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珍档揭秘

时间:2022-01-24 10:38:20

   在合肥市自新中国成立后的区划调整中,和“郊区”一样存在了半个世纪的,还有“西市区”;只不过和郊区在中间还有几次短暂的名称变化,不同的是,西市区一直延续了下来,并且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城区特色。

  高等院校云集地

  1951年11月,合肥市建成包括西市区在内的四个区,直到2002年合肥区划调整成立蜀山区,西市区才退出历史舞台。虽然在50多年中,西市区的区域面积有所变化,但西市区的名称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而且,西市区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合肥新建的文化教育事业比较集中的行政区,特色比较明显。按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区划,区内就集中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等高等院校10所,及一些部属和省属科研机构,这在当时的城市中是很少见的。而且,这些高校落户西市区大多都有故事。

  先来说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迁肥就经历了“一波三折”。1969年位于北京的中科大准备外迁,一开始的迁往地不仅和合肥无关,就连和安徽都没啥关系,当时是准备迁往河南或湖北的。据史料记载,为做好搬迁工作,科大还于1969年9月下旬分两组去湖北沙市和河南寻找地址。但由于考虑当时实际情况,河南省表示没有接收一所大学的能力;沙市也是一样。接着中央又派出两组,一组去江西,一组去安徽。江西同样明确表示接收不了科大;安徽选址的同志在宣城看了以后也觉得不行。

  就在这时,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李德生得知中科大要搬迁,立即主动请求中央将这所大学迁往安徽,并确定在安庆。但科大先遣人员1969年12月初赶到安庆校址时,感觉那里的状况连基本生活都有问题,更别说开展教学工作了。安庆也被否决了。为了将科大留在安徽,李德生做了很大的努力,他决定将当时办学条件较好的合肥师范学院迁到芜湖,将其校址和银行干校的房子给科大办学。这样,终于将科大留在了合肥。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科大已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了。

  同样,安徽医科大学迁来合肥也充满了故事。安徽医科大学本身的历史就很悠久,她的前身是1926年成立的上海东南医学院。1949年上海解放后,为带动内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中央华东局发出了“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上海东南医学院就率先响应,迁往安徽的偏远小县怀远。随着1949年12月29日,东南医学院的新校在怀远县西门岗正式成立,也宣告了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诞生。

  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后,为适应安徽省卫生事业的发展,1951年,省政府决定将东南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由怀远迁到合肥,从此安医大开始了一个新的旅程。据档案记载,1951年秋,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亲自与东南医学院院长张锡祺、党委书记李广涛一起在合肥德胜门外为学校选址,最终决定在今天绩溪路一带圈地500亩新建校舍。

  而坐落于西市区的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等也都分别是从淮南、安庆和芜湖等城市迁来的。足见当时城市发展已有了规划。

  文化、卫生上的多个“第一”

  除了高校集中外,西市区还有全省最大的省体育场、省图书馆、合肥少年宫与包河公园相连,组成游览、体育和学习配套场所;而且全区有安医大附院、中医附院、第三人民医院等多所省、市属医院,也是医疗机构比较集中的地区。

  这其中位于芜湖路的安徽省图书馆庄严古朴,风格独特,红墙绿瓦,斗拱飞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合肥重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当然,作为全省最大的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也历经沧桑。

  据史料载,安徽省图书馆创建于1913年初,她的前身是由设在安庆城内敬敷书院的安徽藏书楼演变而来的,于1913年2月10日在安庆正式开馆。到了上世纪20年代初,省长许世英将未使用的省长公署,以及周边天柱阁等建筑,改为安徽省立图书馆。

  抗战期间,安徽省图书馆随省政府迁往金寨,后于1949年前后辗转于安庆与合肥之间,到1953年4月才在原皖北区合肥图书馆的基础上正式建立安徽省图书馆,1962年12月迁至合肥市包河公园西侧的芜湖路。

  不但拥有最多藏书,安徽省图书馆还收藏了大量版本价值高、存世量稀少的典籍,例如泾县翟氏活泥字印本《泥版试印初编》《水东翟氏宗谱》等,都是我国印刷史上难得的珍贵古籍文献。

  除了安徽省图书馆是省内最大图书馆外,坐落在西市区的安医大附属医院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也创造了多个国内奇迹。

  在上世纪70年代,安医大附属医院的专家们就历时6年,不仅澄清了70年代末关于碘缺乏病的学术之争,更为安徽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阶段目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除此之外,安医大附院在治疗大面积烧伤方面也有着可书一笔。1972年5月,医院收治了一个烫伤病人,除头部还保留一小块皮以外,全身烫伤总面积达97.5%,入院时四肢和背部的真皮层都裸露在外,变成了暗红色。治疗45天,创面基本愈合;50天后,就能参加体力劳动。这一创举使得《人民日报》在1972年11月4日的头版头条罕见地刊发文章盛赞安医大附院在治疗大面积烧伤取得的新成就。而在1976年2月,有两位加拿大烧伤科专家慕名来院访问,成为当时的“爆炸”新闻……

  轻、重并举的工业发展

  在经济发展方面,西市区的南部集中了一批工业企业,有重型机械、锻压机床、手扶拖拉机、化肥、制药、仪表、自行车、手表、丝绸、电子等门类。位于合作化路与望江路交口的合肥轴承厂生产的直径2.2米的“机器心脏”大轴承,创造了历史;地处潜山路和长江路交口试制成功了安徽省第一台35马力水田拖拉机、5马力小型拖拉机,以及试制成8马力小型轮式拖拉机、安徽“八一”牌万能拖拉机和红旗—25型轮式拖拉机,开创了安徽生产拖拉机的历史……在发展这些重工业的同时,西市区的轻工业也得以发展。

  例如,当时安徽最大的丝绸厂安徽丝绸厂就坐落在西市区。说安徽丝绸厂到底有多大,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3000多职工就能看出来。据档案记载,当时的安徽丝绸厂既做内销,又做出口,产品种类繁多,各种丝绸面料,被面、蚕丝、丝棉以及生丝等出口主要是亚非拉地区,并且出口免检。

  除了穿用外,安徽丝绸厂还生产一些礼品绸,包括各种手帕、丝巾、头像等,据老人们回忆,用丝绸织出来的毛主席头像,工艺极高,在那时非常受欢迎。而且,当时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窗帘就是由丝绸厂设计制作的。

  我们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曾被称为中国家庭的“三大件”。女孩子要嫁人,就看男方家里有没有三大件了。而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省第一家自行车专业厂——合肥自行车厂就建成了。而且后来与上海自行车厂达成联合生产永久牌自行车的协议,生产当时著名的“永久牌”自行车。数据显示,巅峰时期的合肥自行车厂有职工2300多人,年生产自行车70多万辆,年销售收入达1.2亿多元,实现利税2700多万元,是安徽省轻工业系统的重要企业。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程堂义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