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岁月回眸

时间:2023-02-14 10:15:23


 


  治淮文工团前身——皖南文工团成员合影


 


  上世纪50年代治淮委员会证章


 


  1951年演出后的治淮文工团成员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加强经济工作的同时,各地的文化建设事业也蓬勃发展,许多文工团等大批文艺团体纷纷建立,其中就包括成立于1951年的治淮文工团。这支年轻的文艺队伍,始终和当时的治淮大军战斗在—起,活跃在千里淮河岸边。虽然治淮文工团到1956年初就解散了,但它为当时的文化发展作出了不小贡献。

  一 治淮文工团的前身

  说起治淮文工团,要从它的前身——1949年6月成立的芜湖市文艺工作团说起。

  1949年4月底,渡江战役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很快解放了芜湖。新生的芜湖市团市委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用最快的速度组建了一个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文艺工作团,文工团共有成员约50人。据史料记载,当时的芜湖市委和政府对这个新建的文工团关怀备至,市委宣传部、皖南日报社及皖南人民广播电台领导纷纷到团里讲课,使团员们对当时的革命形势和任务,特别是对解放区文艺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并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宣传活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芜湖市举行大游行,文工团的腰鼓队、秧歌队就作为先导,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1950年4月,芜湖市文工团升格,先改名为皖南区党委文工团,后改名为皖南文工团,直属皖南区党委领导。团升格了,队伍也扩大了,皖南干部学校、上海青年文工团代培训的学员相继充实进来。队伍壮大以后,专业力量自然加强了。当时文工团除参加剿匪反霸、土地改革、老区慰问等重大任务外,还根据形势排演了《不拿枪的敌人》《思想问题》等多幕话剧,《王贵与李香香》《枣红马》《兄妹开荒》《夸女婿》等歌舞剧以及《黄河大合唱》等音乐舞蹈节目。特别是1950年7月由文工团成员王德宏、李琦、许传文等联合主演的四幕话剧《思想问题》一在芜湖亮相,就好评如潮,一演再演,开辟了皖南地区的话剧新纪元……所有这些活动都为这支年轻的文艺队伍的成长,打开了眼界,奠定了基础。 

  1951年底,皖南皖北合并,恢复安徽省建制。根据安排,当时的皖北文工团改为安徽省文工团,而皖南文工团则定为治淮委员会政治部文工团,移师治淮委员会机关所在的蚌埠市。此后的近五年中,这支特殊的文工团就融入到日夜奋战的治淮大军之中,为浩大的淮河治理工程提供着文化支持。

  二 精彩纷呈的文艺岁月

  “当时我们的生活还是很艰苦的。住工棚,睡草席,白天参加劳动,晚上挑灯演出,特别是雨后淮堤,泥泞难行,一步一个坑,数九寒天,走几步就是一身大汗。”据1951年进入治淮文工团工作,曾任省文联副主席的柏龙驹老人后来回忆说。柏老记得一到蚌埠,淮委政治部领导就要求他们利用沿淮人民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去服务。于是在1952年初,治淮文工团特派了李琦、朱文珍、李光煜、冯玉麟组成的小组深入到蚌埠郊区和怀远、凤台等地学习花鼓灯艺术。因为花鼓灯艺术在沿淮地区最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有舞有唱,内容丰富,不仅足以抒发他们的真情实意,而且生动描述了沿淮地区的风土人情。他们学会回来再编成片段在工地演出,民工们看了感到非常亲切。“后来文工团就以花鼓灯艺术为基础,以全团之力编创了歌舞剧《治淮战歌》,在沿淮工地巡回演出,反应颇为强烈。”

  治淮文工团除了在蚌埠演出外,主要是在淮河沿途工地巡回演出。据史料记载,他们就曾到佛子岭水库工地演出,这是当时我国的标志性工程。全世界能建造连洪坝的只有三四个国家,我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自行设计和建造了。一时间,采访的、参观的络绎不绝,整个佛子岭水库工地变成了一座沸腾的大展厅。治淮文工团平时分散在各个工程大队,参加劳动,体验生活,开展群众文娱活动,遇有接待或演出任务就临时集中起来。

