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  | 安徽  | 新闻  | 政务  | 网视  | 评论  | 徽文化  | 问答  | 财经  | 体育  | 图片  | 健康  | 理论  | 历史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历史 > 珍档揭秘 > 要闻揭秘
  M22青铜器   M10曾子鼎(图片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很难想象,公元前770年,曾国就已经有了编制这么宏大的编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荆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枣阳市博物馆、枣阳市考古队、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
来源:光明网日期:17-08-24 09:49
  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乐器,每逢征战、宴飨、朝聘、祭祀,编钟的演奏必不可少。而出土于河南信阳的“长台关编钟”,虽然只有13枚,规模不算很大,但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声名远播。   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来源:光明网日期:17-08-22 09:49
  围棋发展数千年来,是中华民族文化与思想的光辉杰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安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探索围棋在安徽的流传和发展,研究各个时期的名家可以获得对当时安徽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的了解,从而更加深刻地去认识我们生存的这块土地在不同的历史...
来源:合肥晚报日期:17-08-17 12:35
  伴随着制陶工具的逐步改善,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制陶原料的深入了解,人们渐渐烧制出一些初步达到瓷器标准,但在一些方面又不够完善的器物,这就是原始青瓷。根据我国目前已经发掘的材料获知,最早的原始瓷器出现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在商代早期的遗址中...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日期:17-08-08 11:25
  四足鼎立的兽面纹鬲   兽面纹四足鬲为商代中期文物,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城固县龙头镇,高22.8厘米,口径21厘米,腹深16厘米。这件鬲纹饰清晰,铸造精美,四足上各有一变形饕餮纹,饕餮的眼睛采用高浮雕手法,装饰效果极强。   鬲,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古代...
来源:广州日报日期:17-08-04 17:33
  在现代,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烹饪锅具功能多样,且用起来方便快捷。但如果回溯到三千年前的西周,你知道那时的人们是用什么来烹饪食材吗?答案有青铜鼎、鬲、簋、盂等。但不同于现代烹饪食器的大众化,那时的这些青铜食器唯有贵族才能“消费”。   青铜鼎,...
来源:合肥日报日期:17-08-02 10:56
  汇观山位于浙江杭州市西北约25公里──杭宁公路(104国道)之侧,地属余杭市瓶窑镇外窑村。汇观山是一座孤立的自然山丘,北望天目山支脉的丛山峻岭,南临苕溪。东与反山及良渚文化中心遗址莫角山相距仅约2公里。整座山为长条形,呈东南一西北走向。  1991年浙江...
来源:中国考古网日期:17-07-18 11:55
  古人爱蝉,爱蝉餐风饮露之高洁,崇其“脱胎换骨”之神妙,故做玉蝉或佩戴、或冠蝉、或陪葬。2003年8月8日,合肥青阳北路颐和花园工地发掘出土了一座汉墓,文物专家们在其中清理出了一枚精致的白玉蝉。此白玉蝉是陪葬玉器中的“玉...
来源:合肥日报日期:17-07-17 15:36
  谁没遇到过难解的线绳?当人们遇到如一团乱麻的绳结时,要么耐下性子慢慢解开,要么就直接用剪刀绞开。在这点上,古人似乎更聪明,专门发明了解结器——觿(音同“西”)。   自古以来,造型多变、繁复多姿的觿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十分精美漂亮,宛若工艺品,...
来源:合肥日报日期:17-07-14 16:42
  双虎鸡心玉佩   《周礼·玉藻》有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古人好玉,更爱身戴玉佩。自古以来,玉佩浓缩了玉石文化的丰富内涵,寄托了佩戴者对君子之风的崇尚之情。1996年6月,巢湖市放王岗一号汉墓中便发现了工艺精美、玉质姣好的玉佩,其中双虎鸡心玉佩和双...
来源:合肥日报日期:17-07-13 15:34
  陕西西安汉城乡出土。羽人手捧之物,当是装仙药或盛醴泉之器,或是手持不死之药芝草。这是汉代出现的仙格化的羽人。由于得道,生上修炼得长出了羽毛和双翼,双耳也高耸其上,但发短而披散。双手或捧持容器,以盛金玉醴泉,或单手或双手握芝草,或者自己茹食,或...
