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 区域文化 > 区域要闻

岁月深处古村落 流淌千年庐州忆

时间:2020-12-08 10:00:25


 


长丰县义井乡车王集村的老槐树。


 


三河二龙街传统文化“二龙戏珠”。 倪丰 摄


 


三河二龙街上的二龙桥。 倪丰 摄


 


长丰县还有一个古村落——下塘镇蝴蝶像村,可惜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唯有这口留存千年的古井还能依稀觅得曾经的印记。郭晓娟 摄


 


如今的长丰县义井乡蔡岗村一景,此地曾出土过战国青铜甬钟。


 


长丰县陶楼乡古城村白燕墩遗址。


 


烔炀镇的老街。


 


黄屯老街。(资料图)


 


每当遇到巢湖水位下降之年,唐咀水下遗址那些隐藏在水中的瓦砾与陶片都会在浅滩处露出来。(本报资料图)

  秦朝置县,合肥至今已走过了2200余年光阴。数千年岁月,留给合肥的,不仅是深厚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寄寓乡愁的土壤,还有一个个窖藏岁月、蕴藏文化、珍藏历史的古村落。在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合肥,发展的高度和文化的厚度兼容,目前已有庐江县龙桥镇黄屯老街、长丰县陶楼乡古城村、长丰县义井乡车王集村、肥西县三河镇二龙街、巢湖市烔炀镇唐咀村、肥东县石塘镇龙城、长丰县下塘镇蝴蝶像村、长丰县义井乡蔡岗村8个古村落入选安徽省千年古村落。每一个古村落都仿若一本厚厚的古书,那一砖一石、一井一寺、一树一草,好似在诉说着悠悠历史与满腹沧桑,书写着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走入古村落,追寻曾经的繁荣昌盛,领略先人们的情怀志趣,回溯代代相传的风土人情,不禁沉浸、感怀、振奋、自豪……

  庐江县龙桥镇黄屯老街 千年雕琢 留驻灿烂文化

  提起老街,人们总会想到黄山脚下的屯溪老街,却少有人知道合肥境内也有一条老街——黄屯老街,位于庐江县东南山区和水乡交界处,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我们这条老街的来头可不小,是东汉农民起义军首领黄穰屯兵的地方,也是因此而得名。”居民戴宗光对老街充满感情,说起黄屯的历史如数家珍。他介绍,黄屯形成于东汉末年,唐宋时期达到繁荣。当年,黄穰以山洞为帅府,将帅旗(杆)屹立府前山峰,后人称此峰为帅旗峰;义军安营扎寨之地,名黄城寨;每日于山冲演习操练,长约十里,地名为“黄演冲”……黄穰屯兵的遗迹、遗址遍布。

  走进今天的黄屯老街,依稀能觅得历史的印记。老街现存明代建筑3间、清代建筑108间,整体格局为两横一纵,其中,纵街为上街,即原始的黄屯老街;南北走向为横街,与黄屯河水流方向一致。沉淀了千年的黄屯老街,依旧雕梁画栋、古韵犹存,朱阁重檐的老宅子、雕刻精美的木结构、黛瓦白粉的马头墙、古朴厚重的石板路、留驻味道的老字号,无一不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荣光。

  “黄屯依山傍水,自古就是商贸往来之所。”戴宗光说,黄屯旧时是个水陆码头,从唐朝起就有了商贸往来,但真正形成规模还是在清朝光绪年间。“黄屯就像个中转站,外面的物资,比如圩区的稻米,通过长江、西河再经黄屯河,到达黄屯古镇,销往山区。黄屯山区特有的竹器、木器、山货、茶叶、药材等,也要从黄屯古镇周转,经过黄屯河销往各大城市及圩区。”

  群山环抱,竹木葱茏,黄屯还是闻名十里八乡的竹器之乡。直至今天,在老街上经商的,也大多都是加工竹器的手艺人,打凉垫、扳竹床等远近闻名。不仅竹器店,打铁铺、篾匠铺、钟表铺、手扎龙灯等,很多在别处早已销声匿迹的风物、商铺,在黄屯老街还依然保留,成为一代又一代黄屯人不舍的坚守。

  千年雕琢,带给老街的是深厚而灿烂的文化。“以黄屯老街为中心的整个黄屯地区村落群,方圆十几里,文化门类繁多。”龙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既有移民文化和古迹文化,也有山水文化与植被文化;既有建筑文化和雕刻文化,也有文说唱文化和娱乐文化;既有年节文化和敬祖文化,也有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

