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合肥轴承厂大门
轴承产品的检测
加工出来的轴承产品
说起合肥轴承厂,现在估计有些人不知道了。但在合作化南路与望江西路交口,却有个“轴承厂”的公交站牌。正是这个被亲切呼报了半个多世纪的站牌,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荣耀和回忆。
不是内迁厂,却多上海人
我们知道,上世纪50年代初,上海的不少企业内迁到了合肥,为合肥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合肥轴承厂虽然不是从上海内迁而来的,但却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档案记载,1958年5月,为填补安徽省轴承生产空白,市工业交通委员会组建了合肥轴承厂,由从上海内迁发展起来的安徽省综合艺术模型厂副厂长汪琳带领几位员工开始筹建。最早厂职工只有12名复员军人和几位模型厂的老员工。因为人太少,为了保证生产,厂里就必须招工。可能是因为综合艺术模型厂最早就是从上海内迁来的缘故吧,招工时他们首先就想到了上海。
于是,厂里相关人员来到上海,租了一个小宾馆开始招工,没想到却报名踊跃。可能是因为合肥当时虽远不及上海,但毕竟也是省会城市,再加上合肥离上海不是太远。于是不少上海青年都来报名了。因此,合肥轴承厂虽不是上海内迁厂,却胜似内迁厂,刚开始一大半的员工都是上海人。当时有人曾开玩笑说,厂里“官方语言”是上海话。以至于合肥本地的一些职工都被同化了。
上海工人们的到来,的确给当时闭塞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相对落后的合肥人带来了大都市生活新气象,也给工厂区周边乃至整个合肥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穿着和饮食上。那时的工厂区大部分人说着上海话,穿着白衬衣、花裙子,真是花枝招展。因为厂区里大部分是上海人,而合肥话与上海话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一开始时还闹了些笑话呢。有个合肥人到一位上海老阿婆摆的茶水摊买水喝,合肥人:“我要喝茶。”上海老阿婆:“阿拉听勿懂。”一连说三遍我要喝茶,她都是听不懂。合肥人急加上热,更是满头大汗……
努力攻关生产高新产品
1958年6月合肥轴承厂开工建设时,《安徽日报》是这样描述合肥轴承厂的,“规模巨大、年生产五万套各种规格精密轴承的合肥轴承厂,拥有保持器、冲压、热处理、磨工、车工、钢球、装配、滚柱、拔丝、校样等十几个车间。今年第四季度部分建成投入生产,1959年全部建成投入生产。那时这个工厂生产的轴承完全可以满足我省动力机械工业生产的拖拉机、汽车、发电机、电动机、排水机等传动部分的需要。”的确,据资料记载,当年底就生产出农用轴承1.1万套。
合肥轴承厂要想达到大规模,除了要有工人外,没有过硬的技术也是不行的。于是厂领导决定,抓紧时间让这些员工学习技术掌握生产本领。1958年9月,十几个老员工被送去位于东北辽宁瓦房店的中国第一轴承厂学习。派技术人员出去学习,这在当时的工厂中还是不多见的。在辽宁瓦房店的时间里,十几个年轻人潜心学习轻工、模具工、锻造等,积累了生产经验,掌握了轴承生产的技术。3个月后,这群人学成归来,成为了合肥轴承厂的技术骨干。而这一次的外出学习,也决定了轴承厂将来的发展格局。1968年底,为扭转省内轴承供应紧张局面,轴承厂就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
轴承虽然不起眼,也很常见,但它被誉为“机器的心脏”,可见它在机器设备中的地位。而合肥轴承厂曾经生产过直径2.2米的大轴承。
1970年,轴承厂接到淮南煤矿的一个订单要求——生产直径2.2米的大轴承。而生产直径这么大的轴承,不讲在省内没有过,在国内也是极为罕见的。轴承对精密度要求极高,以秒为计数单位,生产工序也十分复杂。化验、爆破、高压、软磨……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不容有失。这样一个大型轴承,生产难度可想而知。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一开始厂里也犯了难。这么大的没做过呀。但工人们想“啃下这个大骨头”,于是全厂优秀工人全部上阵,因为这么大的直径,好些模具没法使用,工人们就用手工方法一点一点去打磨……经过多日的生产研究,终于自力更生、土法上马成功制造出了直径2.2米的大轴承。
红火的“机器心脏”
据档案记载,合肥轴承厂生产最红火是1978年到1988年这十年时间,究竟是火到什么地步呢?当时新华社的报道这样说:“安徽省合肥轴承厂1979年将5个品种、23万多套轴承投放国际市场,获利74万元,1980年将扩大到9个品种、63.5万套,努力为国家赚取外汇。”
的确,合肥轴承厂的产品不仅远销海内外多个国家,在国内更是十分紧俏。据档案记载,1983年,合肥轴承厂的产品质量居全国第五位,1984年跃居全国第一位,有多个系列的产品被评为优质产品,特别是生产的“金工”牌双列向心球面球轴承,主要技术指标均符合ISO标准,精度高、寿命长、调心好、旋转灵活,主要用于带锯机、纺织机械、玻璃机械、矿用机械,并特别适用于安装误差大、轴心线易挠曲的传动轴等,1983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而最能表现“红火”的一个事情,1979年的时候轴承厂一位科长老家农村干旱很厉害,老家人背着花生、大豆一大堆土特产来找我想弄个轴承制抽水机回家抽水灌溉。因为当时市场经济刚开始发展,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但其实那科长也不能弄到轴承,于是就找到当时生产科科长,让他帮忙弄一个轴承。科长说轴承供不应求,多出来的一个都没有。最后想了个办法,用零部件次品临时装了一个起来,送给老家人带回去了。这从中可见当时我们厂的轴承有多紧俏。
1978年到1988年的这一段时间,不光是生产热火朝天,工人的精神生活也极为丰富。在那个年代,轴承厂的经济效益好,工人的福利也好。礼拜天工人们去看露天电影,去篮球场打球,去俱乐部跳舞、溜冰,活动十分热闹。当时,厂里面还有幼儿园、俱乐部、小吃部等等。
只是到了2003年4月,像大部分工厂一样,合肥轴承厂改制了,老合肥轴承厂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沧海变桑田。当年进厂时的小年轻已霜染鬓发步履渐缓,老合肥轴承厂也渐渐成为远去的记忆。如今,在合作化南路与望江西路交口的东、西、南、北四个公交站牌的方位边,每每有公交车经过时,乘客们总会听到“轴承厂到了”的亲切呼报声。自合肥市开通公交车以来,从原始的人工口头呼报,到如今电子呼报,“轴承厂”这个名字被足足亲切呼报了半个多世纪,给交口东南角合肥轴承厂人留下了太多的荣耀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