来源:中安在线日期:17-07-12 11:26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发掘的商代2号祭祀坑。此鸟人应是立于神树之上的。人首鸟身铜像,头戴冠,大眼圆睛,喙鼻阔嘴,鸟身胸部装饰圆形纹,背插云形鸟翅,双爪立于华果上。关于鸟胸部的圆形纹饰,应是太阳的象征,《中西纹饰比较研究》的作者把此类图像命名为“...
来源:中安在线日期:17-07-11 16:24
  1989年江西新干新于县大洋洲商代遗存中出土,出土时被放置墓主头顶部位。羽人为棕褐色,鸟头人身,作侧身跽坐式,粗眉大眼,半环大耳,鸟状鼻,双臂卷于胸前,拳心向内,双膝微上耸,其中腰背至臀部阴刻羽纹,肋下有羽翼。
来源:中安在线日期:17-07-10 15:48
  玉璧直径26.2cm孔径4.2cm厚1.2cm   玉琮通高9.9cm射径8.42cm孔径5.8cm   “土筑金字塔”藏大量玉器   记者:在长达八千余年的中华玉文化历史长河中,地处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玉器之重要性世人皆知,而那些神人兽面纹、蚩尤纹以及冠状器等纹饰、造型,也给...
来源:广州日报日期:17-07-07 09:49
  湖北石家河遗址出土的虎脸座双鹰玉牌饰。方勤供图   湖北石家河遗址出土的连体双人头像玉玦。方勤供图   石家河遗址发掘现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湖北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牌饰。方勤供图   【南国寻踪·探索古人类的起源】   长期以来,与黄...
来源:光明日报日期:17-07-06 09:58
  《楚辞 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意思是羽人住在昼夜常明的地方,那里是没有死亡的神人居所。   《山海经》不乏羽人、羽民国的记载。楚汉出土物中发现各种羽人及诸仙、仙物造型或图像。汉代仙格化的羽人形象大抵都是身生羽毛有翅膀的人,能...
来源:中安在线日期:17-07-05 11:21
  战国中晚期 佚名 人物御龙帛画 轴 绢本 水墨淡设色 37.5×28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穴。画幅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兴棺材之间,描绘墓主人乘龙升天的情景。此幅非衣帛画上端有竹轴,轴上有丝绳,为一幅可以垂直悬...
来源:美术报日期:17-07-04 16:35
  楚帛书长沙子弹库战国木椁墓出土。后来此书流入美国,一度寄存在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rnl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旋经古董商出售,现存放在华盛顿的赛克勒美术馆(1he Arthur M.Sackler Gallery),成为美术馆的“镇库之宝”。这是在一幅略近长方形(47×38...
来源:湖北省博物馆日期:17-07-03 10:24
  战国时期,长31、宽22.5厘米,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构图简洁而意境深远。画面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绘一龙一凤,凤引颈昂首、展翅向上,作奋爪迈进之态;龙头生双角、身躯蜿蜒,呈腾跃飞升之势;中层绘一高髻细腰、广袖长裙、合掌侧身而立的贵族女...
来源:中安在线日期:17-06-30 10:29
 “曾侯乙”铜鹿角立鹤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代诗人崔颢这首传颂千古的黄鹤楼诗,乃是我国诗人以鹤为题材的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中国的鹤举世闻名,全世界共有15种鹤,中国就拥有8种,包括一些珍贵品种,...
来源:中安在线日期:17-06-29 11:12
  2000年湖北江陵天星观二号墓出土,战国(前475—前221年)文物,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藏。   楚墓中特有的神器。在卧虎背上,立着一只振翅欲飞的凤鸟,凤鸟背上插一对锐利的鹿角。整体造型怪诞奇妙,给人以神奇之感。虎座立凤是流行于战国时期楚墓的一种寓意性随葬...