  今天的黄屯依然是文化的风水宝地,无数艺术家从这里走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艺术手撕书法代表性传承人孔明惠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以手撕代替执笔,把写字功力由笔杆延伸于手指,手艺巧妙,一撕而就,即成一体,翩若惊鸿,被誉为“中华一绝”。民间竹雕艺术家张长江,也是从“毛竹之乡”黄屯走出的杰出人物,他的“竹艺三绝”竹画、竹造型、竹刻,有着巧夺天工的技巧,奇思妙想的创意,让黄屯竹刻走向了新的广阔平台。

  “黄屯”,早就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一种情怀,被生长于这一方水土的人代代相承,久而久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血液一般流淌于黄屯人体内。

  巢湖市烔炀镇唐咀村 千年水下古城“浮出水面”

  “借问邑人沉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合肥一直有个传说,巢湖水下有一座千年古城,史书上也记载着“陷巢州,长庐州”。2003年初,经过数次勘察和论证,专家确认巢湖唐咀水下确有遗址,为一处汉代遗址,可能是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沉没。至此,巢湖“水下古城”逐渐浮出水面,而“唐咀”这个千年古村落也因此进入人们视线。

  唐咀村紧靠巢湖,位于巢湖市烔炀镇。早年间,村人们在地里种庄稼时,经常会挖出一些坛坛罐罐,“很多人家都有,我家也捡到过一个陶罐,听说还有人家捡到了玉斧,是新石器时代的。”当地村民赵大爷说,其实早在清朝年间,就有村民禀报巢县衙门,说发现许多陶罐,当时还有官员前来查看。多年前,巢湖水位大幅下降,浮现出了水井、灰坑、墙基址、红烧土等遗迹,瓦砾、陶片、玉石、铜器等更是不少,不少村人都看到了。当地人也因此对巢湖“水下古城”的说法深信不疑。

  杨大爷的话有据可靠。巢湖文化研究专家曾考证,巢湖唐咀一带的地下文物非常丰富,散落在民间的文物种类就很繁多,比如有玉斧、钱币、铁锸、石斧、陶罐、网坠、铜镞、铜带钩、铜镜等。文物部门曾经收集过的有260多件,其中铜钱品种更是繁多,从战国时楚国的蚁鼻钱,到秦半两和汉半两、汉五铢以及王莽时期的大布黄千都有发现,数量最多的是蚁鼻单钱。

  2005年4月,一份关于巢湖唐咀水下遗址的考古研究成果通过了国家专家组认证,研究成果认定唐咀水下遗址与历史记载的“陷巢州”年代完全吻合,并初步划定了古居巢国都城的大体位置及功能、规模与等级。这项研究也证明了巢湖一带是早期人类居住与活动之所,古时有巢国城池、传说中的“陷巢州”等,都与唐咀有关。

  唐咀村,村名有“唐”,可如今却没有一个姓唐的人,村人说这与当地一段“唐化于水”的趣闻典故有关。村人介绍,唐咀原住民为唐姓,因忌于“糖”(唐)化于嘴,所以逐渐迁出。后来迁入唐咀的赵氏人丁兴旺,在村里逐渐占主导地位,成为村中主流,繁衍生息。这些不仅是趣闻更是历史,唐咀村古祠堂遗留下的古物中,见证了唐咀当年的人文发展以及姓氏流动。

  令村人自豪的是,唐咀村不仅是传说中“陷巢州”之源,还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明清时期,唐咀出翰林、举人4人,四大秀才名扬乡党。近现代文风更盛,抗战期间,巢县沦陷,县城和烔炀镇许多私塾停办。在这样环境下,唐嘴仍有七所私塾馆和一所小学正常开课。1900年,乡儒杨鼐,兴办“唐嘴学舍”;民国时期,杨叔青任巢县一中校长。1929年青年赵华康加入巢含特支,1931年方原在北平入党,1938年方原、沙流辉抗大毕业,奔赴沙场。抗战时期,唐咀曾是二、七师重要交通线和巢县县委所在地。

