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地名探究 > 要闻播报

舒城历史沿革及其疆域变化

时间:2017-06-22 17:11:41

  舒城,历史悠久,现存的古遗址和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祖先即在此劳作繁衍。春秋时期为群舒国,汉初建舒县、龙舒县,唐开元年间置舒城县,沿用至今。现将群舒、舒县、龙舒县(侯国)及舒城县历史沿革及其疆域变化梳理如下,仅供参考。

  群舒

  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些部落结成联盟,文化比较发达,组成了华夏族主体,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尧、舜、禹都是比较著名的氏族联盟长。这段时期,江淮地区居住着淮夷和蛮夷部族,属东夷集团。这些氏族集团长期受中原文化熏陶和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文化素质迅速提高,成为中华民族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夷的重要部落有徐、群舒、钟离、涂山氏等皋陶后裔偃姓部落。从公元前21世纪至前770年(周幽王十年),历夏、商、西周,群舒为群徐偃姓部族在西周东征,南下,后于大别山以东,巢湖沿岸建立的舒国、舒庸、舒鸠、舒蓼、舒龙、舒鲍、舒龚、宗子国等8个小方国。

  [舒国]

  在今庐江县西南20公里古舒城立国。春秋时为楚附庸。鲁文公十二年(前615年),因“群舒叛楚”,夏,(楚令尹)子孔执舒子平,舒亡。

  [舒庸]

  由南下的舒人和东迁的庸人在今无为县姚沟一带立国。今舒城县东25公里的舒?为其故城。春秋时期,为楚国附庸。楚北上时,楚师攻鄢陵,叛楚,曾“道(导)吴围巢,伐驾,围厘、虺”。鲁成公十七年(前571年),为楚所灭。

  [舒鸠]

  是舒、鸠部族南下江淮地区,在今舒城县立国。春秋时期,先后为楚、吴附庸。鲁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年),吴召舒鸠,舒鸠叛楚从吴。秋,为楚令尹屈建(子木)帅师灭亡(一说次年亡)。

  [舒蓼]

  是舒、蓼部族合建的小国,位今舒城县西及霍邱县境。鲁宣公八年(前601年),为楚灭亡。

  [舒龙]

  是舒、龙部族联合在今舒城县龙河口立国,后春秋时为楚所灭亡。

  [舒鲍]

  是舒、鲍部族在今舒城县西南燕店子一带立国,后为楚所灭。

  [舒龚]

  是舒、龚部族在今潜山县北23公里的龙潭街立国,后为楚所灭亡。

  [宗子国]

  为舒国附庸,在今舒城、庐江县之间。鲁文公十二年(前615年),为楚所灭。

  群舒亡后,楚没有因旧邑设县,可见都是小国。

  舒县

  据史学界考证,县的创建最初始于楚、秦。按《左传》记载,鲁庄公四年(前690年),楚灭权、申、息等方国,始置县,秦随之。楚、秦置县这种先进的做法,各诸侯国很快跟着实行。郡的建制大约比县晚,开始设于边疆或要地,后移于内地。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郡县关系是县主郡次,或县大郡小,或以县领郡。到战国时期,则郡大县小,以郡统县。秦始皇采纳李斯主张,废分封,全面推行郡县制。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在原诸侯国推行郡县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郡、县设置,全国共设36郡70多个县,后增置到50多个郡,县近千数。现已知的县数及地址亦在300多个(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识)。

  舒县,县名源于古舒国。春秋时期以前,对大别山以东的江淮地区氏族方国统称为舒;春秋以后,群舒主要分布在大别以东,巢湖沿岸。随着吴国北上,群舒附吴。鲁僖公三年(前657年),“徐人取舒”后,楚北上东浙,为吴楚争夺交战地区。楚国很快成为其宗主国。鲁文公十二年(前615年),群舒叛楚,先后被楚所灭亡。舒国是群舒中的较大方国,舒亡后楚又封作附庸,后为楚邑。秦属九江郡(治寿春)。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因邑设舒县,翌年别置龙舒。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撤销江南地区的庐江郡,在江北地区以原衡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建庐江新郡,治舒,领12县。据《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称,其遗址位今庐江县城池村池埂。当时舒县疆域,“有桐乡、鹊尾渚,盖得今县(舒城)及庐江全境、无为西南境,绝长补短,逾三数百里,屹然一大邦也”(《续修舒城县志·舆地志》)

