史上集装箱开港首年吞吐量纪录。最为重要的是,合肥港将不靠海、不临江的合肥与世界紧密相连,通过长江沿线港口及上海港口中转,航线基本覆盖全球所有海港的基本港,货物可达国内沿海及世界各主要港口。

  在合肥水运发展史上,还有一件事情值得关注。那就是2016年12月29日开工建设的引江济淮工程。引江济淮工程是全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标志性项目之一。根据规划,工程建成后将结束安徽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水运分割的历史,同时还将打破我省甚至全国现有的航道网格局,成为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我国第二条南北向水运大通道。

  合肥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主战场,这项工程对合肥建设江淮航运中心、构建全国性交通枢纽意义重大。建成后不仅可实现3000吨~5000吨级江海轮直达合肥港,实现河海直达运输,而且使得合肥成为贯通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枢纽性港口城市。因此受到高度重视。合肥市档案馆馆藏的《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市引江济淮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显示,2014年12月,合肥市专门成立了以一名市委常委、副市长为组长,涵盖20多个部门的工程领导小组。

  合肥港的快速发展,加上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使得合肥水运港在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路齐发力延伸对外空间

  除了水运港之外,合肥的航空港近些年也是发展迅速,特别是2013年新桥国际机场启用后,合肥民航发展就迎来了新时代。

  据2019年数据显示,新桥机场可通航全球范围内60个城市,航空货运的发展也在加速进行中。2014年12月空港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获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设立,填补了安徽省无进境指定口岸的空白;2016年3月,首条“广州-合肥-美国洛杉矶”国际定期货运航线正式开通运营;2018年,新开通“合肥-芝加哥”等3条国际航空货运航线;2019年上半年,“合肥-芝加哥”“合肥-河内”两条定期国际货运航线实现每周3班平稳运行……

  同时,内陆港建设也在加快。2014年6月,全省第一条国际货运班列——合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货运班列(简称“合新欧”)开通。时隔一年后,“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西延至德国汉堡,正式打通合肥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2016年开通了首列中欧(汉堡—合肥)国际货运回程班列,从此,通过内陆港实现海内海外变通途的梦想得以实现。

  在2014年8月14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向安徽省人民政府报送的《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合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货运班列有关情况的请示》中,我们了解到了“合新欧”的基本情况,“‘合新欧’是合肥开辟至欧洲的国际货运专线,按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合肥至中亚段,由上海铁路局合肥货运中心出发……到达目的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全程共4954公里,历时9天。截至目前已开行三列,运输149节车皮(每节车皮装1个40尺或2个20尺集装箱),主要出口货源为合肥市和周边地区的家电、汽车、合成革、机械设备、化工原料等产品。第二阶段为合肥至欧洲段,在目前每月两班班列正常开行的基础上,计划9月份班列延伸至俄罗斯。第三阶段,力争2015年延伸至欧洲其他国家。”“经测算,‘合新欧’运费约为航空运输的一半……‘合新欧’将与海运通道优势互补,成为合肥市对外贸易和经济交流的有力支撑,满足我市及周边进出口企业对国际物流的差异化选择。”

  “合新欧”班列是合肥融入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也是打通合肥与中亚乃至欧洲陆上货运通道的重要举措。合肥通过这一通道,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版图上的重要节点。合肥商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共发运25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2.3%,实现单季度大幅增长的“突破”;同时中欧回程班列发运2列,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零的“突破”……作为内陆城市的合肥,正大踏步向世界迈进;合肥外联外通的步子越迈越大。

  “桥梁型”园区连接国内外

  去年的“双十一”,合肥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内,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四单申报数据量呈井喷式增长——10分钟4850单、30分钟15577单、1小时43251单,2小时75960单……合肥经开区综合保税区的前身是合肥出口加工区,该园区于201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出口加工区运行以来,实现进出口总额连年递增,有效地为进出口企业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为合肥发展开放型经济打下了基础。

  除了出口加工区外,合肥的“开放平台”还有综合保税区,2014年3月,国务院就批准设立了合肥综合保税区,位于新站区。这是合肥乃至安徽省首个综合保税区。目前,合肥综保区内共有注册企业近40家,涵盖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测试、VR显示等新兴产业领域,自设立以来累计实现进出口额182亿元。

  作为“开放平台”之一的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则是在2016年6月经过海关总署等四部委批准成立的。这也是全省首家获批的空港型保税物流中心。2018年9月正式封关运行。

  早在2014年6月11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就向安徽省人民政府报送了《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设立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请示》,指出,“建设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将填补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空港保税物流服务方面的空白,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对提升物流国际化服务水平、推动物流业在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实现多元化发展、加快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月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做出了“同意以合肥经开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申报设立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批复。

  保税物流中心就像一座连接国外和国内的“桥梁”,进口商品进入保税物流中心后,视同仍在国外,而国内商品进入保税物流中心,视同已出口。据相关资料显示,仅仅到2019年上半年,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就实现进出口额317万美元。

  随着合肥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更为合肥市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持。正如2017年8月2日《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中所说的“总体目标”,“全社会大开放意识牢固树立,更深融入国家‘三大战略’,经济开放度显著扩大,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加完善,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速,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争先进位,总体水平位居内陆省会城市前列。”在《实施意见》中,还从融入开放大战略、培育开放大产业、做强开放大外贸、拓展开放大通道、建设开放大平台、深化开放大合作、提效开放大通关等七个方面阐述了主要任务及每项任务的牵头单位。

  在《实施意见》的指导下,合肥正加速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以尽早实现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交通运输体系,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程堂义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程堂义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