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皖人故事

时间:2022-06-14 15:05:00


 


  上世纪70年代刘鸿盛饺面馆销售盛况


 


  老字号“刘鸿盛”

  “大麻饼,玉带糕,寸金、白切加烘糕;小刀面,馄饨饺,狮头、油香、小笼包……”这是合肥一首美食歌谣里的歌词,后半句说的就是以“刘鸿盛”为代表的合肥特色小吃。合肥人没有不知道刘鸿盛的,这家始创于1873年的合肥名小吃,是新中国首评“中华老字号”,且两获“安徽老字号”称号。古往今来,多少老字号没能抵御时间的侵蚀泯然在残砖片瓦中;远看方知出处高,刘鸿盛在历史上的三大高光时刻,也许能揭开它能长存于世的基因密码。

  正式挂牌:“刘鸿盛”不是一个人

  从创始人宋三走街串巷、肩挑手提到正式挂牌,刘鸿盛走了半世纪。

  1873年,清代末年,国家正内忧外患,风起云涌。梁启超在这一年呱呱坠地,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在江淮大地庐州城内明教寺西巷口,一位名叫宋三(因在家排行老三)、大名宋德礼的人与其妻宋胡氏每日挑着担子在庐州城内摆卖饺面、小吃。

  他做的冬菇鸡饺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用新鲜瘦肉,剔净筋膜,剁成肉糜,加入提前泡好的葱姜水和佐料,手工顺时针搅拌成馅。汤料专用本地产3斤重以上的老母鸡,加工后盛入砂锅,大火煮开转文火煨炖至鸡汤纯香、鸡肉嫩烂,鸡汤与鸡肉放在砂锅中,佐以上等冬菇,取鸡油透炒香;饺皮用白面加入适量碱制作,手工擀制,虽薄如纸却均匀有劲道;饺皮包上肉馅,待客人来时,现吃现下,每碗10只,配上冬菇和鸡丁,佐上鸡汤。饺子皮薄如纸,馅嫩汤鲜,引得顾客盈门。

  用料新鲜,味道鲜美,冬菇鸡饺在庐州城内声名鹊起了。1927年,宋三辞世,其妻宋胡氏与其徒弟刘青山、族侄宋业贵等人打理店面,因经营有方,生意不减当年。于是就挂起了“刘鸿盛”的招牌,寓意鸿运通达、长盛不衰。庐州城内当时还流传着关于刘鸿盛的民谣:小刀面,馄饨饺,狮头油香小笼包。

  为了传承冬菇鸡饺,抗战胜利后,二人便将老店翻建成二层小楼,竣工后老店重新开张,挂牌“刘鸿盛饺面馆”。刘鸿盛不仅继承了祖师爷宋三“讲信誉、重质量”的传统,保持了冬菇鸡饺的特色与风味,还在店里增加了卤菜、炒菜和大曲酒,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当时合肥独树一帜的小吃名店。不仅仅老合肥们经常要去品尝,那些过往合肥的游客也是慕名前往,要品一品刘鸿盛的冬菇鸡饺,一饱口福。一时间,合肥市内许多饺面馆都竞相模仿开始出售冬菇鸡饺,但质量肯定远远不如“刘鸿盛”的。此后“刘鸿盛饺面馆”长盛不衰,成为了合肥人有口皆碑的老字号。

