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党史频道 > 中共在安徽

时间:2021-05-19 09:18:15


 


  ○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1923年冬,中国共产党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成立,这是我省成立的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从而升起了“安徽第一面党旗”;而几乎在同时,我省第一个城市党组织——中共安庆支部也成立了,让“安徽的曙光从这里升起”。

  安徽第一个农村党组织

  从“第一面党旗”到“曙光升起”

  5月,一个充满希望的时节,我们采访组一行来到了寿县小甸镇——安徽第一个农村党组织诞生的地方。

  在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的小甸集特支纪念馆前,广场的大屏幕上,播放小甸集特支成立前后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纪念馆旁的烈士纪念碑前,有人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看着这样的情景,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1923年冬天小甸集特支党员举起右手宣誓的情景。

  “寿县建党是从建团开始的。”据小甸集特支纪念馆讲解员介绍, 1922年春,在寿县小甸集小学任教的共产党员曹蕴真,决定以在外地入团的学生为骨干,在小甸集成立S.Y(英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缩写)特支。而正是寿县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成立,为建立寿县地方党的组织准备了条件。

  1923年冬,在上海大学读书、并加入党组织的曹蕴真、薛卓汉、徐梦秋等人放寒假再次回到家乡。这次回来,他们还接受了上海大学党组织的一个任务:在寿县发展党组织。于是,回来后的他们,首先把进步的教师、学生和农民组织起来,给他们做宣传发动工作,并集会讲演革命道理,要大家树立起自主、进步、科学的精神;并积极介绍一些人入党。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多,革命队伍的壮大,党中央认为在寿县地区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

  于是,在这一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在作为小甸集小学校址的曹氏宗祠里,在煤油灯下,中国共产党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成立了。曹蕴真任特支书记,徐梦周任宣传委员,鲁平阶任组织委员。这是安徽省成立的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当时直属党中央领导。 

  ○上世纪90年代的“濮家老屋”

  ○人们在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陈列馆参观(资料图片)

  

  小甸集特支成立后,特支成员分别深入群众,调查农村实际情况,宣传革命理论,筹建农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经过努力,他们于1924年建立了宋竹滩和瓦埠两个支部,发展党员20余人……“当时,党中央经常给予小甸集特支指示,还经常邮寄《新青年》、《中国青年》等革命刊物和马列书籍。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党中央的指示有时写在旧小说书的筒子页内,有时用米汤写,收到后用酒精擦擦字迹,就可显现。”讲解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细节。

  安徽第一个城市党组织

  几乎就在小甸集特支成立的同时,在长江岸边的安庆,我省第一个城市党组织——中共安庆支部也成立了。

  孝子坊街是安庆市诸多老街中的一条。乍一看虽毫不起眼,但寻常之下,蕴藏着的却是一段载入史册的红色记忆。这条街上曾经的“濮家老屋”正是中共安庆支部成立的地方。如今,濮家老屋的门头已经挂上了“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陈列馆”的牌匾。

  据党史资料记载,1923年春,在上海的共产党员柯庆施受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的派遣,到安庆开展建党工作。柯庆施到安庆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党的主张。10月,在反曹锟贿选的斗争中,一些经受住考验的青年团员被转为共产党员,安庆建党条件已基本成熟。此时陈独秀写信给柯庆施,指示可以在安庆建党。于是,在当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柯庆施、王步文、濮德治、许继慎、杨溥泉、濮德毅、彭干臣、高永春、姚光鼐、王同荣10人在这里举行了中共安庆支部成立大会。会上,柯庆施首先宣读了陈独秀的来信,然后宣布成立中共安庆支部。会议推选柯庆施为书记,王步文负责组织工作,濮德治负责宣传工作。

  作为第一个城市党组织,为什么成立大会在濮家老屋召开呢?据中共安庆支部成员之一的濮德治后来回忆,“柯庆施主张在我们濮家老屋开建党会议,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的。我们这座百年老屋共三进,前进是濮德毅家,后进是我的家,中间是我们姑母喻家,我们三家家长都是不问世事的老先生,一年四季来客极少,十分僻静;还有一个优点,老屋前门在孝子坊,后门通另一条街,一拐弯就是北门。如果前门有什么动静,我们可以从后门出去,一般人都不晓得。”当然,据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陈列馆副主任江广宜介绍,“成立大会在濮家老屋召开,除了出于安全考虑外,还因为濮德治和濮德毅都是革命活动的积极分子,柯庆施到安庆后,他们一直积极协助其开展革命工作。”

  “安徽的曙光从这里升起。”曾有人这样评价濮家老屋。的确,中共安庆支部在这里成立后,安庆的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支部先后派出党员分别到鹭鸶桥造币厂、甲工学校附设织布厂、玉虹门外广昌发号晒布场和招商局码头工人中开办工人夜校,开展工人运动……安徽境内的党组织犹如星星之火,在江淮大地上渐成燎原之势。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虽然中共小甸集特支和中共安庆支部存在的时间都不是太长,但历史不会忘记两个组织在安徽革命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中共小甸集特支建立后,通过特支同志的努力,先后建立了中共淮上中学补习社支部、中共瓦埠小学支部、城关支部、窑口集特支部、堰口集支部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寿县支部,共青团寿县地方执行委员会等,党员人数达80余人。史料表明,在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全省党员总人数中,寿县籍党员约占一半。

  中共小甸集特支成立后,还积极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农民认清组织起来的力量。1923年冬,特支成员薛卓汉在堰口集始建农协小组,参加者多为佃农、小自耕农。到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的有200人,于是成立了农民协会。

  最为重要的是,中共小甸集特支的建立,为该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在党的领导下,1931年3月,寿县举行了著名的瓦埠暴动,诞生了一支工农红军。这支队伍由游击小组发展到游击师,转战于合肥、舒城、巢县、无为等地。

  近年来,寿县小甸镇更是深入挖掘、精心整理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不断擦亮“红色名片”。据了解,在小甸集特支旧址附近,先后建成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革命烈士曹渊故居等一批红色文化展示区,形成了融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淮上中学补习社、寿县革命烈士陵园为一体的红色纪念地。这里也成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淮南市红色主题旅游区。

  同样的,中共安庆支部建立后,革命活动的逐步开展,大大启发了广大市民的革命觉悟。特别是1925年5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派人来安庆,在原来安庆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中共安庆特别支部,使安庆的中共组织与国民党左派合作,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并成立工会、农会、妇联会和学生会等革命群众团体,开展工农群众运动,为北伐军进入安徽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且,据史料记载,根据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安庆党组织选派了姚光鼎、彭干臣、许继慎、杨溥泉等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其中杨溥泉、彭干臣、许继慎在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中,冲锋陷阵,屡建战功,为国民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许继慎后来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始人,中国工农红军的著名将领。另外,党组织还安排了王步文、濮德治等人到上海大学深造,后来他们又回到安庆开展革命活动,为安庆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工农武装暴动的组织以及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时至今日,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陈列馆又成为安庆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每逢七一、五四等日子,不少机关、学校、社会团体会组织职工前来参观。“仅去年一年,我们就接待了30多批次,这还不算散客。”据江广宜介绍,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陈列馆还将推出一系列主题展览,以更好地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程堂义 王伟/文 郑成功/图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