  长丰县陶楼乡古城村 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成德古城

  陶楼有座城——西汉初置的成德古城,至今约有2100年的历史。来到今天的陶楼镇古城村,可轻松寻得那片古城墙遗址。

  “往那儿看,有一块高出旁边的土墩,只长矮草不长树木,这里就是西汉初成德县的古城墙遗址了。”古城村位于长丰县陶楼镇西北角,通往大古城村民组的一段乡村水泥路,当地人说那儿附近就是古城墙所在,因古城墙是用土混合糯米浇筑而成,质地极硬,树木无法扎根,所以土墩上只长草。站在土墩上向四周张望,可清晰辨得两道形似城墙的高岭,另有一片占地百余亩的高台,据说是古城楼,“远看掩着一座城,近看四十八个门”。

  古城村原属成德县府,于西汉元封五年初置,属扬州刺史部九江郡。三国时期淮南郡成德县;东晋时期成德县被废除;南北朝时期,初属南朝宋、齐、梁的豫州梁郡、陈留郡、安州定远郡,后属北朝齐的扬州淮南郡、合州汝阴郡、西楚州钟离;唐朝时,属淮南道;宋朝,属淮南西路;元、明期间,初属安丰路之寿春、定远,庐州路之合肥、梁县,后属凤阳府之寿州、定远,庐州府之合肥;清代属凤阳府寿州。

  “东晋年间,成德被废,城市实体也就随之逐渐消失了,从小城演变成了农村。”陶楼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小城不复存在,但并不影响古城的繁荣和昌盛。千百年来,古城人才辈出,古有曹魏三朝元老刘晔,他年少知名,佐世之才助魏武扫荡群雄成三分天下有其二之霸业;唐末杨行密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奠基吴国,被誉为“十国第一人”;近现代名人有范鸿仙、龚澎、马曙、陶有亮等。

  古城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和黄屯一样,境内民俗文化就门类繁多,人文角度的移民文化、古迹文化,地理角度的山水文化、植被文化,工艺角度的建筑文化、雕刻文化,文艺角度的说唱文化、娱乐文化,民俗角度的年节文化、敬祖文化,民生角度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一应俱全。江淮地区特色民间娱乐文化花鼓灯、舞龙、狮子舞,以及庐剧、京剧、推剧和黄梅戏等,在古城境内也颇为盛行。

  “我们小时,不仅有古城墙,还有个古城庙。每逢节日,特别是正月十六逢会,总是人山人海的,唱戏的、舞灯的、杂耍的、卖手艺的、卖吃卖喝的,一个摊子挨着一个摊子,热闹得不得了。”当地老人说,那会儿,庙里还挂着一副对联,上面写着:“明明白白天,堂堂正正地”。古城附近,还有龙门寺、迎水庵、白燕墩等遗址,“这些地方承载着浓浓的乡土记忆和民俗文化。”

  面对久远的古城遗址,听着村民的悠悠诉说,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三河镇二龙街 故事里的美丽古村落

  在肥西三河镇内,有一个二龙街社区,这是一个新设置的社区,也是一个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古村落。

  相传,后唐天成二年,孕妇杜氏在被追杀途中产下了两个男婴。为保住两个婴儿,杜氏之夫赵弘殷用两个箩筐挑着两个婴儿逃命他国避难,其中就途经了如今三河镇小南河南岸。这两个男婴,正是日后成为宋朝前两个皇帝的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他们曾避难逃命的经历让此地得名“二龙街”,也给这里留下了“二龙桥”“黄水井”“黄道”等传说。

  虽然今天的二龙街依旧热闹,但曾经的二龙街真可谓繁华空前。二龙街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河集镇自古水陆交通方便,商贸十分发达,成为徽商几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于是二龙街上的客栈、酒楼、药店也一个个应运而生,人丁兴旺,生意兴隆。不过,真正让二龙街在庐州百姓中口口相传的,还是因为庐剧经典剧目《小辞店》。“《小辞店》演绎了一段凄美的生死之恋,这是一个流传百年的真实故事,就发生在我们二龙街。”上述负责人介绍,《小辞店》登台后十分轰动,虽然很快在三河禁演,但在外地却是越唱越红,很快就唱遍大江南北,唱了一百多年。唱段中反复出现的“小辞店”,也因此被全国的戏迷所熟知。