  正式挂牌,并在美食江湖上闯出名号,是“刘鸿盛”的第一个高光时刻。不用人名而用“鸿盛”二字赋名,并坚持“讲信誉、重质量”,故能长盛不衰。

  技高一筹: 街头小吃入庙堂

  街头小吃入庙堂,这是“刘鸿盛”创立近百年来的第二个高光时刻。

  刘鸿盛虽是手工产品,但坚持标准化管理。包出来的馄饨,一碗十个,重量相差不能超过标准一钱,甚至严格到规定一斤面粉要擀出多少张皮子。好的选材再加上特别的工艺,刘鸿盛吸引着合肥四面八方的市民前来品尝。那个时候,如果家里有老人小孩生病了,家人则会拿着搪瓷把缸(合肥方言)去排队,只求能打到一碗冬菇鸡饺补补身子。据一位年长的食客回忆道:“儿时体弱多病,饺面馆西有一个区诊所,我是常客。如遇打针,悲喜参半。悲的是皮肉受苦,喜的是父亲总要用刘鸿盛的骨汤馄饨安慰一番!那油腻腻的灶台,油腻腻的方桌,油腻腻的水牌。啧啧,不过那味道却叫人趋之若鹜、捧碗而立、比比皆是。白色面粉袋边的阿姨和面、包包子、做馄饨,我都看得津津有味,现在想来,已是往事喽。”

  1956年,刘鸿盛饺面馆实行公私合营,成为合肥解放后第一家国营餐馆。收归国营后,合肥市饮食服务公司师傅们的精心制作,传承了以冬菇鸡饺为龙头的众多特色产品,并不断创新品种。七十年代,时任刘鸿盛烹饪大师——梅正荣与葛克铭曾经数次进入人民大会堂工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制作精美小吃与菜肴,将“冬菇鸡饺”“什锦虾球”“萝卜丝鲜肉酥烧饼”等合肥地方特色菜肴及小吃带进最高殿堂,受到万里、习仲勋等好评与接见。刘鸿盛菜馆更是成为百姓心目中的“人民饭店”。

  随着时代的变革,市场环境的变化,在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20年中,刘鸿盛和许多老字号一样,没有重视店面的选址和服务环境的改善,再加上合肥饮食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改制,刘鸿盛搬迁至位置相对闭塞难找的鼓楼后街,同时周围菜市、外围环境脏乱差,导致经营困难。

  毗邻美食林立、日进斗金的步行街,庐州名小吃“刘鸿盛”缩在一角,空空的饭店,偶尔飞过几只寂寞的苍蝇。没有昔日的荣光,如何破局?

  第四代非遗传承人胡明朗扛起大旗,与自己的师傅、刘鸿盛第三代传承人鲍庆福,以及师兄葛克铭、何辅善等对刘鸿盛以及合肥的传统小吃历史进行搜集、整理和恢复,并在原有基础上,与时俱进地研发和改进。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与帮助下,2013年5月,在合肥市宿州路以新的面貌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顺应时代: 继承与创新发展

  2019年春节期间,第五代传人胡伟伟在“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上先后接待了墨西哥、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大使的问询,他们均对“刘鸿盛”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尤爱庐阳酥、香菇肉丁烧卖和小花狮子头。墨西哥大使更对庐阳酥赞不绝口,先后十多次通过网络复购。

  2021年11月5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作为合肥市唯一被遴选的老字号品牌,刘鸿盛代表安徽老字号成功入选展览,这也是刘鸿盛第一次走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会中央视财经频道中英双语全球同步直播介绍展示刘鸿盛小吃及张顺兴号四大名点。从地方到国际,这是第三个高光时刻。

  鸿名百载,盛馔三餐。这几年,刘鸿盛社会影响力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2018年,刘鸿盛传统小吃技艺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2月,被评为“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2019年春节期间,刘鸿盛作为合肥唯一一家受邀企业,参加“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受到全国各地游客以及国际友人的一致赞誉;2019年9月,刘鸿盛代表合肥老字号参加“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合肥日”主题活动;2020年12月,刘鸿盛传统小吃技艺入选“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2月,被安徽省商务厅再次认定为“安徽老字号”。目前,刘鸿盛在合肥拥有一家中央厨房、20余家门店和10家助餐点。

  “荣誉属于过去,如何把孩子的目光从肯德基和麦当劳转向老字号,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事。”胡明朗说,“我们要顺应时代,老树开新枝。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品牌升级,并利用好新媒体传播老字号。”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黄琼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