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区域文化 > 区域要闻

毛泽东与淮河治理

时间:2020-12-01 09:35:47


 


  ○今天淮河沿岸秀丽风景


 


  ○珍藏于中央档案馆的毛泽东关于治理淮河问题给周恩来的批示


 


  ○上世纪50年代治理淮河纪念章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治理淮河是毛泽东倡导的新中国第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水利工程。从1950年到1957年冬,国家共投入资金12.4亿元,治理大小河道175条,修建水库9座,库容量达316亿立方米,还修建堤防4600余公里,极大地提高了防洪泄洪能力。

  毛泽东为根治淮河作出四次批示

  毛泽东高瞻远瞩,把治淮的大业一直放在心头。从1950年7月20日起至9月21日,在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毛泽东就治淮问题给周恩来总理连续作出4次批示,提出要根治淮河。从这当中也可看出毛主席治理淮河的迫切心情和坚定决心。

  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批示精神,周恩来总理在抓紧救灾的同时,加紧了对根治淮河的部署。1950年8月25日至9月12日,在周总理直接指导下,水利部召开治淮会议,豫、皖、苏3省负责人和一批水利专家参加,共同研究治理淮河的规划和方案。

  在治淮会议上,周恩来总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蓄泄兼筹”、“三省共保”以达根治之目的的治淮方针。会议确定上游“以拦蓄洪水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中游蓄泄并重,下游则开辟入海通道,以利宣泄。会议制定了治淮工程的步骤,决定1950年12月以前以勘测工作为重心,中游地区在整个计划内,选择对上、下游关系较小的部分工程,结合以工代赈,于10月下旬先行开工。会议建议以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为基础,组成治淮委员会统一领导治淮工作。

  这次治淮会议的召开,正式拉开了治理淮河的序幕。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治淮方针,并对1951年治淮的工作方案作出了明确规定。11月6日,治淮委员会在蚌埠成立,曾山任主任,曾希圣等4人为副主任。曾山调往北京后,谭震林、曾希圣先后任治淮委员会主任。

  在抗美援朝战争紧张进行、国家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央财经委员会仍在当年11月,拨出治淮工程款原粮4亿5千万斤、小麦2千万斤,保证治淮工程按时开工。为了抢救淮河水灾,中央人民政府先后拨出粮食2亿斤、盐1000万斤、煤52万吨,并贷款350亿元(旧币),进行紧急赈救。中央的大力支持和援助,缓解了灾民的燃眉之急,也确保了当年冬季开工的治淮的顺利进行。

  2020年8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闸,听取安徽省防汛工作及王家坝开闸分洪情况介绍,而后走到王家坝防汛抗洪展厅,详细了解了淮河治理历史和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情况。他感慨地说,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要说到淮河治理,还得从毛泽东关注淮河说起。

  淮河是我国的第三大河,它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的桐柏山,流经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入洪泽湖,经高邮湖和大运河入长江,河道全长1000公里,流域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淮河干流主要流经皖北,流长465公里,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35.8%。但就是这样一条上壅下塞的河流,很容易发生水灾。据不完全统计,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450年间,淮河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94次。而其流域内的安徽,更是个多水灾的省份。大水大灾时有发生,小水小灾则差不多连年不断。尤其是历史上多次黄河泛滥,夺淮入海,严重破坏了淮河水系,使安徽淮河流域成为水灾肆虐横行的地区。淮河两岸广大劳动人民饱受水旱灾魔的煎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象屡见不鲜,生产生活极不稳定。

  而就在1950年夏季,安徽、河南交界连降大雨,淮河流域又遇到数十年间未有的洪水灾害,豫、皖境内淹地4000余万亩,受灾1300多万人。水灾发生后,华东军政委员会的刘宠光和皖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共同研究并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写了一封反映皖北灾情的调查报告。8月5日,电报送到了毛泽东的案头。毛泽东看到这份电报,心情好生沉重,且十分焦急,立即批给了周恩来,让总理了解灾情,并请周总理“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

  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1950年11月底,在治淮委员会和各地政府的统一组织下,治理淮河第一期工程开工。几十万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奋战在工地上。他们在淮河两岸搭起了帐篷和其他简易房屋,按军事建制组织起来,投入到火热的治淮劳动中去。仅仅用了80多天的时间,就建成了一条长达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

  1951年春种之后,治淮工地又集中了数十万民工,投入到第二阶段的治淮工程中去。当时,淮河两岸红旗招展,口号震天,民工之间还展开了劳动竞赛。当地驻军也投入到了治淮劳动中去。参加治淮工程的架子车工人邢玉普说:“我看到成千成万的农民兄弟日夜不停地劳动。他们挖的挖、装的装、抬的抬,就像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部队,紧张、愉快地劳动着。这是自古以来都没有听说过的大事情。”