  《小辞店》还被黄梅戏等多种剧种移植过,新中国成立后,丁玉兰、严凤英、王少舫等著名演员都在三河古镇演过《小辞店》。现在的二龙街人,特别是老年人都喜欢看《小辞店》,时而还能自己唱上一段。“毕竟《小辞店》取材二龙街,唱的是二龙街的事、二龙街的人,总有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作为千年古村落,二龙街流传下来的民俗绝技也有不少,“二龙盘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自南宋至今,每年春节或二月初二,三河地区都有大型龙灯“二龙盘珠”在民间演出。2012,三河镇政府指定二龙街排练大型龙灯“二龙盘珠”,并任命三河民间老艺人胡益定担任总编导。胡益定精心设计了“二龙登位”“二龙戏水”“二龙眠床”“二龙盘珠”“二龙腾云”“二龙归潭”等舞龙动作,备受好评。

  长丰县义井乡蔡岗村、车王集村 古槐见证千年沧桑历史

  长丰县义井乡有个千年古村落——蔡岗村,由“蔡家岗”简称而来,得名始于宋代末年,并沿用至今。与许多古村落相比,蔡岗村名气不大,留存的遗迹、遗址也不多了,仅有一处紫燕墩遗址,浅浅诉说着这里的悠悠过往。

  当地人介绍,紫燕墩由“訾堰墩”讹称而来,得名始于战国末年。据史料记载,周灭商后,訾姓被分封于此,封地称訾郢(现位于庄墓镇杨湾村),后訾氏葬于现义井乡蔡岗村。“匽”意为“帝王退休”,“土”与“匽”联合起来表示“让水结束流淌,停下来休息的土坝”。称此地为訾堰,当地人称土堆为墩,故得名并沿用至今。

  义井乡相关负责人介绍,燕墩属商至春秋古遗址,曾出土过很多文物,红陶、灰陶、硬纹陶、鼎足、鬲足、鬲口沿、鬲腹片等,还曾出土过6个保存较为完好的战国青铜甬钟。“青铜甬钟的出土,证明了战国时长丰区域曾生活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的生活既有战国时期贵族的特点,也逐渐呈现出地域性的特色,尤其是楚国的文化特质。”该负责人介绍道。

  义井乡境内,距离蔡岗村几公里之外,有一条古驿道,虽不如茶马古道等闻名天下,却也千百年来不曾中断。驿道上有个小集市,因驿道而繁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里就是义井乡的另一个千年古村落“车王集”。

  车王集村地处长丰县义井乡东部,据传,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居住于此,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战国时期,列国征战,城市与贸易兴起,道路愈显重要。是时,车王为古栈道,“车来车往”,川流不息,“车王”由此得名。关于车王发展为集市的演变,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明代洪武年间大规模移民,其中从江西瓦屑坝迁徙而来的王姓一家推着独轮车先期到达这里,看到这里是交通要道,便在道边搭起草棚做起大碗茶生意,后来发展成为小集市,便命名为“车王集”。

  车王集境内大部分为丘陵地带,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晴朗干旱,冬季干冷少雪,为农业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更为得天独厚的是,庄墓河从车王集穿境而过,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农闲时节,古老的车王人就地取材,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场景,即兴创作了“锣鼓书”,成为代代流传的特色民间曲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幽默风趣、乡土味十足的“锣鼓书”,成为合肥及其周边地区百姓最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之一。

  “千年青松万年柏,赶不上老槐歇一歇。”今天的车王集村,最出名的莫过于村南头的古槐树,据考证已有600多年历史,粗壮挺拔、枝叶婆娑。当地人说,这颗古槐树背后,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相传,曾有一老僧为了福荫村民,在庙宇前后种了18棵国槐,“庙前庙后十八槐,棵棵都是老僧栽”。国槐枝叶茂盛,为古驿道上往来商旅提供提阴凉,其花香沁人心脾,还可食用、入药。道光年间,义井乡有个青年叫曹永福,进京赶考中了第一,却因年龄问题未被钦点为状元。曹永福因此而客死他乡,未婚妻听闻他的死讯后亦绝食而死,追随而去。后来,乡里人把二人合葬在老国槐下,很多当地人也因此将古槐树视为爱情的见证。

  岁月更迭,曾经鲜活的那些人、那些事都湮灭在光阴中,当年栽种的18颗槐树也几乎俱毁,惟有车王集村的这颗古槐树依然挺立,见证着这条古驿道的辉煌与落寞,诉说着它传奇的前世与今生。

  晨报记者 王靓 通讯员 倪丰

来源:江淮晨报  作者:王靓 通讯员 倪丰

24小时新闻排行