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珍档揭秘

时间:2023-11-07 09:30:10

  七门堰灌区美景

  位于肥西的舒王墩汉墓

  历史悠久的七门堰

  11月4日,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宣布,我省舒城县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工程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项2200多年前修建的“世界遗产”工程,不仅是我省的骄傲,而且其兴建者还和合肥有关系呢。

  2200多年的水利工程

  七门堰调蓄灌溉工程,因位于我省舒城县的七门山下而得名,距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羹颉侯刘信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引水发展农耕,灌田8万余亩;又于东加筑乌羊、槽牍两堰,因此历史上又称“七门三堰”。今天的七门堰已纳入杭埠河干渠配套工程,成为闻名中外的淠史杭工程的组成部分。

  七门堰所在的舒城县位于江淮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让舒城县呈现出山区易发山洪、岗丘地区易旱、平畈地区易涝的特点。这也让七门堰调蓄灌溉工程具有与众不同的结构形式。据史料记载,在取水枢纽的规划上,七门堰古代调蓄灌溉系统选择在河流由山谷进入平原的“谷口”地段修建。这里的河床由窄变宽,坡度由陡变缓,在此布置取水枢纽,不仅便于因势利导控制水流,又方便施工,同时,七门堰灌溉渠线的规划充分利用了地形条件,沿一定等高线行进,保持适当的输水底坡,满足自流灌溉控制水位高程,合理规划布置陂、塘、垱、渠、沟,以保证最大的灌溉范围。工程利用了杭埠河冲出谷口的水势,又利用了大别山余脉一直向东北延伸的自然地势,在江淮之间形成了一条设计科学、布局合理的水道,形成一个自流灌溉系统。

  七门堰修成后,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舒城一带连年“稻花香里说丰年”,正如清人高华在《三堰余泽赋》中所描绘的,“山庄日丽,蔀屋芸蓝,田分上下,亩尽东南。啼郭公之宛转,闻燕子之呢喃。一犁碧浪,叱犍乌犍处处,畦分挂布;千顷青畴,飞白鸟村村,水护含烟……”宋代诗人彭汝砺在《七门堰》一诗中也写道,“我来舒城道三堰,行看利入东南遍。渔樵处处乐太平,稻粱岁岁收馀羡。江淮旱涝相缀联,舒城独自为丰年。”

  更让人称道的是,七门堰不仅历史悠久、工程浩繁,而且在水利科学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据史料记载,当年在修建七门堰时,人们就能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利用陂、塘、沟,形成了一个自流灌溉网,这在2000多年前是难能可贵的;而后来人们在重修七门堰时,不仅注意扩大灌溉效能,而且还把引水灌溉、防洪排涝等功能结合在一起。

  “羹颉侯”刘信

  从上文我们知道,这项中国古代著名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者,是西汉的“羹颉侯”刘信。那么,刘信又是什么人呢?他乃汉高祖刘邦长兄刘伯之子,也就是刘邦的侄子。

  众所周知,刘邦是在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的。但相传刘邦早年无赖,经常带一些狐朋狗友到刘伯家里白吃白喝。大嫂因此十分讨厌,特意把煮饭的锅敲击得“喳喳”响,意思是饭羹已经吃尽,刘邦和朋友只好识趣地离去。但刘邦无意中发现锅里其实还有饭羹,他心里顿时不痛快,怨恨之意久久难平。自此,刘邦和大嫂之间有了芥蒂。

  刘邦称帝后,开始分封诸侯王到地方建立诸侯国和王国。他先后封了九个同姓王,都是他的儿子、侄子和兄弟等,唯独长兄的儿子刘信不得分封,留居栎阳。相传后因刘邦的父亲一再说情,拖到汉七年的10月,刘邦才封立侄子刘信为“羹颉侯”。“羹颉”当然不是县邑名,而是暗含当年大嫂佯为羹尽那件往事。羹即锅中饭菜,颉者即用勺刮锅。羹颉即敲锅羹尽,也就是“饭没了”的意思。可见刘邦一直没忘记这“一饭之仇”。

  这些在史料中也有记载。据《舒城县志》《庐州府志》记载,刘邦的侄子刘信,食邑为“舒地”。根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安徽舒城县西北三十里,汉高帝封兄子信为羹颉侯,国于此。”也就是说,刘信的封地为现在肥西和舒城交界的区域。史料中还记载,刘信在到达封地之后,发现“龙舒水源出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而岗区多干旱。心中顿时大为不忍,于是决定即使是掏空府库的钱财,也要为百姓修渠引水。

  在此之后,刘信就亲自率数万人在龙舒之地开启了一场浩大的水利工程项目。他带着众民工在七门山下开凿七门堰,修渠建闸,引龙舒水(今杭埠河)灌东北部岗地800顷。与此同时,还要在七门岭之东修筑乌羊堰、槽牍堰,史书称其“灌田三万余亩”。可以说,刘信此举是一项极大的利国利民工程,几乎完全解除了封地农田遭受干旱的威胁,使得当地农业在当年就获得了巨大的丰收,耕者安居乐业,可谓泽被万代。

  刘信始建七门堰水利工程,后又经历多个朝代的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事业发展,从1951年开始对七门堰进行了全面大修和扩建,至1953年底竣工,并在1954年成立七门堰灌溉工程管理处,到1957年时七门堰灌溉面积扩展到15万余亩。这个古老的水利工程一直发挥了它巨大的灌溉能力,并在1998年被认定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修建者葬在合肥

  “汉侯食邑古龙舒,此是仁民第一渠。千载经行叹遗迹,丰功不愧史臣书。”古人曾用这首七绝赞颂七门堰灌溉工程,赞颂刘信。你可能不知道,这位深受老百姓爱戴的“羹颉侯”在当地被尊称为“舒王”,并且还和合肥有着密切关系呢——他的墓葬“舒王墩汉墓”位于肥西县花岗镇境内。

  据史料记载,曾经的“舒王墩”只是合安公路旁的一个黄土堆。2000年,文物部门对舒王墩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壶、剑、钩、珠、骨饰件等70多件,陶冥币300多枚,以及铜器、陶瓷器、漆器和骨角器等珍贵文物。同时发现舒王墓体制恢弘,汉墓由主室、前室、南北耳室和一个长墓道组成,南北长约14米,东西宽约12米,墓道长20米。据考古专家考证墓主人正是刘信。而且,从墓的长、宽等规模来看都是合肥最大的,是名副其实的“合肥第一汉墓”。如今已在原址建成了舒王墩墓园,面积约4000平方米。

  关于舒王墩汉墓的价值,考古专家认为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其墓作为安徽境内发掘的早中期西汉墓葬,对于研究西汉历史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二是此墓不像以前发现西汉早期的“中”字形,只一室带一墓道,而舒王墩汉墓则是由主室、前室、南北耳室带一个长墓道组成,目前这样的墓很少见;三是目前考古界有记载的五联罐仅在三国两晋时期才出现,而此墓中出土的五联罐属更早的西汉早中期,在国内应属最早。

  而且,刘信不仅生前兴修了七门堰,去世后无意中又做了一件好事。舒王墩附近有个九连塘,相传是修建舒王墩墓的取土地。九连塘由九个水塘组成,每两个水塘之间有塘埂相隔,呈弧状连接分布,形成一个庞大的水库,当地乡民又称之为“连心塘”。在当地更流传着一则民谚:“上有七门堰,下有九连塘,大干三载不求天,木龙(水车)搅水上干田。”

  因此从这些意义上来说,七门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可谓实至名归。 □程堂义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程堂义  编辑: 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