  特别是有一次,文工团北上河南,经开封,走信阳,赶赴板桥水库、白沙水库演出;然后顺淮河而下,转赴山东,在济南珍珠泉内的山东剧场为山东党政军民慰问演出;最后到达江苏扬州地区,直抵三河闸。在这里,文工团成员亲耳所闻刘伯温建闸的传说,亲眼所见国民党政府导淮打下的几根木桩。再看今日大闸拔地而起,真是今非昔比。这次沿淮大巡演,行程近千公里,途径十多个城镇,除了和沿途“治淮人”结下了友谊,还和各地文艺同行交流联欢,相互学习,受益匪浅。尤其是和“治淮人”的接触,让文工团成员对淮河的脾气有了新的认识,真切感受到了治理淮河的重要性及新中国治理淮河决策的伟大。

  除了自身演出之外,为了增加新鲜血液,文工团还在沿淮地区吸收了一批青年文艺工作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吸收了沿淮地区最负盛名的民间艺人——唢呐名家刘凤鸣(艺名东山)师徒三人。把他们请进团后,每逢他们演奏,台下掌声雷动,一曲又一曲,观众一再要求加演,特别是最后刘凤鸣拿出他的独门绝技《百鸟朝凤》,台上台下一片欢呼。关于吸收青年文艺工作者,柏龙驹老人还曾回忆过一个故事。1953年,文工团巡回演出到开封时,见到一位演唱河南坠子的演员吕明琴,她在当地很有名气,唱得好,韵味足,且富有表现力。每当说唱到英雄人物行侠仗义之际,那真是句句有力、字字生风。经过了解,河南坠子在沿淮一带十分吃香,团部当即拍板,力邀她加盟。结果不出所料,她的出色演唱征服了大批观众,再一次显示了民间艺术的魅力。

  众所周知,淮委中工程技术人员多,高中级知识分子多,因此领导对文工团的演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节目丰富,而且要适应不同层次的观众要求,话剧、歌剧甚至交响乐等高雅艺术都要有。1954年初,上海,杭州有两个话剧团先后来淮委演出,反响不错。淮委领导当即提议可以把他们吸收进来,充实到文工团。但当时文工团里有部分人认为这两个团人员比较复杂,不宜吸收。但在淮委党委及领导的坚持下,最终两个团被吸收进来,为此文工团专门成立了话剧队。话剧队果然不负众望,后来排练了几出话剧,有苏联的《在那一边》、民主德国的《非这样生活不可》,还有曹禺的《雷雨》等,演出反响都不错,其中《雷雨》后来还被省里调来合肥在新建的江淮大戏院演出。

  三 重要的历史意义

  1956年初,随着治淮委员会的整编,治淮文工团也解散重新组合了。从1951年底到1956年初,在近五年的时间里,治淮文工团年轻的文艺工作者经受了考验,和沿淮人民、治淮大军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治淮文工团虽然不存在了,但她的历史是客观存在,是不应该被忘却的,她对治淮工程的顺利建设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特别是随着治淮工程的进展,这支年轻的文艺队伍也成长起来了,许多人后来成了各个文艺门类的骨干力量。

  据史料记载,治淮文工团撤销,大部分人员与安徽省管弦乐队合并,建立安徽省歌剧团,任务是创作、演出,搜集整理安徽民间歌舞,辅导群众业余文艺活动,培养演员。建团后即分组深入各地农村进行采风活动。演出了歌剧《刘胡兰》《春茶记》,舞剧《刘海与金蟾》。在1957年1月举行的全国专业团体汇演中,舞蹈《双回门》被选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到了1958年,安徽省歌剧团调整改名为安徽省文工团,创作演出了《山歌联唱》《安徽民歌联唱》和舞剧《千里淮北稻花香》等。1959年,民间舞蹈《十二条手巾》、安徽民歌等先后参加全国调演……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和治淮文工团打下的良好基础密切相关。 □程堂义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程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