  1951年5月16日,当各项治淮工程在全流域展开的时候,由中央人民政府组织、邵力子率领的中央治淮视察团,赴治淮工地视察,慰问治淮民工及干部。此前,毛泽东主席亲笔写下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题词。这一题词被制成4面锦旗,由中央治淮视察团分送治淮委员会和河南、皖北、苏北治淮指挥部,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决心。

  中央治淮视察团在蚌埠举行了授旗典礼,邵力子团长将绣有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两面锦旗,分别授予治淮委员会和皖北治淮指挥部时,曾希圣代表淮委接受了锦旗,并致答谢词。他说:“毛主席题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这确是一个伟大而严肃的号召,重大而光荣的任务……它的‘重大’在:淮河历代失修,且遭受反动统治者的长期破坏,而我们在短短的数年内要将其修好,这是何等艰巨的事情;它的‘光荣’在:治好淮河,征服自然,不仅克服当前灾难,且为子孙万代谋幸福,发扬革命胜利的果实,这是何等高尚的奋斗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根治淮河的决心和信心,反映了世世代代饱受淮河水患之苦的淮河流域人民的迫切愿望。大批干部、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治淮大军,从全国各地奔赴治淮战线。在当时,参加治淮成了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报名治淮的人要像参军一样挑选。“父子齐上阵,兄弟争报名,妇女不示弱,夫妻共出征”的动人场面到处可见。治淮的第一年,有220万农民加入治淮的行列;为保证治淮工地大批的物资供应,有90多万工人、农民日日夜夜奔走在数千里淮河运输线上,他们用汽车、牛车、马车、独轮车等交通工具,把来自东北、华东、中南各省的治淮物资运到工地。

  1951年7月下旬,治淮第一期工程全部竣工,保证了1951年淮河流域的收成;1951年冬,淮河两岸人民又投入了治淮二期工程的战斗中,翌年7月,治淮二期工程结束;1953年的治淮工程又开始了紧张的筹备。从1952年开始,安徽淮河流域人民在进行干支流治理的同时,按照治淮规划,先后在淠河、史河上游兴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4座大型山谷水库,总库容达到57.4亿立方米;在淮河两岸的湖泊洼地,兴建城西湖、城东湖、蒙河洼和瓦埠湖4处蓄洪区,总计蓄洪量达65.8亿立方米,初步形成了淮河中游的防洪工程体系,有效地抗御了1954年后多次较大的洪水,在安徽治淮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江淮儿女,接力治理淮河

  治理淮河工程,是新中国第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水利工程。经过8个年头的不懈治理,到1957年冬,治淮工程基本完成。8年中,国家共投入资金12.4亿元,治理大小河道175条,修建水库9座,库容量达316亿立方米,还修建堤防4600余公里,极大地提高了防洪泄洪能力,改变了淮河流域易洪、易涝、易旱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后,安徽人民始终铭记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教导,继续开展淮河的治理工作。1991年淮河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后,国务院迅速召开治淮会议,作出加快治理淮河的战略部署,治淮工程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到2009年底,安徽14项治淮重点工程顺利竣工,使淮北大堤及蚌埠、淮南城市圈堤保护区防洪标准达到了100年一遇;淮北跨省骨干河道和流域重要支流以及平原、湖泊洼地防洪标准达到了10年至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了3年至5年一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沿淮地区面临的洪水威胁、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问题。

  2018年10月,《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将有利于转变淮河治理理念,将防汛、灌溉与航运、农业、工业之间统筹考虑,实现洪水资源化,使流域人民彻底摆脱旱涝灾害之苦;通过流域治理,根治水患,淮河流域将新增1000万亩滩涂可供开垦。2020年6月,引江济淮工程安徽亳州供水段试机成功。引江济淮工程是继三峡、南水北调之后又一大水利工程,预计2022年底前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后,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跨流域配置水资源,我国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格局将进一步完善。淮河流域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夙愿,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可以说,一部治淮史,生动记载着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勇于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决心、智慧与勇气,娓娓讲述着沿淮人民舍小家顾大家、舍局部顾全局的治淮精神。一部治淮史,再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沿淮人民这一美好憧憬,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今天,才真正能够变成现实。一部治淮史,也昭示着人与水的关系很重要,人离不开水,水生万物,但水患又是人类的心腹大患,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共处、共生和斗争的进程中,才能求得协调和发展、和谐和幸福。

  □聂皖辉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聂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