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珍档揭秘

时间:2021-10-26 09:34:41


 


  ○徽州贡菊采摘(资料图)


 


  ○《关于全面铺开菊花供应的通知》部分


 


  ○《关于调整亳菊花收购价格的通知》部分


 


  ○《关于促进歙县贡菊生产的报告》部分

  时值深秋,又到菊花飘香时。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花之“四君子”之一,中国人极爱菊花,历代咏菊名句更是不胜枚举。其实,菊花除了观赏之外,也极具药用价值。而安徽的菊花更有黄山贡菊、亳菊、滁菊等多种,且别具一格。

  安徽产的贡菊、滁菊、亳菊驰名中外

  菊花不仅让人悦目,也有药用价值。中国栽培菊花已3000多年历史,最早栽培菊花就是为药用、食用,至宋代菊花始作园林观赏。宋刘蒙《菊谱》(1104年)是最早记载观赏菊花的专著。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江淮横贯,平原广阔,自然条件适宜菊花的生长和繁殖。安徽产的黄山贡菊、亳菊、滁菊与杭菊一道并称中国四大药用菊花。据《安徽省·医药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菊花以杭州、亳县为主要集散市场,销路极广,内销全国各地;每年都有出口,走俏香港及东南亚各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药材生产以巩固传统地道药材为重点,1955年,安徽省药材公司成立后在安排生产计划时,要求各地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种植习惯,抓住重点品种发展生产。比如滁州专区主要发展滁县菊花,徽州专区主要发展贡菊花、白术、山茱萸等。

  作为四大药用菊花之一的亳菊,产于亳州地区。众所周知,亳州是闻名遐迩的“中华药都”,中医药历史传承悠久。亳菊和亳芍、亳花粉、亳桑皮被人们公认为是四大亳药,其中亳菊在《中药大辞典》中有记载:“白菊主产安徽亳县,称亳菊,品质最佳。”亳菊疏风散热、解暑明目,多为春、夏两季用药,历年来为中医首选的菊花品种。一般菊花都是用来做茶饮,亳菊却与众不同,不太适宜泡茶,因为它的味道偏苦,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亳菊具有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是常见的下火中药。

  作为知名的中药材,亳菊的价格自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省档案馆馆藏的1963年1月30日《关于调整亳菊花收购价格的通知》档案中记载,“在全国物价会议期间,你省代表提出了调整亳菊花收购价格的意见。经我们研究,同意1963年亳菊花每担统货由100元调为150元。”从档案的记载上,我们可知,作为珍贵药材,亳菊价格还是较贵的。

  亳菊除了入药,亳州人们喜欢用干燥的亳菊制作枕头,能起到促进睡眠、养气避秽的药用功效。亳州华佗国药厂生产的“华佗药枕”就是用亳菊制成,行销全国。

  在关于菊花的档案中,我们得知,在上世纪60年代物资供应相对匮乏的时期,菊花的供应还相对充裕。1965年6月24日《关于全面铺开菊花供应的通知》档案中就有关于菊花供应的记载,“菊花供应,从现在起,不论城市或农村,必须全面铺开供应,不论批发、零售,配方或者饮料均应保证供应,不得有任何限制。”“积极扩大供应网点,除中西药零售门市部、糖烟酒零售门市部都要开展饮料菊花供应外,要积极依靠和委托供销社茶叶零售门市部销售,要求各茶社、浴室、车站、码头均有供应,以便消费者购买。”“做好宣传工作,各供应点均应利用多种形式,如登报、幻灯、口头宣传等进行广泛的宣传,着重宣传菊花饮料之功用,如防暑降温,清头明目、散风、清热、解毒等,并标明品名、价格。”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支援农业生产发展和满足人民用药、饮料需要。