  王莽篡汉后,建立新朝(9-23年),改舒县为昆乡。

  东汉建政后,承袭西汉地方管理体制,并进行一些改革。舒县地本不至江,安帝后,撤销枞阳县,并入舒县,舒县境南至江滨。庐江郡初治舒(今庐江城池村池埂)。建安四年(200年)袁术攻庐江郡,破舒,因城郭毁坏,移郡治皖县(今潜山县城)。

  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初,江淮地区为吴、魏间拉锯战场,郡、县变化大。建安十八年(213年)沿江地区10万户东渡江南,使合肥以南成为荒漠地区。建安十九年,孙吴破朱光,拔皖县,入吴。曹魏迁庐江郡治于阳泉县(今霍邱临水镇)。从此,吴、魏各占庐江郡一部分地区分设庐江郡。曹魏常守汉庐江郡北部地区,孙吴据汉庐江郡南部地区。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汉,因战乱撤销舒、龙舒等县,魏庐江郡实设六安、阳泉、博安3个县。齐王曹芳间,迁郡治六安县(今六安市金安区北)。

  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王朝,地方行政区划管理体制继承两汉旧制。晋初,合吴魏两庐江郡为一,恢复三国时废除的旧县,舒县复立,改治舒故国废邑舒城(今舒城县城关镇),后兼庐江郡治。“永嘉之乱”后,司马睿建东晋,仍设舒县(治今舒城县城关镇),庐江郡初治阳泉(今霍邱临水镇),孝武间移治(潜)(今霍山县上元街村),后改治于舒(今舒城县城关镇)。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宋代晋。宋仍设舒县(今舒城县城关镇),庐江郡治舒。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析原龙舒县北境入舒县。升明三年(479年)四月,齐代宋。设舒县,今舒城县城关镇仍为舒县治和庐江郡治。中兴二年(502年)四月,梁代南齐,初仍设舒县。梁天监末梁武帝增设湘州,废舒县,改(潜)县为庐江县(沿今庐江县城南1公里)。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庐江郡,庐江县改属合州(治合肥)。自舒县废至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今舒城县地均属庐江县。

  龙舒县(侯国)

  龙舒县(侯国),以古群舒之一舒龙国为名,《中国历史地图集》称龙舒。据《左传》记述,文公十二年“群舒叛楚”,后为楚所灭,成为楚的附庸。秦属九江郡。汉高祖四年置舒县,五年别置龙舒县,按《左传》杜注:“舒西南有龙舒,东汉侯国,六朝县废”。姚鼐云:在今怀宁县北,桐城县南。据《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考证:龙舒城遗址在今舒城县龙河口。

  高祖七年(前200年)封兄子刘信为羹颉侯,领舒、龙舒二县。刘信在其封地兴建七门堰,为我国古代重要水利工程之一。刘信墓俗称舒王墩在今丰乐河北岸肥西县四合乡境内(原为舒城县地)。汉明帝元平元年(58年)四月癸卯,楚王英舅子许昌封为龙舒侯,龙舒县改龙舒侯国,东汉末改侯国为龙舒县。三国初,吴魏分治庐江郡,因战乱,魏撤销舒、龙舒县。西晋统一中国,恢复汉庐江郡,舒、龙舒县复立。龙舒县仍治今舒城县龙河口一带,与舒县分领今桐城市地。南朝宋撤销龙舒县,并入舒县。元嘉二十五年,析原龙舒县南境置吕亭左县,后废,入庐江县地。

  舒城县

  舒城县,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分合肥县南部及庐江县西部地区置,治故舒城县城(今城关镇),故称舒城县。自建县后,历1275年至今,县名未变,其疆域基本稳定。唯民国25年(1936年)1月1日,将原舒城县的主簿原、沈家桥、姚河三乡(176平方公里)划给新建的岳西县。1955年7月,将丰乐河北岸原舒城县的长郢乡和傅圩村及三河镇南岸商业区划入肥西县,将丰乐河南岸原肥西县的乡村划入舒城县。1956年,将原舒城县张冲乡荒滩划入六安县。1996年10月,为更治杭埠河下游河道,将原舒城县杭埠镇迎水庵村划入庐江县,将原庐江县福元乡潘湾、薛泊、六丛、郑圩五个村划入舒城县。2004年底舒城县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

来源:安徽文化网  作者:汤光升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