来源:中安在线日期:17-06-28 11:00
  2000年湖北荆州天星观2号墓出土, 战国(前475—前221年)文物,荆州博物馆藏。   羽人是楚国巫风最盛时代最具创意的木雕作品。中国式的“羽人”,不像西方的天使般长着雪白的翅膀,同时具有人与鸟的特征,长着人的上身,却有着鸟的尾巴和爪子,腿上还依稀可以...
来源:中安在线日期:17-06-27 16:59
  楚地流传久远的神话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于典籍之中,以图像的形式留存在器物之上。神话赋予楚地艺术家以灵感,他们不畏挑战,以静态的形式将神话故事娓娓道来。只有了解神话故事,才能识别出表现神话故事的形象。幸存至今的神话形象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楚地神话流传的...
来源:中安在线日期:17-06-26 10:07
  楚地流行神话栖身于丧葬用品之上,也散落在那些实用器皿的装饰图画中。漆器、丝织物上的绘画,青铜雕塑及木雕等,留存着神话形象。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早期(前475—前221年)文物,湖北省博物馆藏。   “弋射图”是一幅绘于衣箱盖上的装饰性...
来源:光明网日期:17-06-23 17:43
  芜湖地处长江中下游,水陆交通便利,曾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商业兴旺,市面繁荣,是安徽省经济文化发展较早的城市,芜湖棉织业正是在这些优越条件下,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地逐步发展起来的。最盛时期,曾有1000多家机坊,拥有近5000张手工织机,产品销售到邻近5...
来源:新浪日期:17-06-22 16:48
  早在明朝,松江棉纺织业、芜湖浆染业、苏杭丝织业、铅山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并称为中国五大手工业区。明代之后,随着色布和色纸远销海内外,芜湖浆染业的先进技术和熟练工人亦逐渐被引进上海、苏州等地。据(苏州)明清碑刻资料记载,苏州织布业最盛时,其中主...
来源:大江晚报日期:17-06-21 10:29
  1900年,正值清朝国运维艰之时,吴兴周只身来到了长江边上的芜湖创业;1908年,他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激荡之下,将“电”这一舶来品带到了安徽,让芜湖成为全国最早有电的地方之一。   明远老办公楼   明远电气公司控制室内景   明远创始人吴兴周   来芜创...
来源:新浪日期:17-06-20 11:27
  南山矿区遗留的日寇碉堡   鸟瞰今日桃冲铁矿   桃冲矿里轻轨机车   马鞍山建市的前因后果   马鞍山原是一处乡野,由于二十世纪初发现了丰富的铁矿资源,才逐渐发展成为一座新型的钢铁城市。   马鞍山钢铁公司下辖南山矿、黄梅山矿、孤山矿以及桃冲矿...
来源:大江晚报日期:17-06-19 10:49
  今天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文化建设也随之发展,在文物事业方面,在国家与群众保护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群众性收藏研究文物以及对文物鉴定的社会需求也在迅速发展。我是从事青铜器研究工作的,现在从自己从事青铜器鉴定工作的体会,来谈谈人文鉴定与科技鉴定之...
来源:新浪日期:17-06-16 09:23
  六安地处江淮之间腹地,位于安徽省西部,俗称皖西。在古代,它既是沟通南、北文化交流的通道,又是东西文化交汇的枢纽。优越的自然条件、富集的物产资源,使生活在这块沃土上的皖西先辈,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异彩纷呈,令人瞩目的古代文化。它曾融华夏与国之雄...
来源:中安在线日期:17-06-14 09:49
点击更多...
共有 10 页,本页是第 8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
 
 
 
· 祁门红茶的世纪传奇
· 一曲越韵唱江淮
· 风烟逍遥津 最忆动物园
· 祁门蛇伤治疗
· 韩氏阴阳双合拳
· 沟古通今千年濡须河
· 有关待客的俗语
· 楚考烈王与列强王们的交往轶事(二)
· 楚考烈王与列强王们的交往轶事(一)
· 趣说阜阳鱼头酒
· 花冲公园有座“先农坛”
· 寿县为什么被誉为中国豆腐文化的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