  一吨贡菊曾售价四五千美元

  黄山贡菊源于宋代,在黄山市已有7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作为歙县传统名特优农产品,主要产于金竹岭村。因清代作为贡品,故而得名贡菊,又称徽州贡菊、黄山贡菊等。黄山贡菊,花瓣洁白,萼片翠绿,花蕊金黄;香气清雅,药香浓郁,回味甘甜,是花中金镶玉,菊中岁贡品。

  每年3月份,贡菊栽种,10月底,菊花盛开,菊香扑鼻。当地民谚曰:“高山雪,低山霜。”到了贡菊采摘的季节,整个山坡都被雪白的菊海覆盖,亦雪亦霜,芬芳四溢。黄山贡菊具有清凉解毒、明目养颜、散热抗炎等多种药用价值,被《中国药典》誉为“菊中之冠”。

  由于其独特的药用价值,黄山贡菊备受消费者青睐。省档案馆馆藏的1964年4月10日《关于促进歙县贡菊生产的报告》档案中得到了印证。“歙县贡菊系名贵药材,国外售价很高,每吨均值4500-5000美元。为了保证出口和适当满足内销需要,经省财办同意划为外贸基地。”该档案还记载,恰巧当时正值贡菊栽培季节,为了促进贡菊发展,还增加了贡菊销售补助的标准。

  黄山贡菊一直以来品质佳、销售旺,成为当地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到了2000年,在歙县北岸镇金竹岭、高山、槐塘、呈东实施优质黄山贡菊开发基地建设项目。2004年10月,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黄山贡菊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和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到了2005年,黄山贡菊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多亩,产量970余吨。如今,每到金秋,漫山遍野盛开的黄山贡菊不仅吸引了各地客商,也迎来了八方游客,成为秋日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滁菊发展重焕生机

  滁菊素有“金蕊玉瓣、翠蒂天香”的美誉,因其独特的药用、保健价值而跻身全国四大药菊之列。清光绪《滁州志》记载,“甘菊产大柳者佳,味胜于杭产而不可多得。”由于滁菊独特的生产环境和传统加工技艺,造就了滁菊的上乘品质,产品畅销江浙一带。

  但滁菊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菊花生长周期短,当年栽培当年就要收获,这类药材最容易受到市场影响。滁菊自然也不例外。据《安徽省·医药志》记载,滁县地区1962年种植滁菊花仅315亩,但由于价格高、鼓励种植,到了1965年则猛增到了14000亩,远远超过市场需求,造成了滁菊库存过大,大量霉变,挫伤药农的积极性,导致他们不愿意种植滁菊。

  “近几年来我区滁菊生产发展很快,生产面积一九六二年为281亩,一九六三年增加到1035亩(实收450担),去年则发展到(不包括小量地)3522亩(实收5200担),比一九六二年的281亩增长12.5倍。”“由于新滁菊价格高,与其他作物比价不合理,因而,促使菊花不按国家计划盲目发展,造成供过于求。”省档案馆馆藏的1965年6月11日《关于一九六五年滁菊收购价格安排意见的报告》的档案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滁菊生产一度下滑。至上世纪90年代,滁菊种植面积萎缩,滁菊产量不稳定。为挽救这一传统地方产品,重树滁菊形象,1999年,滁州市成立了滁菊研究所,加强滁菊的种植、制干、加工技术的研究,解决品种优选、高产栽培、标准化生产、制干等技术难题,实现了滁菊的规模化种植、工厂化制干和产业化经营,有力推动了滁菊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此后,滁菊研究所研发的“金玉牌”滁菊产品获得安徽省十大名牌农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产品也由最初单一的滁菊茶发展到现在的滁菊茶、饮品茶、保健枕、养生茶四大系列。2002年,滁菊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如今,依据科技的进步和产品的改良,滁菊这种传统作物重焕生机。

  时值金秋,菊花盛开,香气四溢。欣赏菊花,品一口菊花茶,吃上一碗菊花药膳,安徽的秋天,在绚烂的菊海中别有一番风味。□周茂莉 何芳芳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