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珍档揭秘

时间:2023-11-21 15:19:18


 


  《东南医学院一九五二年五月份综合报告》中关于建设新校舍的计划


 


  1952年,东南医学院为合肥郊区德胜乡培训接生员


 


  1952年时的合肥“东南岗”

  1951年秋,安徽医科大学的前身——东南医学院开始建校于合肥“东南岗”,标志着合肥第一所大学正式“落户”。尽管当时设备简陋、条件艰苦,但学校的师生员工们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新的工作和学习中。

  建校于“东南岗”

  前文我们说过,东南医学院接到迁设到合肥建校的指示后,由于院舍都要全部新建,于是决定分阶段进行迁建工作。与此同时,东南医学院成立建校委员会,由副院长李广涛等负责在合肥选址筹建新校舍。

  “学校迁往合肥哪里呢?此事由我和黄岩同志(时任安徽省省长)负责。我们考察了合肥不少地方,最后看中了合肥德胜门(即今天环城路与金寨路交口安徽医科大学处)外的一处高地。”据李广涛在回忆录中说,当时这里是一片乱坟岗,地势较高,面积大约有40万平方米。而关于这里后来为什么叫“东南岗”,李广涛在回忆录中也特别说道,“后来很多老东南医学院的人说这儿名为‘东南岗’,其实当时并没有这个名字,但此名究竟如何传开的呢?原来,东南医学院在怀远办学的地方叫西门岗,迁来合肥后,当时的院办主任江晦鸣为了纪念学校的老名称,根据当时合肥的方位,就把校址所在地称为‘东南岗’。”李广涛等人发现后,虽然认为地名不能乱叫,但“东南岗”当时已在学校传开了,于是就有了建校于“东南岗”这一说法。

  当时的合肥百废待兴,建筑新校舍工程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在一份《东南医学院一九五二年五月份综合报告》中,就记载了建设新校舍原计划分三期施工,“第一期在一九五一年内预定完成二五〇只(张)病床的附属医院一所及必要的隔离病室。第二期在一九五二年四月以前,预定完成前期医学实验馆四座(包括教室),机器井及水塔各一座,容纳七四四人男女学生宿舍五幢及教职员暨眷属宿舍第一种十六幢、第二种十八幢、第三种十六幢(卅二家),饭厅两座。第三期工程筹建图书馆、大礼堂、总办公室及添建学生宿舍等,预定争取一九五二年底或一九五三年完成……”但由于种种原因,新校区一开始的工程建设进展缓慢,到1952年5月底时,第一、二期工程都没有按计划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李广涛等学校领导身先士卒,带领一班人从勘探地形、打桩拉线开始,并亲自请专家设计图纸,与施工单位接洽,和工人们交谈……几乎整天都泡在了工地上。最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四座教学楼、一幢行政楼和部分教师宿舍拔地而起。

  当然,作为本市的第一所高校,合肥市从开始就一直大力支持东南医学院的发展,比如在土地征迁等方面。合肥市档案馆馆藏的一份档案显示,1954年3月25日合肥市人民政府给当时的西郊区人民政府下发通知,要求“协助办理”拨给学校的洪岗乡相关土地。

  条件艰苦中干劲十足

  “当时市内只有几条小街,街上也仅有几个卖土产的小店,土坯垒成的村房,泥土和碎石建成的破城墙,最高的建筑也就是解放军140医院的两层楼。东南岗一带更是一片荒野,杂草丛生……”在老师汪国良和学生干自强等人的记忆中,东南医学院刚迁到合肥时,条件比怀远还差。的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合肥亟待发展,新建校园没有自来水,教工、学生用的全部是水塘里的泥浆水,撒过明矾经沉淀后才能使用;电力供应也十分紧张,晚上基本没有电,最好的条件就是用煤气灯,学生要自备蜡烛以备急时之用。

  尽管条件艰苦,但当时东南医学院的师生们干劲十足。据档案记载,学校迁到合肥时,有本、专科生660人,教职员工225人,其中专任教师93人。由于教学楼、宿舍楼等都还在建设中,学校教室、实验室、行政办公等都借用的一些临时场所。当时合肥没有几条大路,教师和学生去上课大多要绕道经过田间的羊肠小道,学生每天来回要走四趟,教师上课更是来回奔波;有时碰到雨天路滑,不少年长的教授就是拄着拐杖或树枝也要坚持去上课。

  据档案记载,当时没有统一的教材,老师上课用的全部是自己编写的讲义,不少是外文的;老师有时也用外语上课,甚至要求学生的笔记、医生的病历和处方也是外文的……虽然学生学起来可能要花更多的精力,但刚来合肥时,对新中国的自豪和新校址的兴奋以及新事业的憧憬,深深地鼓舞着东南医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

  尽管设备简陋,条件艰苦,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教师教得认真,工人干得勤奋,学生学得刻苦。有人曾这样形容说,当时整个合肥似乎都是东南医学院的校园,欢声笑语,无处不在。虽然这话有点夸张,但也说明迁到合肥的东南医学院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大学之风。

  创办“工人夜校”有成效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口中文盲率高达80%以上,成为制约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后,一场大规模的识字扫盲运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起来。在此形势之下,东南医学院内迁至合肥初期也创办了工人夜校,东南医学院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就在组织的领导下创办“工人夜校”,帮助工人师傅“扫盲”。1953届校友朱敖荣就是“工人夜校”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当时毛主席号召我们说,把工人团结起来,学知识学文化,社会才能改造好。于是,昏黄的灯光下,一批批工人来到夜校,将教室挤得水泄不通,用心倾听我们教职员的授课……”朱敖荣老人在回忆当时“工人夜校”时曾这样说。“工人夜校”搞得红红火火,不仅教工人们学识字、学文化,逐步增加医学、科学方面的内容,还帮助他们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分析国内外形势,加深他们对新中国的认识,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整个学院的工人师傅几乎都参加了学习,而且很有成效。“‘工人夜校’不仅激发了工人师傅的革命热情和工作干劲,还实实在在地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有一位电工经过学习后,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后来还被保送到上海交大学习呢。”朱老说。

  夜校的“星星之火”,点燃了工人们求知的热情,照亮了他们提升自我的前行之路,同时,参与夜校工作也成为包括朱敖荣在内的许多东南医学院学生当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之一,让他们更加明确了未来的方向。据档案记载,朱敖荣1952年到1954年一直参与夜校的教学工作,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人民服务,他也因工作出色被评为夜校的“模范教师”。以此为起点,朱敖荣在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留校任教,并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卫生管理学院……这些我们后面再详述。 □甄娜娜 程堂义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  编辑: 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